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就住在这所学校附近,因为儿子和儿媳都是这所大学毕业的,还因为每天到海边去消磨时光都要从这座学府穿过,所以想介绍一下她。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都是我眼中真实的影象。

站在校门口,就见一条通衢大道伸向远方,远处的建筑物只是一个隐约的轮廓,可见学校规模之大,占地之广。

校门口非常简陋,只有几个半人高的铁柱子戳在那里阻挡汽车,当然还有行色匆匆的学子,其他的什么标志性的建筑物都没有。太缺乏震撼力了!很难让人看出这也是澳大利亚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在国际上排名也很靠前呢!
于是想起那年参观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校门口也是如此之简陋。看来鬼子都太不注重面子工程了。虽然如此,当你走进校园以后,会发现里面的建筑却很是恢宏。

进去不远,矗立着一块牌子:示意图。你可凭它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后来发现,这种牌子在校园里有很多块。

这是离门口不远的小操场。一片草场,周围有参天耸立的大树。草场边上有一些健身器材。

这才是校园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一个大约两人高的用奇形怪状的铁条编的大圆球。它静静的立在一片碧绿的草坪上,好像轻轻用手一推,它就会滚动起来。初次到来的人都会驻足观赏,品味钢铁的坚硬和小草的柔软相互融合所表达和谐之美。
有时候你也会看到或踌躇满志或气风发的学生穿着袍子和这个大圆球合影。

大道左侧是学校的游泳馆,初看的时候还以为是幼儿园呢!墙壁上的画太幼稚了。只有画面上那层层的水浪告诉我们这座建筑与水有关。
不过,我看到这层水浪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却是中国古代官员朝服上的图案。这有点荒谬,是么?我觉得,创作这壁画的人一定到过中国,或许就是一个中国人也说不定,一定的!

再往前走,是一座白色的建筑,门面上都是白色的横条,细细密密的,像百叶窗,坐在那房子里的人一定很享受。外观上也很好看。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它的用途,只觉得挺别致的,就拍下来了。

校园里设施很完备,这是邮筒。红色的邮筒是大英帝国的特色,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英联邦国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