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2020-07-15 12:40:19)
标签:

爱丁堡

皇家一英里

亚瑟王座

荷里路德宫

旅游

分类: 路上
抵达爱丁堡时,天下了雨。有别于百老汇村那场暴雨的狂野,爱丁堡的细雨,透着几分暧昧气息。淫雨霏霏,空气都显得湿漉漉的。

电子地图告诉我们,从威弗利(Waverley)火车站出来,应该有一条大道直通我们预订的民宿。可是,眼前分明没有路......东走西顾,转了好几个来回,最后终于发现,正对面高耸的门洞下,一条陡而狭长、长满青苔的石梯(Fleshmarket Close),把人们从车站所处的河谷低处抬升到了城市的另一个高度。爱丁堡,原来是一座山城。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爱丁堡常见的阶梯巷道)

重庆人会很熟悉这景象。高高低低的Close——在苏格兰语境里,这是胡同的意思——串联起这座城市可爱的高低落差和参差感。欧洲大城市(中国也一样)大多沿河而建,平地居多,傍着山地的,便成了稀缺,很有一种新奇况味。

当然,Xige或许不大喜欢,毕竟拎着沉重的旅行箱上上下下,着实辛苦。我们预定的民宿位于牛门(Cowgate)附近一条小巷里,这里是城市夜生活区,且距离爱丁堡大学很近,一路爬坡上坎时,总有打扮前卫的刺青少年三五成群,欢笑而过,仿佛《猜火车》的场景再现。虽然已是晚上9点,高地的长日却还远未尽,从福斯湾飞来的海鸥嘎嘎叫着掠过潮湿的空中,自在极了。空啤酒罐扔在街角,陈旧但很艺术的海报在风中猎猎作响。来英国旅行之前,我一直幻想着阴雨下的伦敦,结果在伦敦三天都是晴天,直至此时来到爱丁堡,才终于满足了我对阴霾下沉郁、迷离的英伦气息的终极想象。我感觉我已经喜欢上了这座苏格兰的首府,虽然她不如伦敦光鲜亮丽,更没有英格兰乡村小镇的雅洁可爱,某些角落甚至有点“脏乱差”,但她就像一个长发凌乱、抽烟喝酒的美貌吉普赛女郎,清纯而性感,风情万种,且宜颦宜笑

我们的房东是附近爱丁堡大学的老师,可惜并没有见到她。她的公寓藏在背街小巷里,粗糙的石壁上一扇红色木门,令我想起爱丽丝漫游仙境的兔子洞,钻进“兔子洞”,就是我们在爱丁堡的“家”了。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爱丁堡街景)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爱丁堡的角落)

细雨中一夜好眠,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出发去访爱丁堡城堡。途中经过网红大象咖啡馆,正好吃早餐,顺便打卡。这本来是一家以拯救野生大象为主题的咖啡馆,如今吸引世界各国游客,还是因为“哈利波特”的世界级影响力。前面说过,英国(甚至欧洲其他国家)有许多与“哈利波特”沾边或者纯属碰瓷的网红地,J·K·罗琳还曾亲自出面澄清过不少自称“哈利波特诞生地”“哈利波特灵感来源”的传闻,而爱丁堡的大象咖啡馆,至少罗琳阿姨承认她确实在这里写过系列小说。

现在的大象咖啡馆早已不复当年罗琳写作时的安静,可以说从早到晚,都有游客前来猎奇探访,使得店内始终人满为患,店外也常有路人驻足探望拍照,俨然爱丁堡一景。

大象咖啡馆的咖啡据网评比较一般,不过她家的苏格兰圆面包和枫糖松饼很不错,吃腻英式早餐,来到苏格兰,换个口味又是另一番风味。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网络图:大象咖啡馆)

从咖啡馆出来,拐个弯,就上了“皇家一英里”,大街尽头直通爱丁堡城堡,这是每个来到爱丁堡的游客必去的地方。

城堡高踞于一座据称有六百万年历史的死火山顶上,俯瞰着城市,人们在爱丁堡市区的各个角落,一抬头都能望见它庄严雄伟的身姿。爱丁堡城堡本身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建于公元6世纪,比温莎堡和奥地利萨尔茨堡早四百多年,比德国海德堡更要早六百年。从其建成之日,就是苏格兰的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军事中心,被称为“苏格兰的心脏”,这种“四合一”的重要地位在欧洲各大著名城堡中是唯一一座。因此,有种说法是“谁占据了爱丁堡城堡,谁就掌控了苏格兰”,即使在如今大不列颠王国时代,作为苏格兰精神象征的爱丁堡城堡,虽然已经归属苏格兰文物管理局,仍然具有微妙而特殊的政治地位。

众所周知,苏格兰人民有着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结,从来不认为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属于大不列颠王国,时至今日,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在苏格兰依然大有市场。

关于苏格兰反抗英格兰的抗争史,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都是从好莱坞大片《勇敢的心》略知一二。电影里的主角威廉·华莱士和出卖他的反派罗伯特·布鲁斯,二人的雕像如今同时矗立在城堡大门两侧,其实真实历史上,这两位起义军领袖各自率领自己的队伍反抗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互无交集,所谓出卖战友行径非常存疑,在华莱士牺牲后,罗伯特·布鲁斯打败英王爱德华二世,带领苏格兰取得民族独立,自己加冕为苏格兰国王。且不论历史真相到底如何,总之,这两位苏格兰民族史上的浪漫主义英雄和现实主义君主如今已共同守卫着爱丁堡城堡。

历史的纠葛使得城堡具有厚重的军事主义色彩。城堡内建有苏格兰国家战争博物馆、国家战争纪念馆、龙骑士骑兵营、半月炮台等,展出各个时代的军事器械,而城堡外的广场则会在每年8月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期间举行闻名世界的军乐队分列式表演。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国家战争纪念馆,建在城堡的中心教堂内,无数厚厚的纪念簿,以地域、家族的形式列出了两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的所有能查找到名字的苏格兰战士,供家乡人民以及世界游客共同瞻仰,同时也展示着战争是如何塑造了这个民族坚毅的性格。

说到博物馆馆藏,城堡内真正的“镇堡之宝”并不是那些老式武器,而是真正的“国玺”级宝物——苏格兰“命运之石”(又叫斯昆石或“加冕石”)以及王冠和国王宝剑。关于“命运之石”的来历,传说纷纭,有说来自最古老的苏格兰王国都城斯昆,有说来自凯尔特神话中统治爱尔兰的丹努神族,还有来自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之女的说法,不管来源是什么吧,历代苏格兰君主加冕时都会端坐于这块传奇石头之上。后来“命运之石”被英王爱德华一世入侵苏格兰时夺走,安放在伦敦威斯敏斯特修道院,从此成为英格兰君主加冕宝座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苏格兰人民怨念的一部分。1950年,很传奇地,四名苏格兰学生居然从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将“命运之石”偷盗出来,送回苏格兰,当然很快又被英格兰警方追回伦敦。直至1996年,出于缓解苏格兰人民怨恨情绪的考虑,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签署命令,将“命运之石”归还苏格兰,存放于爱丁堡城堡,但法案明确规定,每当英王加冕时,石头仍然需要运回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安放在加冕宝座之下。

我们这次参观看到了苏格兰王冠和国王佩剑,却不知何故没有见到“命运之石”的踪迹,不过也并不太遗憾,毕竟对于外国人来说,那只是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而已。

历史的波谲云诡不需放在心上,但高地天气的变幻莫测就需要操操心了。在城堡参观的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们经历了爱丁堡的风雨阴晴,先是灰白的阴云笼罩城堡,一场大雨裹挟着狂风倏忽而来又倏忽而去,撕扯开云层,露出太阳浅淡的金光,然后爱丁堡的天空就像被拉开了幕布,忽然就变得宝石般耀眼的蓝。在城堡前凭栏远眺,福斯湾的波涛翻涌清晰可见。疾风骤雨,阴晴幻变间,高地戏剧性的气候如同凯尔特民族一样,自由而任性。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山巅上的爱丁堡)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威廉·华莱士守卫苏格兰)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城堡眺望台)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灰白阴云下的爱丁堡)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最远处是福斯海湾)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爱丁堡一样驻扎着红虾兵)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荒芜高地)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城堡中庭)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苏格兰王冠)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军械陈列室)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城堡北侧山崖下的王子街公园是爱丁堡市民的后花园)


爱丁堡城堡以易守难攻闻名,三面悬崖,只余一面缓坡,正对城堡大门。出得大门,便是一条弧形坡道缓缓伸出,由窄至宽,由高至低,仿佛一条长河从城堡制高处流泻而下,这就是爱丁堡最主要的旅游大道“皇家一英里”。

长度其实不止一英里的大街呈东西走向,在官方地图上是由城堡山路、市场路、高街、教士路和修道院小径连贯而成,东头连接爱丁堡城堡,西头连接女王行宫荷里路德宫。令人眼花缭乱的蜿蜒小巷构成老城的骨架,“皇家一英里”便是爱丁堡的脊梁。这是山城最高处的主街,四下里再无遮拦,天空澄澈,显出高原般的高远,行走其间有一种漫步“天上街市”的奇妙感觉。视线向西的延伸无远弗届,可以望见浅灰色的福斯湾,从海湾飞来的海鸥时而俯冲,时而盘旋,时而停驻在教堂尖顶上或是街头人物雕塑的肩头。“皇家一英里”行人如织,熙熙攘攘,城堡的威严和肃杀,已被街上欢快的气氛彻底冲淡。建于十四世纪初叶的古老建筑焕发出现代商业的勃勃生机,苏格兰特产的羊绒制品和大名鼎鼎的苏格兰威士忌在精美的橱窗中吸引着游客的眼光。圣吉尔斯教堂前,青铜色的亚当·斯密和大卫·休谟,沉默地俯视着芸芸众生。街头不时传来悠扬的风笛音乐,循声望去,身着传统格子短裙的苏格兰壮汉正在忘我吹奏,风笛特有的哀婉气质似乎把人们短暂带入古老的岁月。有时,人们还会碰上装扮成电影里华莱士形象的表演者。

古老的“皇家一英里”和爱丁堡老城曾经有着黑暗的中世纪岁月。今天站在光鲜的大道上,谁能想到历史学家曾把这里视为“最令人厌恶的首都”。那些鱼刺状密布在“皇家一英里”两侧的幽暗曲折的小巷(close)、又窄又陡的阶梯,构成迷宫般的巨大网络,我们可能会联想到《猜火车》里瑞登和他的损友们逃避警察追捕时飞速穿过的陡坡和巷道,但在中世纪时,这里要更加肮脏也更加罪恶。因为人口暴增而不得不层层叠叠加高堆砌的古老大屋下,是阴暗潮湿的地下室,生活着贫困、凄苦的贫民阶层,因其充斥的酒鬼和暴力犯罪而臭名昭著,是一个黑暗的地下世界。1645年黑死病爆发时,这个地下世界被残酷封闭,任病人自生自灭,生出了多少冤魂和孤鬼,如同华美长袍里藏着的虱子,逐渐侵蚀了整个老城。到了十八世纪初,老城已经仿佛成了一座奄奄一息的死城。

是工业革命和新兴的资产阶级挽救这座北方“老烟城”,蓬勃发展的国际贸易给爱丁堡带来大量财富,使得城市管理者们拥有了在苏格兰建设公民社会的勃勃雄心。十八世纪,公共工程委员会改造了限制山城发展的沼泽地,他们不但在王子街以北建起明朗开阔的爱丁堡新城,也最大程度改建了老城。今天纷至沓来的游客们,谁不会为“天街”所倾倒呢?就连当年满布瘟疫的玛丽·金小巷,也摇身而变成了游客们的猎奇之地。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城堡出口到“皇家一英里”)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宽阔的“天街”通向福斯湾)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亚当·斯密的塑像)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圣吉尔斯教堂前)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穿着苏格兰短裙的壮汉正在吹奏风笛)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街头表演者)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古老的十四世纪初叶建筑)

沿着“皇家一英里”向东,走到尽头,就是荷里路德宫,英女王和皇室在爱丁堡的行宫。这里自十六世纪以来一直是苏格兰王宫,因此也收集了数百年的历史风云和王室斗争。荷里路德宫全年对游客开放,除了每年夏季伊始女王前来小住时。可就有这么巧,我们一路溜达过来,意外看到宫门紧闭,门前拉着警戒线,外围有全副武装的警察值守,门前告示牌上写着:“Monday24 June - Friday5 JulyHer Majesty The Queen is in residence。”——原来,女王真的来了,正好在此。

 

如此这般,我们当然没法参观荷里路德宫了,只好望门兴叹,并在铁栅栏外小小窥探了一番,可惜,也没法见到“超长待机”的女王她老人家啊。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窥探荷里路德宫)

既然进不了荷里路德宫,也见不到女王,我们决定去登山玩儿。

山就在宫殿东南侧,虽然只是个海拔251米高的小丘,却是爱丁堡三大制高点之一,——另两个是高135米的城堡和海拔不足两百米的卡尔顿山,三个高点分峙于古城西侧、东北角和东南角。山丘虽小,可不容小觑,首先,这是一座年龄达到3.5亿年的死火山,可谓爱丁堡最老资格的存在,第二,小丘名字叫做“亚瑟王座”,听听,是不是相当霸气?

上山的路有三条,距离荷里路德宫五分钟步行路程处就有一个山口。和我们一样从此处入山的人们很是不少,除了游客,本地市民也喜欢过来登登山、跑跑步、遛遛狗什么的。但是未经专门开发的山路并不好走,有时是碎石子小径,有时干脆是土路,总之就是鲁迅笔下那种“世上本来没有路,走得多了就有了”的那种路。一旦遇到雨雪天(在爱丁堡,这种天气还挺常见),山路必定湿滑难行,即使是今天这样的晴天,登“亚瑟王座”也并非一件纯粹休闲惬意的事。

“亚瑟王座”山上没有树,有的只是刺人的灌木丛和没膝深的野草甸,如果是冬天,将是一座光秃秃的土石山,但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初夏时节,则是令人迷醉的典型苏格兰高地风光。“王座”虽然不高,山势却颇陡峭,我们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爬到接近顶峰处。这里的山体更加嶙峋,裸露出上亿年黑漆漆的花岗岩,既没有可攀附的树木,更没有成型的路径,最要命的是山顶的风竟然如此狂野,张牙舞爪吹得人狼狈不堪。没有恐高症的我一路手脚并用向上攀爬时,竟然也产生了一种欲五体投地的感觉。最后,真正意义上的“爬”上山顶,甚至有点不敢直起身来,毕竟要是一个立足不稳,“我欲乘风归去”可不是好玩的。这股山上狂风让我想起曾经在“疾风之城”阿维尼翁遭遇的“河上妖风”,怪不得爱丁堡也同样有着“风之城”的称号呢。

虽然山陡、路险、风狂,但小心翼翼登顶“王座”后,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亚瑟王座”这个霸气名字其实是苏格兰名字音译后的以讹传讹,与传说中的亚瑟王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此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爱丁堡就在脚下,福斯湾就在脚下,高地风光就在脚下,“王座”的称号何其妥帖!

电影《猜火车》里,当失恋的汤米邀约伙伴们登山散心时,瑞登大放厥词,咒骂甘心被“烂老二”(英格兰)统治的苏格兰是“奴隶的奴隶”,压根对不起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个独立与统一的命题,作为局外人,我们无从置喙,但在爱丁堡郊外的“亚瑟王座”,俯瞰苏格兰高地风光,天地雄浑,俯仰之间,我们感受到了狂野、凛冽和自由,没错,是苏格兰的气质。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一开始山上的土路)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湮没草丛中)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渐渐没了路的艰难登山路)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休息一会儿)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会当凌绝顶)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山与海)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远望福斯湾)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像不像一幅油画)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登山者)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照片描绘不出的山顶狂风)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一览城市、山地和海洋)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伸向城市的断崖)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登上断崖)
小岛大国(八):爱丁堡风雨有情天
(下山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