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是一首浸染着田野风的抒情小调,散发着古时女子真诚、质朴、勤劳美德;散发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的之情。
这首诗歌表达了因劳动创造而带来的欣悦,更伴之以工整的韵律,让人如听远古传来的清谷之音,透彻心扉。让我们一欣赏遥远古朴的劳动画面!一起聆听这首欢快喜悦的劳动之歌!一起感悟生活的至真至纯的美好生活吧!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采啊采啊采芣苢,采啊采啊采下來。
采啊采啊采芣苢,快快把它采得来。
采啊采啊采芣苢,一根一根拾起來。
采啊采啊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來。
采啊采啊采芣苢,牽起衣服裝起來。
采啊采啊采芣苢,翻过衣襟兜起來。
从直译也能有快乐的感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薄言:一说语气助词。
掇:拾取。
捋luō lǚ: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
袺jié:用衣襟兜着,
襭xié:把衣襟插在腰带上兜东西。
芣苢是什么植物呢?车前草。穗状花排列紧密,一般长20—30厘米,花绿白色。如果大家留心的话,一定在荒地或路旁见过这种植物。小时候在乡村,采来做过药引子。这个植物长得很美,细细长长的茎顶端长满穗状的小花朵,亭亭玉立在草地上,读了《诗经》之后,才知道《芣苢》,就是车前子!诗经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就是一部《诗经》。嫩叶可食,也是一种可口的野菜。还可以作饲料;全草与种子都可入药,能利尿、清热、止咳;全草捣烂与肥皂(或与苦楝、菖蒲)配制成农药防治棉蚜或蚜虫有效,7-8月种子成熟后可采收。入药的车前子。《诗经》不仅是一部美学,也是一部植物学,一点儿不假。今天,我们就认识了芣苢这种植物。
该诗为《诗经》中的劳作诗。开启了歌颂劳动美的先河,传承后世。诗中的朴素美,韵律美也得以传承。从一连串“采、有、掇、捋、袺、襭”等采芣苢动作来看。芣苢之劳作,边玩边采,明丽、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无功利,无抱怨。大家想不想有这样的生活呀?读了经典,都很向往这样的生活。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現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芣苢》简单,轻松,自然。主题写劳作,但侧面烘托出了采芣苢的女子朴素,自然之美。虽然诗中无一字描摹其美丽。但美与劳动往往同时存在。《诗经》中很多花草名字,都可作为人名。有的人经常问怎么取名字,读了《诗经》的人都会信手拈来。大家说是不是?
在读《芣苢》时,能体会到美人的存在,能体会到她积极向上的心态,劳作时的活泼,快乐!越来越感觉她就在身边。芣苢之美,是那么真实,
生动,亲切。《芣苢》中没有爱情,《芣苢》是纯劳动,但在源于劳作而产生的令人神往的“美”这一点上,二者是异曲同工。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美。《诗经-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母氏劬劳之美,感动其子,感动着直到今天的人们。看来美和劳动是不能分开的,我们国家还有特定节日,大家都知道什么节日吧?
五一劳动节。是的。《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劳作为动,美为静;劳作为阳而继之,则美为阴而必成之。《论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劳动之中有快乐,快乐是一种自然的美,善于发挥劳作中的快乐之美,价值巨矣。《芣苢》劳作之美,其道深矣。
读《芣苢》,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的美妙感觉。如此简洁的诗,能够唤起我们的美感,足以证明了对后世人的影响。如今采茶歌是不是有这种味道?我在山里出生,四川是生产茶叶的地区,小时候每年都会到茶园里采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围着围兜,背着背篓,一边采茶,一边吃在茶地里生长的野果,那种快乐真令人终身回味。后来,无意进了茶艺馆,做了茶艺师,那种茶香也仿佛萦绕在身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