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鸡鸣驿,会有时光倒退几百年的错乱感。土坯茅房,真是破旧得精彩,就是整个中国,都未必找得到这么原汁原味的、未有现代修复痕迹的元、明、清村落。现在看着它破旧,当年,它可是进出北京城最大的驿站、古代邮政事业的枢纽、来往商贾的休憩之地。店铺、饭铺、当铺,一派繁荣。
可是现在,它就是那么的破旧,破旧的不堪入目,无以言表。驿城里那些个被主人抛弃的屋舍,就那么一年又一年的任凭着风霜雨雪的蹂躏。。。。。
就在这鸡鸣山下,鸡鸣驿里,不少的房屋已经破败如此,荒草长满了院落,泥墙大半坍塌了。不知道它的主人今在何方,是否还会在秋雨潸潸的不眠之夜里,蓦地想起这座老屋呢?

早年的窗棱还在,门板却已不知去向了。

残短的墙头上一枝结满果子的枝条探身出来,向路人招摇着她的丰腴。

山墙后面就是新房,可这老房就这样的被弃置了么?

不堪风雨,老屋的坍塌确是必然了。在这驿城里,新房和老屋就是这样撕撕扯扯得纠结在一起。

据说这房子因为老旧,已被扒了,只留下这横梁,下面则成了人们行走的过道儿,那横梁看着就像是一个牌楼模样的东西了。

遍地瓦砾。。。。。。。。

倚在这残垣断壁之上,不知是喜是忧。都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对于一座文物级的古城来说,孰旧孰新,孰优孰劣,也不好评说呢!

这堆起沙石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土包,就在主街的边上。

人去屋空,可树还在呢,岁岁枯荣,一如既往。

荒废的院子里成了庄稼地。

低矮的小泥屋尚且完整,却也没有逃脱被人遗弃的命运。

泥皮龟裂、剥落的墙体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沧桑质感。。。。。

这种质感强烈的背景,用来拍照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是美术家来到这里,他一定会用油画的语言来述说这泥墙的。

整个的院落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这一个低矮小屋的残骸了。

破破烂烂、歪歪斜斜的。

那泥皮下面是砖么?垒的那么整齐。是,又不是。是泥做的,未经烧制的砖。怪不得呢,它怎么能够禁得住风雨的侵袭呢!

整个院子,还有房舍都是用这泥砖垒就的呢!

除了惨不忍睹,我想不出更合适的词了。

连房屋上的草今年都没再发芽呢!还是去年那干枯的草茎在微风中颤抖着。。。。。。

这房子虽然破一些,院子里的植物却是欣欣向荣,一派生机。

就在贯通东西城门楼的南大街上,这破房子赫然的蹲在那里,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再也走不动了。

房子开了天窗,屋脊和屋瓦都没了。不远处就是鸡鸣驿的古老城墙。

毗邻如此的房屋,驿城人还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继续着属于自己自己的生活。

和这断壁残垣合影就是要留作纪念。和农家柴门不同,拍这些残破的房屋、院落,我是有意拣择的。我坚信,要不了几年,这些东西就会在鸡鸣驿里消失殆尽,再也找不到了。说不定我的照片会成为记录鸡鸣驿历史的唯一呢!(听说修复鸡鸣驿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技术支持,但愿能够修旧如旧才好。)

城墙下, 断壁前,荒草碧连天,鸡鸣山,鸡鸣驿,几时换新颜?
鸡鸣驿,我一定会再来看你的!
另:
一位网友的词,写的很有韵味,借用在这里,并对朋友表示感谢!
鸡鸣驿站,断壁残垣,
飞檐斗拱立中原。
古道西风,月残人孤单。
梦里方知身是客,
似水流年。
夜深幽思怀古,
不如怜取眼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