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数学能力杂谈 |
分类: 幼儿心理 |
轻松玩数学
执行/吴惠芳
数学能力培养3原则
1.分阶段进行,循序渐进
2.轻松学数学,生活教育
3.从基础做起,分龄训练
0~1岁训练法
学习特性
这个阶段的学习多半是被动式的学习,虽然宝宝此时还不能明白数字的确切含义,但却是各种感官经验的重要积累时期,可以给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训练方法
1-视觉刺激,训练分辨异同。可以拿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东西给宝宝看,以训练其分辨能力。
2-听觉刺激,训练分辨声音。当宝宝听到不同的声音时,妈妈可及时说明这是什么声音,比如汽车的声音、鸟叫的声音等。
3-触觉刺激,训练分辨感觉。尽快丰富宝宝的触觉感受,让他变得敏感起来,这对以后的数学逻辑能力培养很有帮助。
1~2岁训练法
学习特性
就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来说,多半已能开始自主学习,建议从动态的分类学习开始。在大人看来,孩子此时学习的是再简单不过的东西。但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却让宝宝在反复操作中得到了扎实的成长。因此,希望父母多一些耐心,陪伴宝宝学习,观察他们成长,多给宝宝探索和学习的机会。
训练方法
1-训练分类的概念。让宝宝分颜色、分形状、分材质等,把大量物品按照不同的特性来分类。为了尽快培养宝宝的自信心,建议一次只训练一种分类。比如找一堆形状不同的积木,让宝宝把正方形或圆形的积木挑出来。
2-训练集合的概念。在数学逻辑能力中,集合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比如把颜色相同、形状不同的积木集合起来,或者把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积木集合起来等。
2~3岁训练法
学习特性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已经基本能理解大人的指令,也出现了一些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在训练中可以适当结合宝宝的生活经验,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充满信心。
训练方法
1-制冰盒训练对应关系。可以利用冰箱里的制冰盒玩一对一的对应游戏,先让宝宝明白“每一个格子里只能放一个积木”,然后示范给宝宝看,最后让宝宝自己动手做。
2-有趣的序列游戏。可以利用扑克牌或其他工具,和宝宝玩类似接龙的游戏。先让宝宝以正面放一张扑克牌,然后妈妈以反面放一张扑克牌,依次进行下去。逐渐让宝宝自行操作,慢慢熟悉扑克牌的正反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