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凌云县下甲乡河州村,是个大山深处的瑶族村寨,这里海拔1000多米,山高路险,地势险要,山路崎岖,在这样的地方,就连正常人走路也很费劲,更别提腿部有残疾的人了,可就有这么一个双腿残疾,只能靠拐杖行走的外乡小伙,却在这里走了15年,把一个停办了4年小学校重新开办起来,而且以坚持就是15年;15年来,他让大山里的瑶家孩子有了书念,更让他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那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是什么动力让他默默坚持了15年?
http://s8/bmiddle/4b68d91dt9e682d94f5c7&690
一大早,阮老师就来到了学校门口,迎接学生们,这是他每天早起最重要的一件事;学校处在海拔1000米在山岙上,最远的学生要走上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山路很难走,遇到下雪下雨还很滑,每天,阮老师要看着每一个学生走进学校大门,才能放下心来。
每次升国旗的时候,阮老师坚持领着孩子们唱国歌,他说这样能让孩子们更加理解爱国的含义。
阮文凭所在的小学校只有一、二、三年级,共54名学生,由于教室不够,学生们只能分两个班上课,一二年级一个班,三年级一个班,阮老师和妻子各带一个班,今天妻子下山了,他只好让三年级的学生上自习,先去给另一个班上课。
这里的孩子多半是瑶族,而阮老师是外乡人,怎么才能让他们能听懂自己的课?从到这个学校开始,他就和老乡学习当地方言,有的时候他也和孩子们学习。
教完这个班,阮老师还要去另一个班上课,2岁的女儿得了脑炎,妻子一直在医院照顾她,阮老师也很想去,可是,这么多孩子等着上课,他怎么走得开呢?
上课点名的时候发现有个学生没有来,学生家里究竟出了什么事,他为什么没来上课呢?等到放了学,阮老师决定去寨子里看一看;在几个学生的帮助下,他蹒跚着走上了山路,残疾的双脚肌肉严重萎缩,每走一步都很吃力,他能走到寨子里吗?他当年又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呢?
http://s2/bmiddle/4b68d91dt9e6836eef2e1&690
95年,阮文凭作为临时代课老师,只身一人,拄着拐棍走了8个小时的山路,来到这个停办了四年的弄怀小学;那时候,学校的教室很简陋,阮老师简单收拾一下后,就开始去各个村寨动员学生们来上课了,这对常人来说没什么,可是对于一个双腿残疾的人来说,这太难了,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动员就是一个月。
那时候阮老师残疾的双腿肌肉萎缩得还没有那么严重,他走得最远的村寨有10公里,最近的也有2公里。
跟随阮老师行走的路线,记者也体验了一把山路的艰辛。
老乡们当初的不理解,也是可以理解的,弄怀小学停办之前,也曾来过三个老师,但都没坚持下去;如今都停了四年,当地老乡还能放心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吗?再者说,一个双腿残疾的人连自己都照顾不好,他能照顾好孩子们吗?很快当地老乡的看法就转变了。
10几分钟的路程,阮老师走了近一个小时才到村口,寨子里的人听说阮老师来了,赶紧出来将他背到了罗士福的家。
经了解,罗士福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就剩下爷爷奶奶和一个5岁大的妹妹,由于父母刚走,他得在家照顾几天才行。
经过一番苦心规劝,爷爷奶奶终于同意罗士福去上课了,走的时候,村民特意用摩托车来送阮老师,看得出和当年对阮老师的不理解相比,当地老乡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回到学校已经是下午6点,阮老师又撑着助行器开始做晚饭了;虽然妻子不在家,可是,家里还有老父亲和几个寄宿的孩子要吃饭呢;这位就是阮老师的父亲阮宗凡,88年,老人得了一场病,结果导致双目失明,这么多年来,虽然眼睛看不见,可老人心里跟明镜似的,对于儿子的艰辛付出,老人的感触最深了。
晚饭很简单,阮老师煮了一大锅面条,面条煮好后,他叫来了住在学校的姐妹俩。
吃完晚饭,阮老师给妻子打了个电话,想和女儿通个电话,可是却被女儿拒绝了。
没想到女儿会生他的气,这让阮老师感到很愧疚,可是怎么办呢?明天还要给孩子们上课。
夜很深了,阮文凭还在备课,可是今天的一个电话却让他心事重重,2岁的女儿得了肺炎,妻子在山下陪了3天了,他很想去看看,可是妻子一走,学校只有他一个老师了,3个班就他一人教,他怕耽误了孩子们上课,他一直没去看女儿,听妻子说女儿都生他的气了,怎么办呢?
http://s12/bmiddle/4b68d91dt9e683c6a16db&690
山里的早晨阴雨蒙蒙,阮老师早早地起来,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阮老师的双腿已经大不如前,肌肉萎缩得很厉害,原来拄着拐棍还能行走,现在只能借助助行器了或者轮椅了。
上课是要板书,阮老师只能依靠助行器来帮忙了,蹲着板书时间长了,站起来都很吃力。
无论自己多辛苦,面对学生,阮老师永远都是微笑着,这让孩子们在上课时十分放松。
2005年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校舍和操场重新修建,上体育课时,学生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活动天地,今天,阮老师和孩子们打起了兵乓球。
站着活动的时间久了,助行器也不管用了,在上坡时阮老师一下子摔到了,令记者深感意外的是,孩子们以最快的速度跑了过去,迅速地把他扶了起来,看来阮老师摔倒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阮老师的辛苦没有白费,15年来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瑶族学生,今年,他的一个学生还考上了大学,那可是瑶乡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这让他十分欣慰。
中午,记者特意从山下找来了一辆车,准备送阮老师去一趟医院,阮老师两岁的女儿得了肺炎,拖了很久才不得以住进了县医院,还是两个学生的家长给送的。
2005年,阮老师的妻子陆慧琴放弃了县城的工作,来到了这个偏僻的瑶寨小学,当起了临时代课老师,他们俩人从相知相识到相爱,最终走到了一起,而结婚时妻子的一句话,让阮老师至今想起来都非常感动。
正是因为这句话,阮老师时常觉得对妻子亏欠太多了。1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县医院,阮老师的妻子陆老师早早地在电梯口等着我们。
虽然女儿生气不理他,但看到女儿的病情没有大碍,阮老师也就放下心了,下午还要上课,和母女俩待了20分钟后,阮老师就匆匆忙忙回学校去。
下午上课前,阮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阮老师将别人送给女儿的糖果带了回来,分给了孩子们。
看到阮老师很忙,记者也决定当回志愿者,替陆老师给孩子们上一堂课,虽然面对的是小学生,可第一次上课,记者还有些紧张。
多年来,这个山寨里的小学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平常总会有志愿者来到这里帮助阮老师;这不,快放学了,广西电大送来了一批图书,他们准备给孩子们建一个爱心图书室,这下可把孩子们高兴坏了。怎么把书运到学校呢?
又到了放学时间了,阮老师还不忘了再三叮嘱,最后按照惯例,他们还要唱一次校歌。
早晨,天上下起了小雨,阮老师又按时来到校门口,开始了新一天。
把孩子们送出大山,这是阮老师的心愿,我们的记者回来告诉我,他们在那里采访的几天里,每次和孩子们碰到,孩子们都会鞠躬问好,这让记者时刻被感动着,多么纯朴的山里娃,他们很听话,也很懂礼貌,这一切都离不开阮文凭的言传身教,而他却用了两个字来概括“感恩”,他说,他要用感恩的心来教书育人,也要让他叫的孩子们用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