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2010-01-10 20:50:46)
标签:

河鲜

生蚝

牡蛎

非洲鲫鱼

博友

广州

韩寒网恋

奥巴马

干贝

分类: 恋恋吃情

    早有博友纳闷了,你怎么一会儿欧洲,一会儿美洲,一会儿又回到咱们祖国大陆呢!呵呵,实在是不好意思,怪我没交代明白,让大家对我的生活状态发生了误解。(嘿嘿!以为我是国际牌的空中飞人呢!)

    说来惭愧,去欧洲、和美洲都是两三年前的事了,但那时候我还没有开博呢,大量的照片也就雪藏在数码伴侣里。现在开了博,承蒙各位博友错爱,常来关注,让我着实受用得不浅,于是兴致大增,就想把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东西也翻出来晒一晒,于是就有了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的“春秋笔法”。(嘻嘻,这是哪儿跟哪儿呀!学历史的博友别挑刺儿啊!)

   其实,这么来回的时空转换,我也觉得有点累,估计博友们也让我给搞晕了不少,但是没办法,就是想三地齐头并进,那就姑且先这么凑合着吧,等到实在忍受不了了,(我自己或者您)再推倒了重新折腾吧!

    罗嗦半天了,还是说正题吧,今天俺要把小菜场里的海鲜、河鲜PK一下。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这是条奇异的大龙虾,色彩斑斓。我见过的,吃过的都是通体红呼呼黄呼呼的(活着时候啊),没见过这种蓝绿蓝绿的,当然也没吃过。不知滋味如何?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这螃蟹好大个儿!用草把子捆着,还不住的吐沫沫呢!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竹篓子里也是螃蟹,买得够贵的吧?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野生的河虾,非常鲜活!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北方叫它青虾,煮汤面的时候来几只,汤可鲜了。煮熟的虾红彤彤的,再配上几棵绿生生的小青菜,散乱随意的码在雪白柔软的面条上,看的人都要流口水呢!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这是鲍鱼仔,卖的人说是澳洲鲍,我不相信,在澳洲,这种小鲍鱼是不能抓的,更不要说远隔重洋的运到广州来了。可能是澳洲品种,国内养殖的。就像我们常吃的非洲鲫鱼,鲜活鲜活的,原本都是真正的非洲鲫鱼的后代,由咱们亚洲人孵化的。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这些鲍鱼仔也都在快乐的吐着泡泡。。。。。。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生蚝,也叫牡蛎。我最初知道它的大名,还是因为那篇著名的初中语文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呵呵,讲过不知多少遍了!那里面两位少女用小巧的手帕托着,轻轻吸吮的优雅的吃法,我早就烂熟于心了。

    在悉尼著名的鱼市场里,孩子们请我吃过,新鲜的,刚从海里打捞运过来的生蚝,鲜!撬开,还带着点海水的咸腥,挤上一点鲜柠檬汁,然后一口进肚。。。。。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小菜场里买生蚝的规矩是:你自己挑好,然后店主帮你加工。生那店主手拿一个改锥摸样工具,一下撬开牡蛎的壳,鲜活的牡蛎肉就露出来了,再抄底划一下,那个灰白色的肥肥的牡蛎肉就与牡蛎壳分身两处了。牡蛎肉滑滑亮亮的,还有点颤颤的,像果冻似的。

   也有人挑的不大好哦,外表看着很肥大的一个,一撬才发现是两个,或者三个小的长在了一起;那样的话,牡蛎肉就比较小了,当然不划算。但是你自己挑的,也就自认倒霉吧,谁叫你功夫不到家的。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大自然真是很奇怪的,如此鲜美的生蚝却包裹着这么丑陋的外壳。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也是生物自我保护的本能吧!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钉螺,这个,我绝对不敢吃,因为怕它有血吸虫。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花蛤,一般般,据说做汤很好。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扇贝,一个个排列着,颜色姜黄,挺好看的。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来个近镜头,中间那块像鸡蛋黄似的肉肉就是鲜贝,晒干后就变成了著名的海珍品——干贝。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看这一块鲜贝多水灵!

广州初体验(三)——小菜场的海鲜&河鲜     这么看,也是其貌不扬呢!看来生物界的确是有着很奇怪的规律:美和丑共生一体就是一个字——“鲜”的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