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磨刀溪(一):根据《万州区主要山河地名考》略有修改

(2020-03-15 20:30:25)

——磨刀溪:古名“南集渠”,又名“于阳溪”(见《水经注》)。明清改称“新军河”,清末民初始称为“磨刀溪”。关于磨刀溪名称的由来,相传三国时蜀将关羽曾在原万县磨刀溪(今利川市谋道集镇磨刀溪)磨过战刀,后人在溪旁建有“关庙”以资纪念,故该溪以“磨刀”命名。清末四川总督赵尔丰于视察四川边防“南浦雄关”时,为“关庙”题写了两幅对联:一曰“大丈夫磨刀垂宇宙,士君子谋道冠古今”;二曰“既磨刀尚武,应谋道修文”(有待考证)。

——清末民初以来,因为名人效应,有关图籍张冠李戴,以原万县磨刀溪(今利川市谋道集镇磨刀溪)为其发源地,随着万县逐渐形成为下川东经济政治中心,“磨刀溪”这个名称得以扩散并固化指称整个河流,“新军河”遂改名为“磨刀溪。但在该河下游云阳县,当地由明清直到民国中期的《云阳县志》皆称为“新军河”,并以今泥溪河为其正源,以今利川市谋道镇响水洞为泥溪河发源地。 初名十二滥坝,后因长滩河溪侧山石可磨刀,于元末改名磨刀溪。一说明嘉靖三十三年(1552年),支罗峒土司黄中反明,朝廷派兵镇压,展开了一场持久的争夺战,与此同时,当地土匪也趁机作乱,三方在互相残杀后常常在今镇中心溪边的岩石上磨刀,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个地方叫做了磨刀溪。清属四川万县郭里大十甲,同治十三年(1874年)四川川东道官员经此,题写“大丈夫磨刀垂宇宙,士君子谋道冠古今”诗句,故又名谋道溪。由于战乱频繁,人人尚武,关帝庙也应运而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川总督赵尔丰专程到磨刀溪为关帝庙题落成写楹联“既磨刀尚武,应谋道修文”

——属长江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石柱县黄水镇田湾村摩天坡北侧,在石柱县境称油草河,由西南向东北流,于枫木乡洋洞村下渡口处入湖北省利川市境称建南河,在中咀纳箭竹溪水,在白龙塘纳白石溪水,于利川市与万州区交界的石板滩纳官渡河水,称驷步河(亦称四步河、旋步河、丝布河),于大滩口纳罗田河水,于赶场纳龙驹河水,始称磨刀溪,于万州区长滩镇向家村入云阳县外郎乡冉家沟,于云阳县龙角镇坳口场纳泥溪河水,在新津乡新津口注入长江。

——流经重庆市石柱县、湖北省利川市、重庆市万州区、重庆市云阳县,干流长185.9公里,其中:石柱县42.9公里,利川市 29.8公里,万州区73.5公里(含万州区与利川市界河1.9公里),云阳县39.7公里。源头至石板滩(官渡河口)为上游,长74.6公里;石板滩(官渡河口)至长滩井为中游,长约54.9公里;长滩井以下为下游,长约56.4公里。流域面积3167平方公里,其中万州区境内流域面积1786 平方公里。有泥溪河、龙驹河、罗田河、官渡河等支流。年径流量10.62亿立方米,河口流量60.3立方米/秒,干流比降4‰,水能理论蕴藏量24.24万千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