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又至
(2012-04-04 22:41:44)
标签:
清明祭扫雨纷纷欲断魂杏花村情感 |
分类: 心情港湾 |
今天是清明,没有雨落纷纷,就连一丝一缕的阴云都没有,响晴白日了一整天,就是风大,下午的风刮得家里的塑料钢窗都“吱吱”的响。
父母在昌平的墓地,上一周就已经祭扫过了。很简单,很程式化,擦拭墓碑,摆放鲜花,三鞠躬后下山去烧纸钱,然后乘车返回,一切按部就班。19年了,这样的祭扫也已经很多次了,墓碑前面的小柏树先前只有齐膝高,现在早就已经比人还高了……总之,程序进行时内心里仿佛波澜不惊,并没有再觉到十分的痛楚。
一周后的今天,清明的正日子。吃过晚饭歪在沙发上看电视剧,不知怎的,心里就难过起来。二位老人相隔八年离世,都是发生在年末的一个月份里,是冬季。可具体是哪两天,无论我怎样努力的想把它们记下来,都还是记不起了。只有靠翻开本子才会找到那两个日子,那两个令人悲戚的日子。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潜意识在有意排斥这两个日子。
母亲先走的,走得很痛苦。是病逝的,本来那个病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全在我这个做女儿的,没有想到每年给母亲做个体检,好早点儿预防;没有在母亲第一次出院时,安排好母亲的病后疗养,以至于不久就复发了;又没有在复发的时候,强制母亲住院治疗,以至于失去了治愈的时机……后悔药难吃,自责也没有了意义。
只是此时,母亲最后那一刻的样貌就在我眼前,生命的离去就在游丝般的一个瞬间,嘴角的一个轻轻的抽搐,人就没了。我不知道人在自觉大限将至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只知道,母亲平静的交代了后事之后,就在与病痛的挣扎中等待死神的来临。
那个寒冷的凌晨,当父亲看见我们全都回到了家里,就知道了结局。当然医生早已告知结局。父亲把自己关在小屋里放声的恸哭,像一个开关引动了我们的悲泣,让我们把在医院里,在人前的矜持全部卸下。
母亲走后的四年里,父亲没了依靠,饭也没能好好吃,就喜欢喝酒,一瓶酒三两天就喝光。见天在街上溜达,有时候会走得很远,直到两次走失,上医院检查,才知道父亲得了脑萎缩,也就是老年痴呆症。父亲本是个乐天派,在家里就是个甩手掌柜,用母亲的话说,油瓶倒了都不带扶的。一下子没了老伴儿,怎能不栖栖遑遑的?再加上饮食起居没人照顾,现在想来,脑萎缩也是这个原因吧。可为什么我总是在事后才能想到这个、那个原因,而当时却没有想到呢?那时就觉得每次看望父亲回来,心里就像堵了一大团乱麻绳子那样撕扯不开,那么憋闷得难受。
古人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是因为“亲”不待了,“子”才意识到要“养”父母,可惜已经晚了!
说什么都没用了,惟愿父母在天之灵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