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红烧肉引起的亲子关系思考

(2016-01-14 16:20:02)
标签:

杂谈

前几天亲自下厨为工作室的伙伴们做了一顿原创“谢宏烧肉”。席间谈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应该像做红烧肉,讲究选料、火候和工序,特别有意思。我的红烧肉秘诀就是不掺水!

由红烧肉引起的亲子关系思考 

红烧肉是道家常菜,中国家庭的餐桌上经常可见,但每家每户又有自己的特制秘方,对每个人来说,红烧肉的味道就是专属自己家的味道。就像亲子关系,在人际关系中既是最普遍又是最独特的关系。


亲子关系的价值在于施予爱,接受爱,回馈爱,传递爱,本质上来讲是亲子间爱的血脉传承。现在社会上却一直有“以爱之名”而存在非正常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或要求绝对服从,或绝对宠溺,以致出现了一堆的虎妈、猫爸、鹰爸,教出的孩子自然也是一堆虎娃娃、猫宝宝、鹰贝贝……在英文里,education(教育)的词根是引导的意思,亲子关系应该是正常沟通、双向互动的状态,因此,亲子之爱既是无条件的爱,更是有原则的爱。我和女儿的关系也像我的红烧肉工艺一样,不掺水!


教育要挑时机。亲子之爱是无私的,但必须是有节制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父母自身的情感需求。但凡事要讲度,过犹会不及。父母对孩子不能一味的要求或宠溺,要在合适的时间加以引导。犹如红烧肉的选材,不能只有肥或只有瘦,要挑三层肥两层瘦的五花肉,这样做出来的红烧肉才不会过干,且弹牙。


亲子之爱讲究火候。苏东坡这么形容红烧肉: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火候不够,肉硬;火候过了,肉又太软,不成形。亲子之爱也讲究润物无声、细细引导。做父母的要注重在一点一滴上、每件小事上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做学习型父母。一个不尊敬父母的人,别指望你的孩子会懂礼貌;一个不讲公德的人,别指望你的孩子会有好的品格。同样,一个不爱学习的母亲,别指望孩子爱读书;一个沉迷于麻将桌的父亲,更别指望你的孩子会埋头学习。


亲子之爱要准确表达。我做的红烧肉最后一道工序是翻炒着色,也就是食品工艺之经典—美拉德反应,使红烧肉看起来色泽诱人,很有食欲。亲子之爱也一样,要加工和包装。中华民族的感情比较含蓄,不习惯于表达,很少能听到中国父母对孩子说一句“我爱你”或“我想你”之类的话。他们宁愿采取间接或至少非口头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以至于尽管父母们爱孩子爱的很深切,但是孩子却感受不到。让孩子感觉不到的爱,再深,对孩子来讲也是困惑的。

由红烧肉引起的亲子关系思考


所谓亲子之爱,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之上的。只要善于经营,且持之以恒,你的孩子会永远念着你的那碗红烧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