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幼儿园幼师沟通 |
分类: 幼儿心理 |
亲师沟通4大关键问题
文/高子茗
幼儿园是孩子迈向团体生活的第一步,而老师在孩子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在幼儿园中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和老师做最好的互动沟通?
问题1:学习
家长常见疑问
Q:我对老师的上课内容有意见,可是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人家会不会说我在干涉老师的教学工作呢?有的幼儿园很早就教英语,可是我家孩子就读的幼儿园在这方面好像并没有加强。
给家长的建议
就幼儿园的课程设计来说,肯定是经过对小朋友的全面考察后而做出的决定。建议家长先行了解整个学期甚至是整个学年的学习计划,然后再去看孩子的学习成果。要知道,学前教育的重点在于为今后的学习建立良好的基础,不要只看到当下的学习成绩。
现在很多家长都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点上,所以特别在意学习成绩,却容易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成长,例如人际关系、自理能力等。如果孩子只是成绩很好,却无法与同学友好相处,那也不见得是最好的结果。因此,家长不要只看功课,而应多注意孩子的综合表现,比如进入幼儿园后是否变得更独立、更懂事。
问题2:处罚
家长常见疑问
Q:我的小孩很皮,又爱说话,常常被老师罚站或责骂,担心孩子经常受罚会影响自尊心。
Q:我觉得老师脾气很好,感觉尺度好像太松了,应该要求老师凶一点吗?
现在的老师应该都不会、也不准体罚孩子,而且幼儿园老师面对孩子的经验并不比家长少。事实上,孩子已经能理解因为自己犯错才会受罚,通常在老师处罚过后,如果孩子确实改过或有其他好的表现,也会得到称赞或奖励。所以,请家长放心,适当的奖罚并不会让孩子自尊心受损。
因为老师见过的孩子很多,所以包容度也会比较大,有些家长可能希望老师严格一点,此时不妨先观察老师的教育方式,你会发现,老师并不需要拿棍子或骂人,就有办法让孩子服从指令或慢慢改掉坏习惯。
问题3:个性
家长常见疑问
Q:我的孩子很外向,但是老师很文静,(或我的孩子很内向,可是老师却很活泼),感觉老师和孩子频率不一致,这样还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吗?
给家长的建议
不见得外向的孩子就一定要配上活泼的老师才是最适合的,所谓的“互补”,就是不同的个性互相弥补不足之处,说不定内向的孩子经由活泼的老师引导,反而变得更加开朗。
每个人将来都要接触各式各样的人,让孩子从小适应不同的老师和环境,反而能让他有更强的适应力。只要确认孩子遇到的是好老师,家长就不要想太多。
问题4:关心
家长常见疑问
Q:孩子回家总说被欺负或是和同学吵架,可是老师却说没什么问题,感觉老师好像不太关心孩子的状况。
Q:我的孩子很内向,通常不会引起老师注意,是否需要请老师多给他一些关照?
给家长的建议
三四岁的孩子很不具备很完整的表达能力,通过孩子转述之后的事可能变得很夸张。因此,如果家长听孩子说了某件事,不妨再请教老师,或许更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长相可爱、嘴巴甜的孩子,的确是比较容易吸引人注意,但是就幼教老师的职业本能来说,也会更注意那些说话很少、很内向的孩子,因此,家长不需要太担心孩子会被忽略。
TIPS:家园沟通小技巧
1
不使用命令式语句:千万不要使用“我交代你要如何”“老师你应该怎么做”等指使式语气,请尝试改用“想麻烦老师”“不知道这样会不会更好”等说法。
2 注意遣词造句:如果没有时间和老师说话,有什么问题也可直接写在联络薄上,记得遣词造句要让阅读的人感觉很舒服。
3 上网留言:很多幼儿园会设立网站,如果对于整体教学或学校环境有意见,不妨利用这个渠道来留言。
4 听听园(所)长的意见:如果真的无法和班级老师取得很好的沟通成效,也可以请教教学经验丰富的园(所)长。
5
多参与学校活动:可借此机会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老师的做事方式等,也让老师更好地认识爸爸妈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