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图书传递工程 |
图书传递工程——穿越河西走廊特别节目精编版播出预告
渴望读书的孩子
“图书传递工程”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简介
每当新学期来临时,不管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学生都需要购买新书本。在小学和初中学生的教育开支中,这些价格不菲的课本、课外读物往往成为一次性消费品,书本的寿命一般在六个月左右。特别是在城市,每个学期结束后,课本和课外读物就成为无用之物,要么被束之高阁,要么被当作废纸卖掉,造成书籍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已成为我们国家一个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
在很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书本循环使用早有先例。在美国,一本教材至少要6个学生使用,平均使用寿命5年;另外,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均实行课本循环使用制度;我国香港地区的学生也热衷买旧教科书。以每个学生一年两学期平均使用16册课本计算,每本书按8元计算,教材循环使用1年就可节约250多亿元,循环使用5次可节约1250多亿元。然而,在西部贫困地区,尽管政府采取了许多教育费用减免措施,却依然有许多孩子正是因为交不起书本费而失学。
认真读书的孩子
2005年8月,CCTV-7《生活567》栏目发起了“图书传递工程”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此活动的宗旨是“节约书本,奉献爱心”,倡导节约,共建和谐社会,不断加强城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利用。《生活567》人要以“图书传递工程”为纽带,为城市和乡村学生搭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图书传递工程——穿越河西走廊公益活动形象大使桑兰
到目前为止,“图书传递工程”已经走进10多个省份,募捐了200多万册书本(包括地方与地方之间的传递),援建爱心图书室200个。这些爱心图书室遍布在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成为乡村孩子们的读书乐园。
领取新书的孩子们
“图书传递工程—穿越河西走廊”大型公益活动
此次由CCTV-7《生活567》栏目特别策划,穿越河西走廊——“图书传递工程”在行动活动,在天津市中小学校募集了图书100多万册,为河西走廊地区建好100个爱心图书室,解决了近10万贫困学生的课外图书需求,并为天津市与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教育工作搭建起良好的扶贫助教平台。同时,在河西走廊沿线寻找需要救助的贫困儿童,包括没有能力上学的孤儿,对他们进行救助,帮助他们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
搬书
捧着新书开心的孩子
此次活动不仅加强了城乡之间更深入的交流与沟通,而且也加强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沟通。这样不但将城市富余或者是不用的书籍传递到了西部的乡村,走进了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生活,而且通过这个活动使城市和乡村孩子们共同在爱心中健康成长。
穿越河西走廊线路图
图书传递工程——穿越河西走廊新闻发布会
“图书传递工程”大型公益活动走过的足迹
北京→包头固阳县
《生活567》栏目→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白灵淖小学
北京→河南西华县
北京市实验二小怡海分校→河南省西华县龙池头村
北京→重庆石柱县
涪陵一中→重庆市石柱县大歇中学、华夏民族小学
等待领书的孩子
北京→安远县
北京161中学、北京市北长街小学→江西省安远县孔田中学
济南→青海化隆县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济南市外语学校、山东省实验中学、南上山街小学、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明天出版社等向青海省化隆县捐书5.8万册、大量学习用具和衣物。
西安→青海化隆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陵区高新中学、杨陵一中、张家岗小学等向青海省化隆县捐书2.2万册,1万多件学习用品等。
济南→青海玛多县
山东省10所大学和12所中小学校,捐书6万多册和大量的学习用品和衣物。
捐书现场
河南中原油田→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
中原油田15所中小学校捐课外读物10万册
四川省绵阳市和德阳市捐赠15万册图书→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贫困小学
天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
募集图书100多万册,建立近100个爱心图书室
六十多个日日夜夜,敦煌、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金昌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希望更多的人与我们一起关注和支持“图书传递工程”大型公益活动!
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