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好吃,主要还是因为里面的主料是糯米吧?粘粘的,甜甜的,QQ的,软软的。咬一口含在嘴里,让舌头和牙齿充分的搅拌、咀嚼,然后再顺着喉咙一路顺顺溜溜的滑下去~~~~~~~~~呵!别提多滋润了!
糯米的香甜被广大老饕们充分的体验之后得到了发扬光大,继而生发出许许多多以糯米为原料的食品,其中糯米糍粑当为上品。

糯米做的寿桃,造型和色彩都太漂亮了!哪位老人家的寿宴上要是能摆上这么一盘,那是要多体面有多体面呢!不过,这些桃子要让王母娘娘看见了可不得了,老人家一定会恼羞成怒的:那些个远道而来赴她的瑶池盛会的仙人,要是先见了这仙桃,哪还会理睬她那些个烂桃子呢!

溜圆溜圆的糍粑,里面是有馅的哦!正中间那一点红多喜庆啊!

这就是南方的青团吧?里面应该是裹的甜豆沙。那豆沙的制作可复杂了!要好几道工序呢!先把红小豆洗净、煮熟,然后用力的碾成泥,再用水稀释、沉淀、澄清,得到的细如河沙的豆沙再用上好的猪板油炒过,那细细的、糯糯的、香香的豆沙才能用来裹青团呢!

做成月饼形状的糯米糍粑。这些糯米要先用大锅蒸熟、晾凉,然后放在巨大的石臼里,用粗粗的木杵不停地捣,一边捣一边还要不停地翻动,如是几百下、上千下之后,糯米变得又粘又韧了,才能做成可以包裹馅料的糯米皮。
这真是重体力劳动啊!所以有些地方的人会做成一个架子,一边是石臼,一边是脚踏板,利用杠杆原理捣那些糯米,那就省力多了!看看,咱们广大的劳动人民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动了多少脑筋哪!(谁让咱们的老祖宗,咱们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就是那么一位超级老饕,讲究饮食精美到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地步呢?)咱们的先人一边劳作一边钻研,迸发出了怎样的智慧火花啊!知道么?这就是人类的文明!社会就是这样进步的!嘿嘿!

这一盘摆成宝塔状的仙桃也很养眼呢!真想伸出。。。那个。。那个罪恶之手,从上面拿下几个来!

这个有点像年糕啊!夹馅的年糕。菱形的块儿摆成了菱花状。

造型简单,朴实无华,上面的摆的那几个油润油润的松子一定很香!

又见青红丝了!小时候很难吃得到点心,往往是过年过节时才会有几块点心合着那几盘花生、瓜子摆出来招待客人,过后后大人给我们一人分一块解馋,那点心的滋味别提多好了!尤其是那里面的青红丝,一红一绿,丝丝缕缕的夹在甜甜的馅料里面,煞是好看。
后来才知道,那些青红丝不过是用蜜饯的橘子皮染了颜色后切成的。记得,知道这内幕的时候心里好一阵失落呢!

颜色、造型都美艳非凡,滋味一定也错不了!

有点像传统纹饰中的云纹,再配上一个小蝙蝠就更好了!那就能讨一个好彩头:流云百福。旧时人们都喜欢的图案,很吉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