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图书传递工程 |
截至12月12日,“图书传递工程”在兰州已征集到各类书籍近5000册。
自甘肃省教育厅、《西部商报》和央视7套《生活567》栏目共同发起“图书传递工程”大型公益活动后,不断有市民和学校拨打新闻热线捐书,高校学生更是在校园内发起了一场围绕此次图书传递行动的“毕业留书行动”,号召毕业生在离开学校前主动捐赠书籍。据悉,活动组委会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将对捐赠地点进行适当增加,让更多需要知识的学生和群众能感受到来自活动正在传递的爱心。截至昨日,“图书传递工程”在兰州已征集到各类书籍近5000册。
连日来,此次捐书活动受到了各大高校的热捧。
反响1:兰州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记者在该学院二楼会议室的捐书现场看到,同学们早早将准备好的图书拿了出来,一些女同学力气比较小的,由男同学代劳将书抱在怀里拿到会议室,两名老师正在指挥同学们有序地捐书,并且认真地将捐书同学的名字和书本数量一一记在本子上,大约半个小时,同学们将自己为河西走廊贫困山区学生捐赠的书,通过本报转送到了省教育厅临时设立的仓库。
反响2:甘肃外语外贸专修学院
12月12日上午10时许,虽然天空飘着雪,但自发组织为河西走廊捐书的同学们,还是早早地集合在了教室门口,捐书的热情让他们忘记了寒冷,一位同学将新买的《辞海》捐到老师手中,另一些马上毕业的学生也表示,会将自己使用过的工具书和课外书籍留到学校的图书室由老师统一管理捐赠。
反响3: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
看到报道,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表示,愿意加入到本报的捐书活动中来。该学院的鲁院长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们学校就组织过学生自发捐书,这次看到本报“书血”再造工程的报道后,他将安排学生继续捐书,为山区的孩子们献上一份爱心。
反响4: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处王处长告诉记者,他们看到本报发起的活动后,也已经通知各个院系的学生积极响应,并且号召学生积极参加这次爱心活动,在学校精心组织后会将捐献的图书转送到贫困山区学生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