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园
这几天,办公室里的几个年轻的妈妈们一直在说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的事。叽叽喳喳的就如麻雀开会一般,我就打趣她们说:干脆,你们成立个俱乐部得了,名字我都替你们起好了,就叫“麻雀俱乐部”。她们听了非但不恼,还很高兴,继续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听着她们诉说那些琐琐细细的事,不知怎的自己的心也开始翻腾起来,儿子幼年时候的琐事又浮了上来。
八十年代生孩子,没有现在的年轻人那么安逸,提前一个多月就歇了,有的甚至提前三个月就回家了。生完孩子还可以歇半年。那时候是一直上班到预产期的最后一天,产假也只有56天,多一天都不能歇。我就是这样。
产假期满后上班,儿子先是姥姥给带了一段,每天早上带好一天要喝的牛奶,用一辆小推车推到姥姥家。下班后再去姥姥家接回来。就这样过了好几个月。后来小侄女出生了,姥姥看不了两个。奶奶就在院里找了一个老太太,白天送过去,晚上我下班去接。这期间发生里一件事,让我现在想起来都特别难过。
那天下午我回来得比较早,兴冲冲的去接儿子,进到屋里哪也找不到孩子,正纳闷呢,老太太从门后边把一个包着被子的小车推出来,(那是一个只能坐不能躺的小推车)掀开被子,儿子似蜷非蜷似趴非趴的窝在小车里睡着,因为被子压着,脸上硌出了一道深深的红印!说是孩子哭闹得厉害,好容易睡着了,不敢动他,就这么让他睡着了。当时的我不知道是怎么从那人家走出来的,只记得回家的路上一边紧紧地抱着幼小的儿子,一边哭的稀里哗啦。那种心疼到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一阵一阵发紧。
后来就请了一个安徽籍的小保姆,住在家里带孩子。那个小姑娘很不错,特勤快。叫“存姐”,长得眉清目秀的,但是大字不识。出来做保姆是要供家里的两个弟弟上学读书。就这样的过了一年多。
三岁的时候,儿子就上了整托。(那时候我正参加高等教育自学本科的课程考试)上的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幼儿园。很正规的。每周三周六接。送孩子和接孩子的感觉可是大不一样。我最喜欢接儿子。你刚在门口一露面,还没等幼儿园的老师叫:张霖妈妈来了!儿子就早已飞出了教室,张开胳膊抱住你的腿。然后这一路就和你说个不停,透着那叫高兴。每次接了儿子以后,我都会在永定路商店里给儿子买上手指头粗的两根广东香肠,然后一路走一路吃。当妈的和儿子有说有笑的走到车站。
送儿子可没有这么快活了。最初的时候儿子不愿意去,从早上一出家门就开始别扭,就连牵他手的握法也是这么不对那么也不行的,当妈的知道这就是不愿意去,发泄呢。那时候幼儿园老师早就交待了:家长送进来就走,别回头,更不能孩子一哭一闹就回来,那就惯出毛病来,以后每次送他都哭。听着孩子杀猪似的哭也只好狠狠心头也不回地走,那眼泪早就掉下来了。走也走不动啊,出了幼儿园的门绕道过来,跑到孩子教室的窗台底下听,直到他不哭了才离开。好在小孩子也真像老师说的那样,家长不在,哭一会也就止住了。真可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后来习惯了,送起来就痛快多了。有时候我第一节有课,就不用送到门口了。就在路口,离幼儿园的大门还有50多米的样子,我和儿子分手,然后目送儿子一个人走进大门。但是我们约好了,儿子一个人走到大门口的时候,要回身和妈妈挥挥手,然后再进门,妈妈继续赶路。现在,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儿子蹦蹦颠颠的背影,还有儿子回身招手那甜甜的“回眸一笑”。。。。。。
养育子女付出了很多辛苦,但带来的快乐也很多,就像现在,坐在电脑前,一个字一个字的敲打,回忆往事,寄托思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