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姥姥妈妈比童年
(2009-09-07 20:53:45)应儿子(其实是儿子的老师)的要求,让我也写篇国庆60周年征文,这个题目比较有得写,但我这阵子忙于考试,就只能匆匆应付了。
我的姥姥还健在,已经85岁,虽然行动已经很迟缓,但还在自力更生,至今没有要过儿女一分钱赡养。我这辈子最佩服的人是我姥姥,姥姥一辈子柔弱但也非常坚韧,她是我的榜样。
我的妈妈生在1949年,也就是解放那年,所以妈妈的年龄最好记了。今年是妈妈60岁的整寿,我们这里的风俗,是要做60大寿的。但现在活到70都不稀奇,妈妈说60岁的寿一家人团聚吃顿饭简单过一下就可以了,活到80才隆重地破费要给父母做寿的儿女吧。妈妈现在全心全意为家庭服务着,是个忙碌的家庭工作者。
我今年35岁,孩子11岁,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成天考虑怎样把人生过得更有意义些。
这就是我们一家三代女人的生活现在时。多多带着孩子和妈妈姥姥团聚,珍惜亲人间的缘分,这就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
和妈妈姥姥在一起的时候,总能听到她们讲过去的故事,加上童年隐约的记忆,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姥姥的童年。她的童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姥姥讲起她小时候在河埠头淘米时看见日本人的机帆船开过,吓得把淘米的箩筐扔了就逃,至今她讲的时候脸上还带着惊恐的神情。那时候连生命都没有保障,更不用说其他生活条件了。姥姥年轻的时候得了天花,满脸满身都是脓疮,被家人单独放在猪圈里听天由命。后来总算挺过来捡了一条小命,但成了一个麻子!后来只能远嫁他乡。姥姥的童年很悲惨。
妈妈的童年是辛劳和忙碌的,那时候,姥姥靠寄养别人家的小孩子养活自己的三个儿女,她前后寄养过10个小孩子,有些孩子甚至呆到上小学才回到他们父母身边。妈妈回忆她的童年的时候,总是用厌恶的口气说她的童年是洗不完的尿布,有时候洗烦了会偷偷把尿布扔到河心里。妈妈的童年也是不堪回首的。
我的童年记忆中,是永远忙忙碌碌的父母的身影,他们平时没空管我的学习,只看期末拿回家的成绩报告单,考得好和坏都是淡淡的瞥一眼。当然,我小时候的成绩一直是平平的,我的很多课余时间要用来做家务,所以我小小年纪就会烧一手好菜。我的童年远没有我孩子的童年丰富多彩。
我的孩子,从小就跟着父母出去旅游,走南闯北游历了很多地方,今年还去了遥远的甘肃和青海,小小年纪就见多识广。更不用说平时的生活有多么舒适。
60周年国庆节,回望过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深刻地体现在我们一家四代的童年上,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