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65130024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夏日炎炎蔚州行(十)——堡里人家及吃食~
(2013-01-30 20:48:48)
标签:
柴静
暖泉镇
蔚州行
雾霾
闾丘露薇
分类:
行走神州
这两天北京的雾霾是太猖獗了,俺都没怎么敢出门,窝在家里还是嗓子疼鼻子堵的,就像小感冒一样儿。今天下午,看着空空如野的冰箱,咬了咬牙,全副武装好了之后,去了趟超市。到了超市一看,呵呵,有大号的陶瓷砂锅特价销售,俺正想踅摸一个呢,立马儿拎了一个回来,现正在厨房炉灶的小火苗儿上欢快的唱着歌儿呢~~里面正是时下流行的湖北名菜——莲藕排骨汤,咋样,您喜欢喝不?
趁着炖煮的功夫,俺上来发博,自然要和吃食儿有点儿关联哦~上回俺说了,那西古堡里原住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原汁原味儿的小日子过的滋润着呢。虽说这堡里人家也想就着这旅游挣大钱,但似乎没有乌镇呀丽江那么急赤白脸的发大财的架势,反倒是心气平和的做点儿小生意,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就这,俺觉得够大气,够淡定。
这是一幅画的草稿,虽然还只是些大涂大抹的色块儿,但已经有了西古堡的韵致了。
这一幅有点儿意思了吧?一群学美术的学生正在这古堡里写生呢。俺围着人家看了半天,拍了半天,这小姑娘目不斜视,淡定从容的在她的画板上挥毫泼墨,把俺当做了空气。
光看这穿着就满是文艺范儿。这显然都不是西古堡的居民,不过是跟俺一样的匆匆过客。
这才是地道的本地人。
和很多农村一样,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何况这地界儿离北京这么近,再不济也去了张家口吧。留守的都是老年人和妇女小孩。
这几块牌子太有历史感了。
这不是京剧,而是剪纸。村里好几家都卖剪纸。
走进去,一中年男子借着窗外的自然光,屏气静心的伏案工作着,那正是在刻剪纸。
好多刻刀。想起小时候,俺们也玩过这种剪纸,那时候过年过节都是自己做贺卡。只不过俺们可得很简单,刀子也没有这么多。
原来这剪纸一沓子一沓子刻出来的,批量生产啊。
墙上还有这个五色麒麟。
外面的小间里卖些小工艺品,什么小灯笼,小蜡烛之类的。这个叫电子蜡烛,是用电池的,火苗一闪一闪的,要是摆在咖啡馆里还挺能造气氛的。
堡里很多人家都晾这种豆腐干子,就挂在自家住的山墙上。
挤压过的豆腐切成细细的长条儿。
晾去水分之后再用加了花椒大料的卤水煮过,就成了卤煮香干。
就在当街售卖,俺看也没什么人买。老板娘身边的那个钱匣子,您看见了么?那可是个老物件了,小时候供销社里就有的。俺们见过晾晒时众苍蝇叮着的豆腐干子,就绝对不会买了。
三转两转,就到了堡里的风味小吃一条街。
有那么几个摊子,生意还行。
糖麻叶,头一回听说,俺们都很好奇的围了过去。
一层面夹一层糖,然后切成条儿。
三下两下,编成麻花状,下油锅一炸,出来就是这样子了。味道么,跟咱老北京吃食儿里的糖油饼很相像,但长得有点儿像油条、麻花儿的综合体。
摊煎饼的大面缸。这没什么新鲜的,北京城的超市里大都会有一个煎饼摊儿。
这倒是稀罕物儿,没见过,更没吃过。颜色焦黄焦黄的,颤颤巍巍很像是凉粉儿,斜斜的趴在碗的一侧,浇上一大勺酱油醋汁儿。
生意不错,很多人在吃。俺们本来也想尝尝的,但看见伙计把那用过的碗就在水桶里一涮,接着上桌的时候,俺终于决定放弃了,因为那桶水已经成了灰乎乎稠嘟嘟的了。
还是回到县城,宾馆边上的那家刀削面看着还行,众人各叫了一碗,解了肚饥。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夏日炎炎蔚州行(九)——暖泉镇里西古堡
后一篇:
夏日炎炎蔚州行(十一)——走进古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