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教师的建议汇总(一年级下学期)
(2013-07-10 16:01:46)
标签:
教育 |
分类: 给老师的建议汇总 |
给一年级老师的建议刘彩霞
一、学情:
1、学生初入学,刚入学时完全是一个小孩子的状态,各种习惯都需要下很大的气力进行培养。比如:上课听讲的习惯、卫生间的习惯、整理自己物品的习惯等,方方面面,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需要手把手指导。
2、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比较短,而且注意力易受干扰,所以需要老师在教学时运用各种手段组织教学。
3、要想走进儿童,首先要把自己变成儿童,以儿童的视角看问题,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4、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差,生活的点点滴滴都需要老师想细,想周到,事无巨细。
5、一直在家长呵护下的孩子一下子脱离父母的怀抱,学着独立生活,在心理上需要适应,另外小孩子看问题比较表面化,比较直觉、片面,因此需要老师细心观察,仔细分析,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做好对孩子的引导。
6、家长第一次真正走进学校,对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对孩子有一些担心,对老师也抱着一种审视的态度,因此,老师在做好孩子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
二、学习:
1、汉语拼音教学以音节的拼读为主,在音节的拼读过程中,可以利用音节进行扩词、说话等训练。
2、上学期主要以口语训练为主,训练学生说话清楚、大方、具体。另外要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敢说、愿说的意识。
3、困惑:下学期训练是否应以看图写话为主,在图片选择上应以接近儿童生活经验的一些学生喜欢的童话类内容为主,至于一些抽象的文章题目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太难,最好不涉及?
4、大声读学生对情节比较生动、曲折的故事比较感兴趣,推荐老师两本书《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月光下的肚肚狼》。
5、要想培养学生的积累意识,老师必须要有很强的积累意识。本学期开学初教研组在一起将本学期的积累训练点和每个单元的重点都梳理出来,老师们心中有数,教学中有的放矢,这样可以做到取舍得当,重点突出。
2010-2011学年度给一年级语文教师的建议
一年级下学期学情:
教学情况:
2010~2011学年度给一年级语文教师的建议(2011年7月) 付媛
一年级下学期学情:
1、孩子在学校已经度过了半学期,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班级都已经度过了新鲜期。这时候,老师要观察部分孩子会把一年级上学期没有释放出来的调皮展现出来。他们会表现在课堂、课间、大课间的活动上,需要老师给予这些有突然变化的孩子以关注。
2、一年级下学期的语文知识相对于上学期难度加大,一上隐藏的学习情况会大量出现。部分上学期学习很好的孩子,在一下出现成绩的大幅度下滑。由于知识在掌握上出现了障碍,孩子时常会出现课上精力不集中,对学习从优越感转为惧怕感,导致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变得不足。老师要给予这样的孩子更多的关注,多鼓励,多在课间给他们学习和心理上的指导。
3、一年级下学期会增加识字量,也相应出现了很多的形近字和同音字。恰恰这些字既是教学上的重点又是教学上的难点。以往教学采取一遍不会两遍、三遍甚至多遍的重复式讲法,然而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会的还是讲第一遍就会的那些孩子。真正了解了孩子的学习规律,就不会再拔苗助长了,有些孩子对于某些字的理解弱,硬拔不如心平气和地等待他慢慢学会理解甚至应用。
4、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借助拼音独立看书了,大多数孩子看完书后喜欢到老师身边表达自己看书后的感受,为了能和孩子有更多共同的话题,老师也需要利用空闲时间多看看儿童书籍。
5、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由一上的频繁告状,转为初步能自己试着解决一些事情,但是由于年龄特点,会出现不分场合,有问题要解决时不会管是否在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处理问题时要学会分场合。
教学情况:
1、写字上,首次出现合体字。上下、左右、半包围结构的字都有。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会把字写得很丑,也会因为写得丑而变得不喜欢写,老师要密切关注到这些情况。我采取的方法是把每个字都说成是一道菜,让孩子们当厨师;比如说“园”字,我会对孩子们说这个是圆饼,你们都是做面点的大师傅,看谁能把这个饼做圆,我们就让他晋级为面点王。这样的教学,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积极性也就高了,自然也就觉得写字不那么困难了。
2、朗读上,本学期要在断句上加强,很多孩子知道看见标点符号要停顿,但在实际应用上便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了。当孩子读不准的时候,老师要发挥范读的作用,一遍一遍地教,也需要孩子一遍一遍地练。熟才能生巧。同时不能把注意力总放在课文的文章上,课外文章也要重视。一个朗读好的孩子,应该是拿来一篇文章,就能准确流利甚至有感情地朗读下来。
3、阅读上,孩子们初步能读懂文章了,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不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在做阅读题的时候也有顾上不顾下,对问题的理解不全面等现象。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重点讲一篇文章,教会孩子阅读的方法,之后拿出几篇类似的文章,让孩子根据老师教的方法练习,当然这是针对于做阅读题时的技巧,平时课堂中老师教的课文才是提高孩子阅读的根基。
4、写话上,这学期能从孩子的文章中不难看出,孩子们有写好文章的意识了。绝大多数孩子的文章,内容相对完整,能恰当地用上好词好句,读书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存在的问题就是很多孩子不会使用标点符号,究其原因,源头就在于他们朗读时不会停顿。
5、大声读课,是孩子最喜欢的课啦!利用好它,就会大大激发孩子读书的欲望。每次我选的书,都是自己读至少两到三遍的。首先自己先去感悟和理解,再换位想这个年龄的孩子会怎么去理解呢?想好之后,我在给孩子们读书前,先去烘托这本书是如何如何吸引着老师,读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还没接触这本书之前,就已经被书中的神奇所感染,之后再加上老师的不断引导,孩子们就会纷纷买书看。我每次为了促进孩子读书,或者采用精彩的地方不读了,或者是结尾不讲了,让孩子们自己去读,然后找老师交流。这样做的教学效果也是非常好,孩子们爱买书也爱读书,更爱和老师交流读书后的感受。但是也存在着问题,就是孩子喜欢和老师交流,但是不喜欢和小朋友之间交流,还有就是对书籍不够爱护,书籍在孩子的手中,几天就被撕破或者掉页,这些都是下学期在读书上的教学重点。
教学困惑:
1、写字上,密切关注每个孩子的写字,为什么有些孩子越帮助他,他的字越写得不好。
2、有些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一年仍然见效甚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按时写更不知道交作业。这样的孩子,要怎么有效帮助他们呢?
3、在一年级孩子的择书阅读上,我仍存在不解。有些孩子就喜欢看科普类的文章,老师推荐给孩子的书,他根本就不喜欢,如果强制让他看,又怕影响了孩子爱读书的兴趣。
小结:
来到学校三年啦,真开心!我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二年级,我和孩子们会更加努力,加油!
2011-2012第二学期一年级组语文教学反思
一、共性反思:
1、
2、要认真深入地学习新课标,万变不离其宗,抓住本质和规律的东西,将基础要牢牢打实。
3、本年级收获:本学期一年级没有做各种练习题,而是在运用中掌握知识,真正做到了精讲少练,而学生能力却依然较强,学生轻松却有效的学习的很好,原因在于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大胆整合,如把分角色朗读性质的课文进行了整合,没有一课一讲,采取了初读,小组选择表演的形式,既激发了孩子的自主性,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理解的感悟效果更好。类似这样的整合还有很多,这样就使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更轻松有效。
4、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观察,种植,写话,语文沙龙等。本学期借助一年级春天系列活动进行了找春天,写春天,颂春天,父亲节母亲节等等生活实践活动。学生的表达能力很强,从各种活动的学生采访发言中既可体会到。
5、课外扩展识字量增大,如《儿歌》《国学》《新语文读本》等。课外阅读多了,学生的识字量远远超出正常识字量。识字进行单元整合识字,滚动式复习巩固,并通过单项识字课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包括形近字同音字等字形字理的讲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6、学生的日记写的积极主动热情,首先是丰富的活动给予了孩子观察体验思考的载体,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达,爱写,年级组通过办作文小报的形式给学生发表机会,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与喜爱。更多的孩子写作的水平远远超出一年级正常的水平。
7、打造小组比较成功,学生喜欢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学习自主性增强,而且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所以,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与潜力。
8、遗憾:练习相对来说还是过于少,以至于学生对考试的各种题型不熟悉,今后还应该适当增加部分基础题型的熟悉练习。
二、个性反思:收获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学生喜欢语文课程的丰富性,语文课可以是观察课,实践课,讨论课,故事课,表演课,写作课,学生喜欢积累表达和运用语言,日记写作图文并茂,写日记从生活中来,创作热情高涨,作文小报真实生动而精彩。反思自己不足,应该把学生的发展再有效计划并实施,各项语文活动再扎实有效,把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能扎实的训练提高。对班级部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高的学生能运用更有效的方法指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