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大国(十四):从爱莲堡到尼斯湖

标签:
苏格兰高地尼斯湖爱莲·朵娜堡因弗尼斯英国 |
分类: 路上 |
高地回程,从天空岛到因弗尼斯,我们走的是东线。选择这条路的缘由,除了不走回头路(前往天空岛时已经走了西线)以及著名的东部海岸火车线之外,我们主要还冲着路途中一座常常被视为苏格兰高地标志性建筑的古堡——爱莲·朵娜城堡(Eilean
Donan)而去。
东线的Citylink巴士在爱莲·朵娜城堡门口有一个站点,下车游览两个小时,正好赶上下一班汽车,是非常方便的行程安排。不过我们三人因为都不想乘坐长途巴士而想要乘坐海岸火车,所以我们的行程要折腾一些,早上从天空岛波特里首先乘Citylink巴士出岛,一个多小时以后抵达天空岛与苏格兰本岛相接的第一个小镇“洛哈什教区凯尔”,这里是高地东线火车的西北端起点,同时也是距离爱莲·朵娜堡最近的铁路站点,然后搭乘途径此地的Citylink巴士往返于两地之间,游览完爱莲堡以后,回到凯尔,最后在这里乘火车前往因弗尼斯。
洛哈什教区凯尔曾经是个很热闹的小镇,因其扼守天空岛东南端出口的紧要地理位置,往往成为进出天空岛旅人们的必经之地和歇脚场所。不过,在凯尔跨海大桥建成以后,旅人不再需要停驻凯尔,这座小镇就此凋零了下来。
我们抵达凯尔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清冷的镇子,干净、整洁,但是透着十分的寂寞。而对我们来说,最要命的是,火车站候车室竟然还没开门,紧密的小门(这个袖珍火车站就没有大门)旁贴着时刻表,表明此处要10点半以后才开放。就这样,我们原打算将行李寄存在凯尔火车站、然后轻装上阵游览爱莲堡的计划,无奈作废了......可是,拖着大行李箱、背着大背囊,实在不方便,无论如何还是得找个地方放置行李,我们寻摸来寻摸去,最后盯上了距离火车站不远、也是这个镇上最大的一家酒店。
——“酒店应该有行李寄存处吧,问问可不可以帮我们存一下行李,花点钱也行啊!”于是,我们互相打着气,试探着向前台一位看起来很绅士的中年服务生提出了请求。
——“当然可以,请随意!”看起来很绅士的服务生果然很绅士,热情爽快地答应了要求,帮我们把箱包搬进行李房,而且表示“不要钱”,最后还祝我们爱莲堡之行玩得愉快。
“真是好人啊!”一般都说英国绅士比较高冷,但我们这一路下来,从英格兰到苏格兰,接触到的都是热情的英国人,特别是服务人员,水上伯顿的老板娘、莫顿因马什茶屋的侍者、百老汇酒店的厨娘,当然还有凯尔这位好心的前台服务生......职业的礼貌中还伴随着真诚、善意和英国绅士特有的幽默,令我们印象大好。
不过,顺利乘车抵达爱莲·朵娜城堡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城堡游客中心也提供行李寄存服务,而且是免费的!其他景点的行李寄存是有偿服务,爱莲堡因为是景区管理方要求不能携带箱包进入城堡,所以提供无偿寄存服务,打开行李箱时需要投币,取回行李时自动退币。——汗,看来之前我们做了无用功、白折腾了。
游客中心和爱莲·朵娜城堡隔着一小面湖水,之间以石桥相连,天气晴好时,山色青碧、湖光滟潋、倒影旖旎,很是美丽。但我们运气不太好,今天天气实在糟糕,淫雨霏霏,明明是初夏,倒像是初冬一般阴冷压抑,湖光山色黯淡了几分,爱莲堡也在这样的阴霾下,失去了瑰丽的童话色彩,显得古老而陈旧,反倒流露出英式古堡的阴郁气质。
爱莲·朵娜城堡,这个美丽的名字,以及它“在水一方”的地理位置,很难不令人对它产生浪漫的想象。所以,我本以为爱莲堡会像邓韦根城堡那般,外表虽朴素,内部一定是精美、典雅、奢华,充满着贵族气息。然而,当我们随着参观队伍进入爱莲堡第一层大厅时,就明白自己想错了。这座城堡里没有那种垂坠着纱幔、壁上挂满家族成员画像或照片、窗边摆放着三角钢琴的美丽房间,取而代之的是两座十分宽大、洞穴般的大厅,四面石壁粗粝,饰以粗犷的原木,粗糙原石里挖出的壁炉,墙壁上引人注目地挂着各色各样的刀枪剑戟......总之,这里绝对不像我们想象中的贵族宅邸,要我说,更像是某个山寨寨主的秘窟,对了,侠盗罗宾汉的聚义堂,或者基督山伯爵的藏宝洞。名字如此典雅的爱莲堡居然是这个样子,真是相当出乎意料呢,不过,我们都很是喜欢这与众不同的豪强风格,可能这就是反差萌吧?
话说回来,爱莲堡因为其位于英伦三岛的北端、扼守大西洋入海口的地理位置,历史上维京海盗、日耳曼征服者,以及后来的西班牙人,都是从此地进入苏格兰,所以自13世纪建造以来,爱莲堡其实就是一座抵御侵略的军事要塞。这样看来,城堡内部粗犷的作风实在是理所应当呢。
临近中午,我们回到凯尔,想随便找家餐馆解决午饭问题。然而,整个小镇都冷冷清清的,好不容易寻觅到一家餐厅,还有几分人气。走进去逡巡一番,里面用餐的貌似都是当地老年人,食物可选项很少,但是价格便宜,分量很大,取餐方式则是自己拿餐盘到窗口去取......这时,我们忽然注意到餐厅内的各色宗教装饰和宣传资料,不由恍然大悟,姐妹们,咱莫不是闯进了人家洛哈什教区的食堂?!这种教会食堂一般具有慈善性质,而我们仨,既非教徒,更非当地人,无意中占了教会的便宜,有点点不好意思啊。不过,食堂的工作人员倒是很善意,特别有一位身材健硕的服务生大嫂,格外热情来与我们攀谈,原来,她的女儿此时正在中国工作,身为母亲,她大概很想通过我们了解中国和中国人吧。
在凯尔的袖珍小火车站,我们搭上了高地东线火车,整个下午,列车驰骋在苏格兰高地,沿途经过海滩、山地、草甸......风光不错,但却没有抵挡住困意来袭,火车有节奏的晃晃悠悠中,我们一路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居然已经快要抵达本次高地之旅的最后终点:因弗尼斯(Inverness)。
因弗尼斯是苏格兰高地首府(注:并非苏格兰首府,爱丁堡才是),也是苏格兰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格拉斯哥和爱丁堡。但以我们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其实大致也只是座小城,旅游资源不算很丰富,却是高地北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有机场可以飞伦敦、爱丁堡等,所以成为很多游客前往或离开高地的中转站。
我们只打算在因弗尼斯过个夜,第二天一早便要飞回伦敦,所以对这座城市并没有花功夫研究。没想到,小城却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这是一座地处山谷之地、河流穿城而过、空气格外洁净的典型欧洲小城,从火车站到我们预订的民宿,一路恰好走过因弗尼斯最美丽最精华的风光,特别是驻足于尼斯河中心的格里格大街大桥上,环顾河流两岸,秀丽雅致的小城景致,感受到大不同于这几天高地满目雄奇、荒芜、寥廓的气质,代之以一派安居乐业的氛围,仿佛从神界又重回到了烟火人间,那种安稳的喜悦便油然而生。
说到因弗尼斯的旅游资源,小城本身可能不怎么出名,但它附近却有一处世界闻名的热门景点,那就是传说中水怪出没的尼斯湖。
一千多年来,大名鼎鼎的尼斯湖水怪身上笼罩着各种迷雾、纷争、信誓旦旦的证言证据和坚定不移的怀疑。从公元565年到今天,证据和证伪、反转又反转,戏码上演了无数回合,甚至科学家们也组织过好几次正儿八经地探测活动,但,水怪的真相依然扑朔迷离。我自己是属于强烈质疑派,只要没有捕获到这只传说中的巨大“蛇颈龙”,我就不会相信水怪的存在。而不管真相为何,或许正是这份真真假假神秘莫测,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一探究竟,从这个角度看,这场跨越千年的“广告营销”才是真正的大赢家呢。
虽然我对尼斯湖不甚感冒,不过因弗尼斯距离尼斯湖只有半小时车程,此刻天色还早,时间也足够,我们便本着“来都来了”的中国精神,决定还是跑一趟,去瞅瞅这座世界级的高地湖泊吧。
大巴一路穿行于山林间,很快就到了一座狭长型的湖泊边,这就是尼斯湖了。从山崖上俯瞰下去,湖畔还有一座城堡的废墟,由于事先没有做攻略,也不知道是什么古迹遗址(后来查了一下,叫做厄克特城堡,大约1500年历史,在17世纪的某场战争中成为废墟)。而当我们散着步往下走去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要想通过城堡废墟走到尼斯湖边游玩,竟然是要收门票的,而且价格不菲!老实说,在欧洲国家旅行的我们早已经习惯了自然景观免费的待遇,就只说英国,从风景如画的科茨沃尔德乡村到神奇梦幻的天空岛诸景,纯天然全免费,完全没有想到尼斯湖居然玩起了国内圈地收钱这一套。于是我们愤怒了,哼,有啥了不起,姐姐们还就不惯着了,偏不买门票......
“其实,就在山崖上,也完全可以看到尼斯湖全貌嘛!”我们念叨着,就这样,最终对大老远而来的尼斯湖来了个“过其门而不入”。
尼斯湖之行有一点点扫兴而归,但因弗尼斯又一次给了我们惊喜。
回到小城时,已是晚八点,天色依然明亮。当我们经过教堂街和格里格大街大桥时,天空突然间乌云密布,隐隐有着沉闷的雷声,大群水鸟受惊一般从远处的因弗尼斯城堡上空腾起,扑啦啦飞掠过尼斯河面。我们驻足观望,却见那处一派“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景象,正纳闷之际,雷声停歇,天空戏剧性地蓦然亮起,夕阳从黑云背后投射出金色光芒,然后灰黑色的浓云莫名其妙消失无踪,仿佛大幕拉开,蔚蓝色的天空出现了......
就在经历了三天高地云雨的最后时刻,因弗尼斯以纯净的蓝色和金色夕阳组成的舞台剧,给了我们一个华彩的尾声,实在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前一篇:小岛大国(十二):天空岛迷雾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