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是粽子飘香时~~~~~~~~

(2009-05-22 12:07:08)
标签:

美食

粽子

this

三原色

屈原

绝代双骄

端午节

世界文化遗产

箬竹

杂谈

分类: 恋恋吃情

    又快到端午节了!又是粽子飘香时了!想当年,为了能让屈原大夫可以全须全尾的沉入江中,随水流飘逝而去,咱们楚地的老百姓想出了包粽子这么好的主意。汨罗江上,那些个面目狰狞、尖牙利齿的大鱼们,正忙着围剿那一箩箩、一筐筐香甜味美的粽子呢!那还会注意到屈大夫的尸身呢!

    既然包了粽子喂鱼,何不再多包几个,让咱们小小百姓也大快朵颐一回呢?于是乎,就有了端午节,粽子节。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时光穿梭到二十一世纪,那万恶不赦的高丽人,竟然抢先一步将端午节注册成他们的世界文化遗产!真是无理取闹!不由得想起前阵子网上关于菲尔普斯是大韩后裔的笑话,难道说咱们的屈原屈大夫也是他们大韩民族的后裔? 这种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事竟然能够得逞,这世界还真是没有王法了!

    不说这让人憋屈的事了,看粽子!

 

又是粽子飘香时~~~~~~~~

    我还是喜欢传统粽子的长相,很好看,虽不玲珑,但是透着一股朴质,敦厚的劲儿!

     

又是粽子飘香时~~~~~~~~

   三角粽,容量大,吃到肚里很是实惠。包的也好啊,角儿尖尖的,多齐整的包裹和捆扎,这都是手艺哪!那汨罗江里的恶鱼要把嘴张多大才能咬住这粽子呢?

 

又是粽子飘香时~~~~~~~~

    这是另一种包法的粽子,南方比较多见,四角粽,长条状的,大都是咸味的肉粽。我也喜欢吃!(我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喜欢吃的,所以体重正一路飙升。。。。。。)

    去年上苏州听课,回来时我什么都没买,就在宾馆外面的街边小摊上买了10个肉粽拎回来,那叫一个好吃!比北京超市里卖的五芳斋的名牌产品还好吃呢!就是不一样,能吃出当地的水土味儿!

 

又是粽子飘香时~~~~~~~~

    这种扁扁的四四方方的粽子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挺稀罕的。还带着一截粽子叶,对了,还插着一棵草呢!不知道是什么草,也许这里面还有什么讲究哪!那些个讲究就叫文化,民俗文化!您知道么?

补记:

    果不其然,博友月光妹妹说:第四片的粽子上插的应该是艾草。在南方,端午节时几乎家家门前都有插艾草的习俗,有祛病、避邪之说。

 

又是粽子飘香时~~~~~~~~

    打开后是这个样子的,有黑米的,有黄米的,还有黑米加黄米的。嘿嘿!有点废话,可就是那么回事呀!不信!您看最左面的那个!

 

又是粽子飘香时~~~~~~~~

    三色米,让我联想起美术课里学过的三原色,只不过那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个三原色是黄、白、黑。这三原色更接近于生活的本色吧!

 

又是粽子飘香时~~~~~~~~

    这不是老玉米么?怎么也摆在这里呢?呵呵,这叫玉米粽,模样像玉米,其实是粽子。这是创新的异形粽子。

    乍一看,这粽子真像玉米呀,我要有这么一对粽子,可舍不得剥开吃了它,得把它供起来当艺术品。

 

又是粽子飘香时~~~~~~~~

    这才是真正的异形呢!可是我没看出来像什么,牛?羊?
╭︿︿︿╮
{/ o  o /} 
 ( (oo) )  
  ︶ ︶︶?兔子?您看出来了么?

 

又是粽子飘香时~~~~~~~~

     这是一个个独立包装的小粽子,每个粽子的包装上都有漂亮的图案,看着就很诱人啊!

 

又是粽子飘香时~~~~~~~~

    这些都很一般了,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有,我连看都不带看的。

 

又是粽子飘香时~~~~~~~~

    粽子叶,包粽子的基本原料。这是那种又宽又大的竹叶,听说这种竹子学名叫箬竹,咱的老祖宗早就知道用它搭屋顶,编蓑衣,包粽子了!叶子散发着竹子的清香,手感又干又韧,的确不错!

    北方没什么竹林,所以北方包粽子多用苇子叶,苇叶比竹叶窄多了,包一个粽子往往要用四、五张苇叶,不过那香味和竹叶有所不同,透着青草味儿。说实话,我还是喜欢苇叶的那股味儿。

 

又是粽子飘香时~~~~~~~~

    来一盘新鲜出“锅”的粽子!(这一张不是我原创啊!特此申明)

 

又是粽子飘香时~~~~~~~~

    两位粽子西施,怎么样,形像气质一南一北,南方的那位娇小玲珑,北方的那位朴实大气,也算是绝代双骄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