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齐老太也说,除了以上两个条件,最重要的是应征者要能接受她的儿子,并且能与她儿子很好的相处。如果双方满意,应征者可以享受到她们家的两处房产。我们也在想:从我们见到的那三名应征者来说,从年龄上只有那名男的符合条件,但是他只愿意当个志愿者。可是那两位应征者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她们还会不会再与齐老太太之间发生故事呢?
一天后,我们突然看到其中的一名应征者张乃铃拿着香蕉和牛奶再次来到齐老太家。
张乃铃的到来,齐老太显得十分高兴。两人还聊了起天,齐老太首先问起了张乃铃的家庭状况。
张乃铃今年57岁,目前两个孩子都不在身边,还没有结婚,所以她想趁这个时间正好来帮忙照顾一下齐老太和他的儿子。但是张乃铃的儿女们会同意她这样做吗?
看来张及铃的子女们都没有问题,正在这时,平时一般都是躺着的小毛突然起床了。张乃铃趁机走了过去。
突然我们看到小毛想和张及铃握一下手。
一向对人冷漠的小毛,居然会有这种友好的表现,让我们似乎也看到了张乃铃与齐老太家人之间的希望。这时,小毛又回到了床上,这时,张乃铃还以自家人的身份,给齐老太和小毛收拾起了房间。
张乃玲说:“他喜欢我,才让我到他房间里来。”
这时,张乃铃还想让齐老太到她自已家里看一看。齐老太这是欣然接受了。
看到张乃铃家的一处房子,目前已经租给别人住了。
这房子虽然不是别墅,但是住起来挺温馨。
从这看,让人感觉到齐老太似乎对这一切还挺满意的。
这个西安郊区的一处墓园,齐老太的丈夫去世四年来,由于儿子的原因,到现在骨灰盒还存放在火化厂里,一直不能下葬。所以张乃铃就想带齐老太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墓碑,宁愿自已花钱给齐老太的丈夫买一个呢。
看来齐老太太对墓碑并不太满意。可是这也转了大半天,这齐老太到底对这张乃铃的表现满不满意呢?
从张乃铃的家庭条件和她对齐老太太一家人的态度上,我们足可以看出这张乃铃的一片诚心和诚意了,可是这事要成,得双方心投意合。我们再来想一想齐老太征儿女的标准:一是年龄在20岁到40岁之间,二是要能与齐老太的儿子小毛很好的相处。从年龄上来看,张乃铃确实不符合条件,但是齐老太的心里究意是怎么想的呢?她心中会不会还有别的人选呢?广告之后,我们接着往下看。
记者问:“那么你对张乃铃的表现到底满不满意呢?”
齐老太表示:张女士年纪大,不太满意。
听这意思,齐老太主要是嫌张乃铃的年龄大,不太合适,那张乃铃在知道这个结果后,她又会什么样的想法呢?
看来张乃铃对齐老太太一家也是真心实意啊。这边齐老太太因为没有挑到合适的人选,她心里也不太痛快,今天就不做饭了,自已也不想吃了,索性就想到外面给儿子买一份回来吃。
一个小时后 饭终于买回来了
今天小毛是真饿了,看着儿子吃得这么香,齐老太太放心地到一边想再翻一翻报纸。这都是她从报纸剪下来的,那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原来齐老太太每天都要看报纸,如果报纸上有报道的好人好事,她就把它剪下来,试图给他们写信打电话联系。并且把自已征招儿女的心思也提了出来。
虽然老太太联系过很多人,但是最终都没有结果,不过这中间,她还联系上了一个,对方叫马晓军,是一个乡村邮递员。
后来马晓军主动也给齐老太联系过,由于齐老太一直对他印象不错,所以就把自已征招儿女的心思曾经给马晓军说过。
想着与马晓军也有一个多月没联系了,所以齐老太太就想去他家里看一看。
http://space.tv.cctv.com/image/20080701/IMAG1214875749697306.jpg
经过三个小时的路程,齐老太太终于到了马晓军的家。这就是马晓军,31岁,已经做了13年的乡村邮递员。对于齐老太太的到来,他也显得很高兴。
看来马晓军是十分愿意给齐老太做儿子的。可是你的妻子会乐意吗?
他的妻子表示:“只要他愿意我也愿意。”
看来马晓军一家人对这事都没有意见了,这不,他们就开始准备着要给老太太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呢。这还是他们家平时还舍不得吃的腊肉。
那看着人家这么热情和真诚,那老太太又是什么想法吗?
齐老太说:“他人又精神了,干事业的孩子。”
面对镜头,老太太还是一直不愿明确表露出认做马晓军当儿子的事,吃完饭,马晓军还带着齐老太到家旁边的山上转转,并且老太太还在这棵许愿树边许了个愿。究竟她许的是什么愿呢?后来在回去的路上,她偷偷告许我们记者说,认马晓军做儿子的事还是急不得,她想再好好考虑一下,毕竟这牵扯到了她自已和儿子以后的生活呢。
故事讲到这就结束了,齐老太起初在报纸上公开征招儿子,然后见了很多应征者,看她的认真程度,她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完全为自已这个精神有问题的儿子考虑的,她说这事也急不得,她想认真考察考察,俗话说,日久见人心,齐老太太也是用这一标准去观察每一位应征者的。其实不论是马晓军还是张乃铃,一旦变成齐老太太的儿女,以后要几十年去照顾齐老太母子俩,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最后我们祝愿:
齐老太太能早日找到一位称心如意的儿女。
点击进入 生活567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