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门舞集之《九歌》

(2013-04-01 21:24:42)
标签:

云门舞集

九歌

林怀民

舞蹈

台湾

分类: 剧场

周六,到重庆去看云门舞集的《九歌》。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舞蹈爱好者,但是,对云门舞集的兴趣,使我愿意以这种奔波的方式去追逐。

 

第一次知晓“云门舞集”,是看台湾上世纪70年代“文艺复兴”史论,世界性的青年叛逆性革命浪潮、被美国抛弃的“亚细亚孤儿”心态、保钓运动激发的民族意识,在台湾岛上引发风起云涌的本土化“文艺复兴”,于音乐上有台湾新民谣,于文学上有陈映真为代表的乡土文艺,于舞蹈上就是林怀民的“云门舞集”。

 

云门舞集之《九歌》

孤陋寡闻的我那时并不知“黄帝时,大容作云门,大卷”,只是莫名觉得这样四个字组合起来,有一种云舒云卷的美感。看过《行草》、《水月》等剧照,果如所想,衣袂当风,古典情致。——谁晓得,后来才知,“云门舞集”乃当代台湾乃至亚洲最好的现代舞剧团,这让我大为惊讶。——直至又后来,读了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我的爱我的自由》,才恍然明白,对于舞蹈最多只能算是叶公的我,原来对“现代舞”这一概念有着谬以千里的错误理解。

 

邓肯向古希腊寻求灵感,林怀民自有同样丰厚的华夏文明为底蕴,云门舞集的日常训练即包括了书法、京剧、打坐、内家拳这样的中华元素。而不论源头如何,在寻求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解脱上,两者都遵从了现代舞的自由灵魂。

 

《九歌》取材自屈原最华美的诗歌,分为“迎神”、“东君”、“司命”、“湘夫人”、“云中君”、“山鬼”、“国殇”、“礼魂”八个章节。从未咏诵过拗口难念的《九歌》,也对古典祭祀文化毫无研究,但这并不影响舞蹈本身带来的震撼,就像邓肯说过:“在那个我们称之为异教的远古时代,每一种感情都有其相应的表达动作......即使他们不开口,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你也能知道他们想说什么。”于是,当那些女祭司、湘夫人、云中君、山鬼,男舞者和女舞者,以全身的力量扭动他们的肢体,让他们沉重的呼吸声在大剧院高耸的穹顶内侧耳可闻的时候,我们,普通的观众,可以从那些并不如芭蕾典雅优美的舞姿中,体验到一种宗教般的热情,那一定是人类灵魂中强烈而巨大的情感力量,它们出自灵魂,以形体表现出来......

 

最大的震撼来自“司命”一章,这是甚至有点可怖的一段舞蹈,在西藏喇嘛的梵唱中,扭曲的赤裸的身体,被命运操控的傀儡,真的并不美,——至少不是传统的美,没有绷直的脚尖,没有挺拔的身姿,没有优美的身体曲线,——但也真的具有直抵灵魂的力量,对于我来说,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舞蹈还可以这样跳,这样丑,又这样美。

 

“湘夫人”是唯美的,“云中君”是睥睨天下的,“山鬼”有一张凄惨无言的嘴,而最后的震撼和美丽属于“国殇”和“礼魂”。“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从荆轲到抗战烈士,一个个名字被念白出来。只是我觉得这个念白是不是过于直白?相比起来,最后的最后,全体舞者缓缓行来,点燃数百盏蜡烛,蜿蜒成河,仿佛汇入浩瀚的苍穹星河,无远弗届,舞台一片静默,更能附和所有内心无言的呐喊:与其等待众神施舍,——其实神祗从未降临,——莫如自我救赎。

 

云门舞集之《九歌》
(舞台布景)

云门舞集之《九歌》
(迎神)

云门舞集之《九歌》
(东君)

云门舞集之《九歌》
(司命)

云门舞集之《九歌》
(湘夫人)

云门舞集之《九歌》
(云中君)

云门舞集之《九歌》
(礼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