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怪,此行在尼泊尔住的酒店名字,俺统统不知晓。怎么当时也没想起来问问导游呢?现在想想,也许是每次将要住店的时候,都已经人困马乏的了,只想着赶快分了房号,好速速把疲惫不堪的身子摊到那宽大柔软的床上,好好的来个深呼吸,然后,眯上眼小憩一会儿,如果再能有个庄周小梦儿,那就更好了。所以,至于酒店叫什么名字,谁还来得及打听呢~
回来以后,俺才从网上知道,却原来俺们在奇特旺住的那家酒店的名字,竟然是如此的魅惑哦~您猜叫什么?那个度假村式的酒店。哈哈!俺来告诉您:伊甸园。就是那个夏娃被诱惑的地方。说实在的,俺们住的那些酒店还都不错,奇特旺的倒真没有多么的出色,印象中博克拉的酒店才是真正的伊甸园呢~

俺们一行百里迢迢的赶到博克拉,主要是来看喜马拉雅山的。当然了,路上走了五六个小时,傍晚到达博克拉的时候,俺们都急着住店歇脚,先缓缓劲儿了。那咱们先来说说这酒店,要说建筑,那是很古朴的风格,红砖墙面,顶子全是尼泊尔皇宫和寺庙的的那种四四方方的小尖顶,不高,没有飞檐翘角,但却和周围的花木相映成趣。

酒店周围是大片草地,还有很多修剪成几何图形的绿色植物,这一点说明,尼泊尔这个小国,三面被印度包围着,一面是壁立千丈的喜马拉雅山,相对封闭的状态下受印度影响很大,而印度作为英殖民地多年,英国文化的影响也已经深入民间。嘿嘿。俺这一番高论算不算是牵强附会,俺不知道。也许,人家酒店就是为了迎合欧美游客的心理需求,才把树木修剪成他们喜欢的样子吧。

俺和室友虽然也很疲惫,但还是想趁着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在酒店的庭院里到处走走,看看这个五星级的酒店环境。这也是俺外出住店的一个习惯了。

酒店的建筑不太高,基本上是以三层为主。房间的窗帘大都拉着,因为客房基本上是全满的。

俺喜欢在这种静谧中,面对看似冰冷的建筑,因为它在暮色中静静地伫立,给俺带来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很惬意,很温暖。

低矮的台阶,错落的原石,再加上星星点点的花朵,眼前的情景仿佛是梵高笔下的油画,那个精神接近失常的天才画家,他用异样的眼光看世界,他用神来之笔描画场景。

从这个角度看酒店,高低错落,层次清晰。虽然天色已晚,但酒店依然轮廓分明。

酒店的正面是一个不大的水池,池水不深,也不大清澈,但水面很平静,即将隐没的天光反射到水面上,亮亮的。

水池的部分部分边沿砌成了整齐的弧形,一排说不上像什么动物的东东充作喷水的龙头。遗憾的是俺没有走到近前好好看看,更遗憾的是在俺们住店期间,它们一次也没有喷发过,也许是冬季的原因吧。

水边是酒店一楼餐厅的室外部分,有很多桌椅摆在一个低低的平台上,花木扶疏之中,和同团好友共进早餐或晚餐,想必是非常浪漫的吧。

从俺们所在的住房阳台看出去,眼前就是这样的图景。建筑与周边的环境非常自然的融为一体。

四处游走。一个有点儿像日式风格的亭子,很大,但是很低矮。一弯台阶迤逦而去,把俺们的视线牵引过去。

俺们自然会前去看看的。这是个不小的露台,可看风景,还有小小的餐桌摆在上面。

手持一杯咖啡,暮色里看看风景,轻啜一口香茗,抚颊凝神远眺,是个标准小资范儿吧?

这就是那个露台。

挨着,不远处,还有一个风景台。

酒店里有很多石子路,巨大的鹅卵石铺在路面上,走在上面脚底下感觉怪怪的。但是据说很健身,那些凹凸不平的鹅卵石能帮助你按摩脚底的穴位,这对于在外奔波的旅行者来说,是很贴心的。石子路傍边还有一些酒店的附属建筑,风格么,和酒店的主体很搭。

这是个冬季里干涸了的露天泳池。虽然没有水,但是泳池壁上精心镶嵌的鸡蛋大小的鹅卵石,显出极强的立体感,给人一种精心雕琢过的感觉。泳池上方四四方方的小亭子,倒是很有皇家气派。

因为是在冬季,庭院里的树大多都掉光了叶子。纷乱的枯枝细细的,错杂的伸向天空,在低垂的云层里,倒也别有一番韵致。

这个象头人身的,绝对是印度教里一个受众人拥戴的神,因为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他的金身。

这是俺们刚刚经过的酒店大堂前的小庭院,可以停车的。

俺们刚来时,正是落日余晖斜射的时候,温柔的光影让众多植物显得特别的妩媚。

刚刚经历过尼泊尔温润冬雨的洗礼,天空略显昏暗,但不乏光线和层次,白云绵绵,清风习习,空气清新极了!不由得让人深深,深深地吸一口气,吞进去的可全是益寿延年的负氧离子哦~

这就是那家酒店的“标”,
毫不起眼儿的卧在酒店主楼前面的草地上。

俺在这个不是伊甸园,胜似伊甸园的酒店里立此存照。

候补:有众夏娃在此,怎的不是伊甸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