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斋日记”7月22日(周一)·第30周:
(2024-07-29 09:00:07)
标签:
秋水斋日记 |
分类: 生活随笔 |
7月22日(周一)·第30周:
天气:阴,雨。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行走锻炼,八十分钟许。天气闷热,感觉是今年最热的一个早晨,归来,浑身衣服湿透。于一小饭摊,便餐;回家,赶紧洗澡。
上午,发稿毕。主要工作是休息,顺便看点闲书。阅读梁实秋《雅舍小品》,数文。
下午,读书,书目同上。后,接小孙子“邀请”,去“恒大”陪其玩耍。去“佳乐家”超市,购买榴莲一枚、零食若干。费币117元。
“京东网”下单购书两种,均属“民国史料笔记丛刊”:《凌霄汉阁谈荟·曾胡谈荟》《一士类稿续集》。费币:72.40元。
收到“养老金”增资部分——只是不知是六个月的,还是七个月的。
黄昏,户外散步,半小时许。
晚,看新闻,洗衣服。后,看了一段时间手机,眠。
7月23日(周二):
天气:阴。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行走锻炼,八十分钟许。逢大集,购物若干。
上午,读书,重点阅读梁实秋之《雅舍小品》。
下午,读书,书目同上午。后,骑电动车户外游玩,老待在家中,感觉也不好,尽管有书可读,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这几日,虽阴雨连绵,但天气却是溽热的很,故尔,也懒得写作。只是读点儿书,也算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吧。
收到“京东网”所购之书:《凌霄汉阁谈荟·曾胡谈荟》《一士类稿续集》。
黄昏,户外散步,四十分钟许。
晚,看新闻,浴。后,将前几天开笔的那个长散文,又续写了五百多字,眠。
7月24日(周三):
天气:阴。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行走锻炼,八十分钟许。
上午,读书,重点阅读梁实秋之《雅舍小品》,全书读毕。下一步,继续阅读梁实秋之《雅舍杂文》。
梁实秋的文章,可用两个词概括之:平淡、典雅。
平淡,是就其文章取材而言的。他的文章,取材完全来源生活,而且是平素、平淡,司空见惯的身边生活,诸如:种种社会现象、生活习性,人的习惯养成、风物人情、文化典章等等。他的文章的题目,也平淡,信手拈来,题目内容直指文章内容,见题如见文。
典雅,是就其文章语言而言的。梁实秋读书多,腹笥丰盈,学养丰厚,因之,其应用也广泛,也随意。广泛,涉及古今中外,特别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引用和对外国文化现象的分析;随意,是指引用自然,信手拈来,却又天衣无缝,恰到好处。他的引用,不是周作人“文抄公”式的引用,因之,文章中很少有大段的文字应用,他的引用,是高度概括凝练了的,常常是截一句话(并非断章取义),或者是将一个故事、典故,或者一种文化现象,凝练成一份词语、一个短语,表达之,而且,多用古典的语言,因之,其文章之典雅,就显而易见了。
下午,本不想写作,忽然想到一个题目,于是写起,四点许,草成《平淡与典雅》一文。后,读书,阅读梁实秋之《雅舍杂文》,数文。
黄昏,户外行走锻炼,五十分钟许。汗涔涔。
晚,看新闻,浴。后,看了一段时间的手机新闻,眠。
7月25日(周四):
天气:阴,热甚。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行走锻炼,八十分钟许。大汗,浴。
上午,写作,继续写作长散文《河畔笔记》,十点许,全文写毕,过6200字。待精加工,补充一些细节和生动的语言后,估计可至六千五百字。不宜太长。
下午,读书,重点阅读梁实秋之《雅舍杂文》。后,去“恒大”,送小孙子参加美术兴趣班学习。
归来,一个人吃烧烤,费币98.50元。
晚,吃茶、抽要。倚床闲读书,阅读知堂之《自己的园地》,数文。
7月26日(周五):
天气:昙。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行走锻炼,八十分钟许。逢大集,购物少许。归来,汗淋漓,浴。
上午,发稿毕。刚要读书,接老妻电话,要与孙子来我处。二人乘公交车至北海路、健康街交叉路口处,自己骑电动车前去,接之。
午睡,早醒。倚床闲读,阅读苏轼之《东坡志林》,数则。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下午,读了几页书。后,送老妻、孙子回“恒大”。归途,骑电动车闲游,一阵。
老妻处,收到稿费一单:130元。
黄昏,户外散步,半小时许。
晚,看新闻,浴。后,倚床闲读,阅读苏轼之《东坡志林》,数则。
7月27日(周六):
天气:阴,雨不绝。
晨起,阻雨,不得户外行走锻炼。
上午,读书,重点阅读梁实秋之《雅舍杂文》。后,趁雨歇,外出购物,准备午餐。老妻,从“恒大”来。
下午,读书,书目同上。
支付宝收到稿费:60元。
黄昏,天雨不止,与老妻撑伞去小区东邻“以春面馆”便餐,酌白酒半斤,费币65元。
晚,早眠。
7月28日(周日):
天气:阴,雨。
晨起,阻雨,不得户外行走锻炼。
上午,送老妻回“恒大”。逢大集,赶集购物若干。后,读书,重点阅读梁实秋之《雅舍杂文》,兼读苏轼之《东坡志林》。
下午,读书,书目同上。
黄昏,户外行走锻炼,五十分钟许。
晚,看新闻,浴。后,倚床闲读,阅读《西游记》,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