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的《茶馆》已经成为中外话剧史上的经典名作,不光是咱们中国人演、看,外国人也在边演边看呢!想那濮存昕当年一个毛头小伙儿,谁认得他呀,就是这一出剧,把他演火了呢!现在人家可是在京城,不,全国话剧界第一把交椅上坐着,稳稳地,几十年了,没人撼得动呢!
前门的老舍茶馆也是沾了老舍先生的光,经营的红红火火,大凡想领略老北京味道的,一定要去老舍茶馆磕点瓜子,听听戏文。

话说远了,因为要说五道营里的茶吧,就东拉西扯了这么些。不瞒您说,现在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所见的不是商店就是饭馆,茶馆不多见,哪种茶艺厅倒是有几个,但大多门庭冷落,因为太贵了,一般人消费不起,基本上沦为文化商人谈生意之地。
五道营里的这个茶吧,应该算是不俗的一个,就因为那店家里的小伙子很热情,不喝茶,光拍照也照旧殷勤招待,让我受宠若惊,所以一定要表它一表。(不是亲戚,也不为给他广告啊!)
门口不起眼儿,这个铁艺的小栏杆我觉得挺煞风景的。
这种窗户勾起了我对小时候的回忆,那时候有同学住胡同里大杂院,他们家就是这种推开还要支起来的窗户。
走进茶吧,寸土寸金呢,一进门就是一个茶座。这种以茶色为主的暖色调营造的氛围挺温馨的。
墙上挂的是苇子编的帘子几幅照片点缀其间,最惹眼的还是那个红艳艳的双鱼挂件。透着一股子乡土味儿。
靠墙的犄角里有一幅画,那画的内容到是意味深长,标题更是耐人寻味~~~~~~~~还有那个草编的灯罩,也很有品位吧?
最吸引我的眼球的是这个大炕桌,华丽、贵气,也有一点沧桑。现在是摆在地下了,我想,当初它一定是尊为贵妃的,后来人老珠黄,降级沦为为宫女了。。。。。。
茶吧的吧台是这样子滴--------很杂乱,有一种杂乱美。那几个老式的电话机给人时光倒流的感觉,老朋友在这里忆忆往事,叙叙旧,是最好的了。(未完。。。。)
这就是茶吧的台子。你觉得怎么样?很家常的感觉。

这还是两层楼呢!那个小小的窄窄的楼梯是旋转形的。楼梯的脚踏上还铺着彩色的棉毯。还有左上的那个灯你看到了么?黄黑两色的条条,我挺喜欢的。

一派居家的味道。
原来深色的台布还是很有调调儿的。旁边的那一盆绿植点缀着这台面,绿色青葱很是养眼。
这提梁马灯似的台灯也很好玩。

茶壶、茶杯都很有情趣。

那个竹壳儿的暖瓶太亲切了,看到它不禁想起了五六十年代,谁家没有几个这样的暖瓶呢?铁皮暖瓶、塑料暖瓶那都是后来的事了。
墙上还挂着照片,我喜欢中间的那一幅。您呢?
虽然是午后,但屋子里有点暗,也许是人家刻意营造的光线,好让这盏灯光彩耀人。
这就是灯下的样子,茶桌、餐椅,还有那分挂两边的小碎花窗帘,都在午后的阳光里暧昧着。。。。。。
征得两位美眉的同意,我拍下了这幅照片。这才是适合闺蜜们掏心窝子的地方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