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啊!这真是一句古今中外老少通吃的名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么,老百姓都这么说,可不是?食物的需要乃人生第一要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就饿得慌。(嘿嘿!姐们儿,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你究竟想说什么呀?哈!别急,这是过门儿,正戏在下面哪!)
都说广州人好吃、会吃,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有不敢吃的,而且还都要吃活的,那才叫一个生猛呢!且慢,如果此时看俺博文的您正好是广东客的话,俺可要测一测您的“食”胆,下面的这些食材,都是我在春节庙会上见到的,看您吃不吃敢吃?
蚕蛹,你敢吃么?这是东北人的最爱。据说是高蛋白食品。吃这个恐怕就像非洲人吃白蚁的卵一样,挖出来放石片上,就着火烤熟就行了,估计跟咱们吃炒花生米差不多。
告诉您,俺早先也不敢吃这个。第一次看别人吃觉得恐怖极了!那东北籍的同事从容面对着胖大如大枣般的蚕蛹,两指一捏,兰花指一翘,款儿款儿的就送进了那樱桃小口里,一边嚼着,一边儿叫着:“贼香啦!”然后就是顺着嘴角流下的乳白色汁液,把俺唬的灵魂几乎出窍,胃里面翻江倒海。。。。。。。
后来,不知怎么就吃上了,而且还觉得那东西的确有一股子别的东西所没有的特殊香味,就像榴莲的香甜,你找不到能够替代说明的。(捎带手儿告诉您蚕蛹的最佳方法:先把蚕蛹煮熟,然后再和生花生米一起小火炒熟,直到外皮酥脆为止,香死了!不信,您就试试。)
蝉蛹。俗名冀鸟猴儿。就是“知了”的青涩时代。看了法布尔的书,我才知道人类吃蝉蛹是多么的残忍,人家在地底下呆了十多年之后,才得以走出黑暗,迎接光明,况且一生只能在阳光里歌唱一个夏季,然后就香消玉殒了。而你,却为了一饱自己的口腹之欲,生生将人家扼杀在未成年,真是要多残忍有多残忍!怪不得有句名言说,世界上最凶猛的动物是人类呢?
说到这里,俺深深的为自己早年时的作为而忏悔,那时,每到夏季雨后的傍晚,俺们几个小伙伴一人一把手电筒就出发了,树林子里,影影绰绰的都是俺们这样的人,湿漉漉的树干上,那不知道大限已至,还傻乎乎四条八稳向上爬着的,树根地下,刚刚费劲拔力的从土里钻出来,划拉划拉头上的土,还没找着北的,一并被我们收入囊中。一两个小时,就能收获十几只,欢天喜地的拿回家去,冲一下水,撒点盐腌一会儿,然后就可以下油锅了,只要一点油就得。炸好了的冀鸟猴儿金黄金黄的,酥脆极了,香极了!捏一个送嘴里,都不敢使劲儿的嚼,一个冀鸟猴儿要分好几口才舍得咽下去呢!在那个没什么荤腥的年代,这真是一道解馋的大餐哪!
蝗虫,俗称蚂蚱。农业天灾之一。据说闹蝗虫的时候,蝗虫多的就像天上的云团,遮天避日的,落在庄稼地里就像下雨,一会儿飞走了,那庄稼地里就剩下一片秃杆儿了。。。。。
如今的蚂蚱也是美食啦!我吃过,炸的,挺香的。这蚂蚱挺大个儿的,我吃的那都比较小,据说是养殖的。早先有人形容抠门儿的人,两只蚂蚱腿儿也能喝四两酒,真是的,太夸张了,那蚂蚱腿儿还不得大的跟鸡腿似的?
海马,没吃过。右边黑黑的好像是四脚蛇,学名蜥蜴。
蝎子。这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名菜了!蝎子入药古已有之,上次我咳嗽看中医,药方子里就有一味儿全蝎呢!吓得我都那药没怎么敢吃。
其实,仔细看蝎子的外形,和龙虾、螃蟹什么的应该是近亲呢!大概几万年前真是同祖同宗也不可知啊!可那龙虾、螃蟹什么的早就被老饕们推上台面,尊为饭桌上品了,这蝎子就是难看点儿,(那螃蟹、龙虾也漂亮不到哪儿去!)委委屈屈了这么多年,如今好容易也有了翻身的机会,真是可喜可贺!
不过,这黑亮黑亮的大号蝎子,您敢吃么?就在我拍照的时候,有一个小伙子大概是要表现一下男子汉的英雄豪气,打算买上一串儿,秀一秀儿。还没掏钱,就让旁边的女朋友给抻走了!(她怕男朋友吃完这串蝎子也变得张牙舞爪的,那可就糟了!)
蜈蚣。我们小时候都叫它“千条腿儿”。野地里疯玩儿的时候,翻开土坷垃,经常能见到它们快速逃避的身影。
隆重出场的是这个——压轴大腕儿——“蜘蛛”侠。我得告诉您它有多大:就它那个肚子,就有大个儿的栗子那么大!无论如何,我是无法接受这个东西的,这么恐怖的玩意儿,咋能入口呢?在我看来,这比蝎子、蜈蚣还可怕呢!看官,您敢下嘴么?
再补一个五毒全家福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