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水斋日记”2024年1月1日(周一)·第1周:

(2024-01-08 08:21:51)
标签:

秋水斋日记

分类: 生活随笔

202411日(周一)·第1周:

 

天气:晴。

2024年的第一天。

似乎,也无话可说。一如既往地做人,做事:接小孙子上学,暇时读书、写作。精神饱满地对待生活,不忮不求,也不与人攀比,有积极的心态,又不能活得太累,一切,都要顺其自然——活出一个逍遥自在的自己。

上午,送老妻回“恒大”。归来,无所事事,翻览了一段时间的手机。

下午,整理了两个短文。后,读书,继续阅读张新颖之《沈从文的前半生》。

“京东网”下单,购买詹姆斯·乔伊斯之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费币34.10元。

黄昏,户外散步,四十五分钟许。

晚,读书,阅读张新颖之《沈从文的前半生》,兼读亨利·菲尔丁之《汤姆·琼斯》。

 

12日(周二):

 

天气:晴。

晨起,沿小区甬道,疾行六圈,费时30分钟许。感冒基本痊愈,准备渐次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之中。

昨夜,两点半许,忽然醒来,难于入眠,于是启灯读书,阅读张宗子《时光的忧伤》两文:《梵·高的咖啡馆》《夏洛特姑娘》。

其中,《梵·高的咖啡馆》一文,尤好,张宗子本人大概也比较满意,曾经以此文题目作为一本书的书名。写梵·高关于咖啡馆的绘画,同时,将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融入其中,沉稳、隽永、深刻,能感觉到文思的流动。文章,由一个个的片段构成,见得出并非一气呵成,而是将不同时间所写下的一个个片段,连缀成文。这也不失为一种写文章的方法。其实,张宗子自己也说过:“我的很多作品是利用零散的时间零零碎碎地写出来的,在报社那些年,译稿编稿之余,有半个小时空闲,就在卡片上写一段,然后接着干活,等到又有了空闲,继续在卡片上写,围绕这一个主题的思索,就这样分散成彼此似不相关的断简残篇了。”

“京东网”下单购书一本:纪德之《人间食粮》。

上午,开始写作长散文:《一棵树的隐喻》。过七百字。

下午,读书,继续阅读张新颖之《沈从文的前半生》。后,去“金樱幼儿园”接小孙子放学。

收到“京东网”所购之书:詹姆斯·乔伊斯之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

黄昏,户外行走四十五分钟许。顺路,于一超市购物若干,费币49.10元。

晚,读书,阅读张新颖之《沈从文的前半生》,全书读毕。后,倚床闲读,阅读《汤姆·琼斯》三章,阅读乔伊斯《都柏林人》,一文。

 

13日(周三):

 

天气:晴。

晨,四点五十许醒来,难以入睡,于是读书,阅读张宗子《时光的忧伤》两文:《昔游》《满目山河》。愈加感觉张宗子文章的“博雅与贯通”,知识广博,最重要的是他能把自己的种种知识,融会贯通,注入文章之中。这得需要两点:一是要阅读广博且记忆力好;二是要有深刻的思考。

忽然发现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来,看手机的时间太长了,落入了俗人的行为之中,于此,就占用了思考的时间,能不警之乎?所谓读书要“入”,要“沉浸”式阅读,实则就是要做好阅读与思考相结合的工作,边读边思,最好还是要“边思边记”,及时把思考所得,记录下来,然后再做进一步的思考整理。

晨起,沿虞河南行锻炼,五十分钟许。

上午,写作,继续写作那个长散文,过一千五百字。

下午,读书,开始阅读张新颖之《沈从文的后半生》。后,去“金樱幼儿园”,接小孙子放学。

黄昏,户外散步,四十五分钟许。收到“京东网”所购之书:纪德之《人间食粮》。

晚,写作那个长散文,过三千字。

 

14日(周四):

 

天气:晴。

晨,四点五十许醒来,不得入睡,读书,阅读张宗子之《时光的忧伤》两文:《周氏兄弟和龟鹤齐寿钱》《沈从文的忧伤》。

晨起,沿虞河南行,户外散步五十分钟许。

上午,发稿毕,去“恒大”接老妻。归来,继续写作那个长散文,过四千字。

下午,对上午所写内容进行加工,全文过4600字。后,与老妻一起去“金樱幼儿园”,接小孙子放学。

黄昏,户外散步,三十分钟许。归来,去小区东邻“以春面馆”小酌,自带水酒,费币33元。

收到几份样刊样报,不赘。年前,写好两个长散文,发出,就再也不发长文章了。但年前,准备至少再写一至两个万字小说,待年后发出。

2024年,要把写作重点放在写长文章上。

晚,吃茶,抽了一支雪茄。后,又对那个长散文进行了续写,过5200字,明日,一气呵成。

 

15日(周五):

 

天气:晴。

晨起,沿虞河南行,户外散步五十分钟许。

昨夜一梦:梦见与一些人同乘一辆车,是旅行还是外出开会?不太清楚了。沿途,看到了一些建筑物,其中,看到一处中学,规模极大,正在建设之中,学生们在操场上做操,喊着口号,而且还是用英语呼喊;操场边,麦田青青,小麦已然鼓苞。面对之,禁不住心生感叹:可惜自己不能在此工作了,遗憾的很。但忽然想到:自己不是已经退休了吗?于是颓然,一阵感伤,感慨自己一生工作毫无成就。于此,便醒了。醒来,鼓励自己:刚刚退休,只要活着,不断努力,就定然能做出一些成绩的。

发现自己:退休之后,在喜欢的工作上,干劲更大了——一切,都进入了自觉状态。

上午,写作那个长散文,十点许,全文写毕,过6500字。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进行精细加工、修改。

下午,读书,重点阅读张新颖之《沈从文的后半生》,兼读纪德之《人间食粮》,一章。

今日,发稿不错,一日发了6个稿子。其中一家报纸,同一版面发了两篇文章:《老屋风情》《疏狂》。

黄昏,户外散步,五十分钟许。

晚,浴,看新闻。后,复将今日所写长散文阅读一过。再后,阅读张宗子《时光的忧伤,一文。》

 

16日(周六):

 

天气:晴。

昨夜失眠。两点五十醒来,难以入睡,于是冥想,于床头写字纸板上,写下了三个写作题目。近天明,方得迷糊一阵,且做了一个模糊的梦。

晨起,已迟,不得户外散步。

上午,写作。十点半许,写出时令短文:《腊月的暖》。

下午,写作。忽然想到一个题目:《盘点2023阅读》。当即写起,四点许,全文写毕。

黄昏,去“恒大”多福饺饭馆,与家人一起吃饭。

晚,归来,忽然想到那一日自己过生日的事,大为不爽。当你对别人太好了的时候,别人就对你的好视为“当然”,于是就不知感恩了。对外人,是如此;对家人,亦是如此。

 

17日(周日):

 

天气:晴。

迟起,不得户外散步。

昨夜一梦:梦见户外闲逛,忽然在几棵大树下,出现了大堆的知了猴,于是抓起,一捧一捧地进行了收获。

打开电脑,两篇发表的文章赫然入目:《寒雀下空庭》发在《浙江日报》,《针线笸箩》发在《大同日报》。写稿这些年,还是第一次在《浙江日报》上发稿,此前,这家大报似乎从不发外稿。想来是换编辑了,发稿思路发生了变化。

上午,心绪不安。写一个短文,几百字而已。

下午,将昨日所写两个短文,作进一步加工,上传信箱。

黄昏,户外行走锻炼,四十五分钟许。

  晚,拖地,浴。后,倚床闲读,阅读乔伊斯《都柏林人》,一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