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徽州三月天(三):探访碧山及“碧山共同体计划”

(2015-04-20 20:44:23)
标签:

旅游

宏村

碧山

木坑

徽州

分类: 路上

首先说明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走一趟碧山以及什么是“碧山共同体计划”。


碧山是位于徽州黟县宏村附近一个尚未开发的村落。2011年,艺术家兼策展人欧宁在这里启动了“碧山共同体计划”,意为知识分子离城返乡、回归历史,在农村地区展开共同生活,践行互助精神,以各种方式重新赋予农村活力,重塑农业家园故乡。总之,承接上世纪初的“乡村改造运动”,亦是本世纪初以来乡村建设事业的一块试验田。

 

http://s10/mw690/001nC9Wegy6RATT4HX3e9&690

 

自去年在莫干山参观庾村创意文化园区以后,我对所谓“新乡村改造运动”也产生了一些兴趣,这次来到黟县,老妹提议说,去碧山看看吧,虽然没有了碧山丰年祭,但那里还有碧山书局和猪栏酒吧,我便说好呀。

 

去往碧山村的交通并不方便,若是搭乘公共交通的话必须从宏村先去到黟县县城,再转每天只有一两趟的班车前往碧山,相较之下包车成为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我们和老张就是在宏村的停车场认识的,说好包车半天往返碧山,老张犹豫了一下,同意了。可是后来我们知道,两个外来的文艺女中年(我们)和一个本地做生意的村民(老张)对于“如何在碧山消磨半天时间”这个命题存在着多么巨大的认知差异。


从宏村一路向西,约半小时到达碧山。我们本想真奔碧山书局,但老张很热情,主动领我们去参观村里几家老建筑。看得出来,这些老宅原本都很有来头,精雕细琢,但如今无一例外显得衰败、杂乱,很明显缺乏保护,与十几公里之外的宏村、西递差异甚大,而且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差异应该会越来越大吧。我知道,碧山共同体计划中就包括保护当地老建筑的项目,几年下来,大概没有形成规模,但也有着被抢救(他们用的是“抢救”这个词)成功的例子,那就是碧山书局。

 

http://s1/mw690/001nC9Wegy6RvUICiJO30&690


这里曾经是一座废弃的祠堂,在碧山项目中,被当地政府无偿借给欧宁使用五十年,欧宁又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南京先锋书店老板钱晓华,于是,被美国CNN称为中国最美书店的先锋书店在这里开了自己的第八家分店,叫做“碧山书局”。

这的确是一间很美的书店,门口安置着一只红色邮筒,进门是四四方方的天井,给书店带来敞亮的光线和新鲜的空气,若是遇上下雨天,还会在中庭形成美丽的雨帘。正中摆着一条青石条案,案上搁着花木盆景,近百平米的祠堂内三面是满满的书架,壁上挂着政治家曼德拉、作家桑塔格等人的黑白照片,青石条案后几组真皮沙发。二楼是咖啡馆,经过改建以后的窗户大而明亮——徽派建筑本身的窗户高而狭小,据老张说是为了防止贼匪来犯。

不得不说,碧山书局在审美上是完全符合我们想象的。但是,在这间美丽的书店里,我们和老张发生了争执。在我们的计划中,在这样美的书店里看看书(也许还会挑着买上一两本书)、喝喝咖啡什么的,怎么也得一两个小时吧,再去看看门口招贴画上说的正在老油厂举办的“姚立兰个人摄影展”,逛逛著名的猪栏酒吧,那就一个下午的时间才能够吧。但对老张来说,碧山书局就是一个旅游景点,“你们看看祠堂看看书店就差不多了啊,我以为你们最多一个小时,如果要是一下午,100元可不够!”老张说。“可包车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了呀,要在村里呆上一个下午。”我们反驳说。“我哪儿知道你们真要这么久,随便逛逛一个小时足够了!”这时老张露出了生意人的精明和市侩,“而且刚才领你们去参观老宅子我还没收你们钱呢!”争执不下,干脆拆伙,我们给了钱让老张先走,至于回去的车,到时候总会有车的,我想。

老张走了以后,我们可以安安心心逛书店了,碧山书局的书是有品位的,但这个时候我却逛得有点心不在焉了。和老张的这场争论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作为碧山共同体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元素,碧山书局对当地村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环顾祠堂,书局的顾客很显然全都是像我们这样慕名远道而来的游客,没有一个村民,包括孩子,二楼的咖啡馆当然也是如此,我抽出书架上的一本书,周云蓬的《绿皮火车》,这也不像是一个村民会看的书,还有中央书桌上一百多元的皮面纸簿,很显然,只有外来的文艺青年才有可能掏钱。这使我有些明白了,对于老张他们来说,这里真的就只是一个可以参观一下的旅游景点吧,它对他们生活的最大影响,大概就是可以为他们带来一些提供包车服务的收入。
 
而这,似乎并不符合“碧山共同体计划” 里预想的:“在农村地区展开共同生活......”


http://s6/mw690/001nC9Wegy6RvUJ8eSp35&690

http://s10/mw690/001nC9Wegy6RvUJBW9X39&690

http://s9/mw690/001nC9Wegy6RvUKa4DS88&690

http://s13/mw690/001nC9Wegy6RvUKAZnm9c&690

http://s3/mw690/001nC9Wegy6RvUKWphge2&690

http://s14/mw690/001nC9Wegy6RvULAB7D7d&690

http://s11/mw690/001nC9Wegy6RvULUhvA5a&690

http://s10/mw690/001nC9Wegy6RvUMoLY5c9&690

http://s11/mw690/001nC9Wegy6RvUMWUMW2a&690

这种感觉和疑惑在猪栏酒吧达到了顶点。酒吧的主人上海诗人郑小光夫妇是欧宁的朋友,他们似乎更早于欧宁来到碧山,最先在西递开客栈,因为买下的老房子原来是用来养猪的,所以诗人为它命名为“猪栏乡村酒吧”,后来觉得西递人满为患,不再是“可以用来安放乡愁”的避世之地,于是来到碧山,开了“猪栏酒吧2号”和“猪栏酒吧3号”。这是两间十分隐蔽的乡村度假酒店,房价在数百至上千,只接待预约的客人,而名声在外的酒吧其实并不对外开放,亦仅只服务于对住店的客人。说白了,它真的只是属于诗人自己的“诗意栖居地”,与“共同生活”没有一点关系,甚至刻意营造了一种“隔离”的态度。而村民的态度也因此同样“隔膜”,他们说:“那些老板是来买房子的,和我们没有关系。”我想起之前在网上看过猪栏酒吧的内部装饰,墙上涂抹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但显然,那只是一个由怀旧变成时尚的口号。

 

http://s14/mw690/001nC9Wegy6RDA3DCcl4d&690

 

也许与村民唯一有点关系的,是当天在老油厂附近一间两三平米的小房间——原本是菜地看守人的窝棚——举办的姚立兰摄影展。姚立兰在欧宁的碧山共同体计划中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名字,这位一直致力于保护本地老建筑的退休教师无疑是村民当中最支持共同体计划的人,他也是郑小光夫妇购买“猪栏酒吧”老房子的中介人。姚老师的几十张摄影作品贴在窝棚的墙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摄影技巧,不过拍摄的都是碧山村当地的风土人情,或许村民们看着会有熟悉亲切的感觉吧。

 

而引起我兴趣的是两幅照片和志愿者(引我们来参观的是一个年轻的外地小伙儿,我猜他是志愿者)的解说。一张拍摄的于2011年在碧山书局举办的一场音乐会,表演者是一支老外乐队,围观的村民面色严肃而木讷,志愿者说:“乐队开始表演的时候,村民们都很兴奋,因为他们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见过外国人,也没有欣赏过这种现场乐队演出,但到后来,他们就渐渐麻木了,有的人走了,有的没走但也显得无精打采,毕竟这种前卫的乐队演出村民们并不能欣赏。但你们再看这张照片——”他指着另一张说,“这是村民们自己的演出现场,唱徽戏的,演出者都是村民自己,你看,他们从头到尾都是这样的开心热闹。”

 

我不知道这样特意指出两张照片来解说的青年志愿者是否也意识到了与我们同样的困惑,在这个碧山共同体计划中,村民的参与度将在最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计划的走向、性质以及成败,但就目前来看,无论是高雅的碧山书局,还是隐世的猪栏酒吧,以及几年间在书局举办过的几场诗歌会\民谣会\戏剧演出,实际上都是艺术家自己对诗意生活与回归乡村田园生活的想象,用质疑者哈佛女博士周韵的话来说,“这种想象可以类比于西方对东方的‘凝视’”。

 

这里面的隔膜如此之深,就好像,村民们最希望“外地老板”带来的改变是帮助他们在村里装上路灯,而诗人们说“装上路灯就不能看到星星了”。

 

除了与村民的隔膜,与当地政府的目标分歧,也为碧山共同体计划蒙上了阴影。对于村干部来说,他们认为“老师们(指城里来的艺术家们)是来帮助我们包装宣传”,最终目的是希望碧山能够像近在咫尺的宏村、西递一样发展旅游业。而艺术家们反感那两个村子的发展模式,认为那里的村民家家开客栈、饭店、售卖土特产,那里的农村生活已经是一种变异和表演。

 

但碧山丰年祭又何尝不是一种表演呢,在这个丰年祭早已消失的时代?可是话说回来,2011年的丰年祭又的确是碧山最为人所关注的一个时刻,那一次节日般的盛会为国内很多传媒特别是艺术界刊物所广泛报道,碧山的知名度基本就是在那一次打响。——只不过,原本计划一年一度的丰年祭,在2012年11月已经全部筹划准备齐全的时候,因为同时举办的十八大而被迫搁浅,虽然我完全不能理解远在北京的一场国家大事与偏于山乡的一场艺术活动之间为何如此难以并存,但碧山丰年祭终究从此消失了,与丰年祭一起消失的,还有“黟县百工展”(传统手工艺品展览)。

 

欧宁本人说过,“我认为碧山共同体计划最终一定会失败”。

 

无论对于碧山共同体计划有着多少质疑,其实我也是属于抱持悲观态度的一个,但我也赞同,还是应该给行动派多点空间,让他们试试看,即使有一点点改变也好。因为当我行走在我们乏善可陈、千篇一律的县城以及日渐凋敝和衰败的乡村时,总会想起普罗旺斯那样雅洁美好的田园生活,我总想既然城市化进程并没有摧毁法国乡村的诗意,那么我们的乡村为什么不能也那样美丽呢?

 

http://s1/mw690/001nC9Wegy6RDIGTRMQ50&690

http://s3/mw690/001nC9Wegy6RDIHSg6u92&690

http://s9/mw690/001nC9Wegy6RDIHrLLOe8&690



附:宏村周边,除了碧山村,还有一些可去之处——

 

木坑竹海,《卧虎藏龙》竹林戏拍摄地,但竹林远远不如四川的蜀南竹海,倒是山顶风光尚可一观。

 

http://s1/mw690/001nC9Wegy6RvWrnsbK40&690

http://s11/mw690/001nC9Wegy6RvWrVCMG4a&690

  

卢村,距离宏村两三公里的一个村落,村口有大片无人的油菜花田,适合搔首弄姿,摆拍照片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http://s7/mw690/001nC9Wegy6RvXEEvC6d6&690

http://s9/mw690/001nC9Wegy6RvXFaiX6b8&690

http://s4/mw690/001nC9Wegy6RvXFKkUz0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