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孩子一起成长

(2014-09-15 13:57:18)
标签:

孩子

妈妈

母亲

婚育

育儿

分类: 专栏

与孩子一起成长
文/谢军 博士  编辑/丽叶

 

       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都在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身处职场(或者即将进入职场)的女性来说,什么时候要孩子恐怕都要仔细权衡一番,如何当好一名合格优秀的母亲,更是一门只有不断摸索、学习思考和反思才能找到的符合自家情况的高效妈妈经。

做出决定,“生”还是“升”
       高校里的女研究生正处于婚育年龄,以前研究生是块金子招牌,毕业后就业形势不像现今这么紧张,那时女学生们向老师敞开心扉谈论自己的事情时,问题绝大多数集中在感情困惑、要不要嫁人方面。现如今,随着研究生扩招政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很多处于婚育年龄的女学生发现,如果她们简历中的婚育一栏中填上 “已育”二字,就业的竞争力能够一下子提升不少。
       对于女性求职者,面对这样不平等却又现实存在的境遇,到底应该怎样应对呢?于是,女研究生们请教导师的各种问题当中,又与时俱进增添了是否在学生阶段将结婚与生育一并解决的问题。呜呼,这真是一个太难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
       不少处于育龄的职业女性也存在同样的困惑,好不容易拼杀到的工作岗位与养孩子仿佛是天平两侧的砝码,谋求职业的前途与经营幸福家庭生活之间似乎是水火不相容的两条路。很多年前,自己曾经参加过一次主题为《“生”还是“升”》的采访,节目嘉宾中有一位IT行业的女性,因怕生育影响职业发展而苦恼。当时已年过35岁的她,心中最大的困惑是不知在生宝宝做妈妈和追求事业升职发展二者之间该如何选择。最终,她的选择是“升”,而我当然是坚持女性只有做了母亲才圆满的观点,力挺选择“生”。
       从女孩到母亲是女性生活中一个质的转变,但生儿育女是需要女性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的,特别是女人从怀孕到孩子刚出生的那段日子。到了婚育年龄的女性,试问自己,你做好为家庭添一个宝宝的各项准备了吗?

母亲角色让人变得能干起来
       读博士期间,我完成了从女孩到母亲的人生晋级。记得刚从医院出来,看到检查结果的时候自己心中一点底都没有,特别担心自己无法应对未来学业、职场和生活方面的种种考验。
       “以为遇到什么难事儿了呢,原来是怀孕了啊!我还担心你会再晚一些才要孩子呢,现在怀孕挺好!”面对我心事重重一脸困惑,导师却是一副轻描淡写无所谓的态度。随后,导师跟我讲起她先后生育4个孩子的过程,让人觉得生养孩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对于女性而言什么也不会耽误一般。
       “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够做好!”最后,导师留下这样意味深长的一句话。
       成为母亲之后,生活中需要操心忙碌的事情一下子增添了很多。不可否认,女性生育过程的特殊生理情况势必需要时间来完成。特别是当一个小生命降临之后,新妈妈如何兼顾好家庭和职业两条战线上的角色,更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的事情。有了孩子之后,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了吗?工作繁忙,有时间照顾家庭吗……一个又一个问题扑面而来。
       当个称职的妈妈,说难也不难,只要用心去发现、尝试、总结,妈妈经里的学问就会令人平添不少生活智慧。突然发现,女人成为母亲之后可以变得很强大,这还验证了导师当年的那句话, “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够做好!”

合理分配时间
       做一名好妈妈,最大的挑战是时间不够用。“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家喻户晓的歌词,道出的却是人类最质朴的道理。对于孩子而言,妈妈的角色其他人无法替代。然而,履行好母亲的角色却又是最需要时间的。新妈妈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合理安排好时间,积极寻求周围人的理解和帮助,坦然接受人生道路特殊时期的种种考验。
       某种意义上说,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特别是女性刚休完产假的阶段,正是新妈妈调节自我状态、找准新生活节拍的时期。还记得女儿8个月的时候,因工作需要我必须去外地出差。临走时,让父母把孩子先带到外边去,然后带着一脸擦拭不净的泪水“潇洒地”踏上旅途……
       作为一名有固定工作岗位的女性,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新妈妈要学会分配时间,有必要适当地放慢职场上的工作节拍,尽量多留出一些时间照顾家庭。当然,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激烈竞争,女性不可能因为成了母亲便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什么特殊的关照。因此,职场女性在心理上切不能把养儿育女生活中尿布奶粉的琐碎事情带到工作岗位中,工作时间必须抛开儿女情长。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新妈妈逐渐摆脱处理家务琐碎事务的烦恼,处理各种事情的本领也将升级为“高手妈妈”,处理问题游刃有余应付自如了。

多陪孩子玩一会儿
       30~40的年龄段,正是一个人事业爬坡,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负担最重的时候。在这个年龄段,感触最深的是时间不够用:工作需要占用时间,学习需要挤出时间,朋友沟通需要安排时间……一天只有24个小时,除去吃饭、睡觉、交通和前面提到的时间“征用”项目,还能剩下多少时间可以支配呢?
       一次出差看飞机上的杂志,其中一则胶卷广告令自己久久不能忘怀——画面上一个出差在外的人正捧着孩子的相片出神,边上配着这样一段文字:“孩子,不知道拿下MBA学位能不能令你过得更好,但我知道我错过了你成长的精彩瞬间……”
       是呀,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回首前几年的岁月,自己真的很庆幸适当放慢了生活的节拍,没有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精彩片段!
       多陪孩子玩一会儿吧!孩子学前的幼儿阶段就那么几年。错过了宝宝牙牙学语的阶段,你会失去亲耳倾听小家伙屡屡“口吐莲花”的精彩;没赶上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你会难以想象小人儿一次次摔倒后又爬起的顽强;经常晚上直到孩子入睡后才回家的你,失去的是宝宝扑进怀抱的温暖;从不陪孩子参加兴趣班活动的你,恐怕在孩子幼儿园表演的舞台上难以做到一眼就找到自家化妆后的宝宝……
       多陪孩子玩一会儿,直到他们有了自己的生活小圈子,不再缠着爸爸妈妈的时候再回归自己的世界也不迟;多陪孩子玩一会儿,每天跟着他们一起展露开心的笑脸。孩子成长的定式应该是:聪明的爸爸妈妈+愉悦的家庭氛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告诉孩子和自己:你真棒
       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他们独特的优点和缺点,孩子在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对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着不同的反应。比如,当孩子三四岁之后,当他们在自己比较擅长的领域表现出超出其他同龄儿童的水平时,小家伙往往会表现出骄傲,说话的声音中都带着得意劲儿。这时,作为孩子母亲的你会怎么做呢?
       首先,肯定孩子做事情的能力,告诉孩子:你真棒!然后,创造环境让孩子看到其他同龄儿童在他们擅长领域的表现也很优秀。在孩子感觉到差距的时候,告诉孩子:你也很棒!小孩子的教育,多采用正面鼓励的方法,尽管有时是在批评教育。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比强行规定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去行动效果好得多。
       作为家长,不仅要学会帮助孩子创建自信的健康心态,不时告诉孩子:你真棒。同样,也要学会鼓励自己,经常对自己说:我真棒!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经常对女儿说的一句话:“谢谢你,让妈妈变得更快乐也更坚强。”没错,女性晋级母亲行列之后,言行举止不再简简单单地只从一个小小的自我为出发点,更多地会顾及到周边的人,特别是惦记家中那需要照顾的小人儿。无形中,女性的人生更加丰满,前行的动力更足,当然就变得能干了。
       养育儿女,是一个不断付出,不断学习,不断体验收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和挑战,各种琐事压力下,有时也难免让人出现身心疲惫的感觉。
       偶遇情绪不高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想起小时候母亲总说的一句话,“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半辈子”。继续累并快乐着吧,家庭事业两不误的收获喜悦,不亲身经历,难以用语言来描述。

与孩子一起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