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斋日记”12月11日(周一)·第50周:
(2023-12-18 09:59:48)
标签:
秋水斋日记 |
分类: 生活随笔 |
12月11日(周一)·第50周:
天气:阴,雨夹雪。
晨起,雨雪交加,不得户外散步。出户外,本欲似往常一样行走,怎奈,头顶雪霰散落,脚下湿滑难行,于是,只好止步。
窗口上,蒙了一层雾气,看不清室外的景象。推窗,雪,一直在下,已然变成了粉状雪,飘飘碎碎,舒缓而绵密。这样的雪景,多年不见了。
上午,发稿毕。读书,重点阅读汪曾祺之《逝水》,全书读毕。下一步,转入《独坐小品》一书的阅读。
下午,读书,重点阅读朱良志之《顽石的风流》。后,去“金樱幼儿园”,接小孙子放学。
收到《运河文艺》(扬州市文联·季刊)编辑的通知,要银行账号等——长散文《一溜河沿儿》已发该刊“冬季”号。
工行“1512”卡,打入稿费:60元。
晚,于小区南北甬道疾行锻炼四十五分钟许。后,倚床闲读,开始阅读汪曾祺之散文集《独坐小品》。
12月12日(周二):
天气:阴,寒。
晨起,迟,不曾户外锻炼。
上午,读书,重点阅读朱良志之《顽石的风流》。
下午,读书,继续阅读朱良志之《顽石的风流》。后,去“金樱幼儿园”,接小孙子放学。
朱良志关于中国“假山”与日本“枯山水”的分析极有见地:
日本“枯山水”概述:
“日本枯山水,是白沙与石相结合的艺术,往往平平地铺上白沙,再将其爬制成纹理,纹理现出道道波痕,再以几块石头构成的‘组石’来象征山岛,沙的细软和石的坚硬构成奇妙的关系,白色的沙滩和兀立的群岛,引领着人们的思想飞出现实的时空。”
之所以在日本会出现“枯山水”,一则日本文化受到中国山水画的影响;二则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三则与日本是一个岛国大有关系。
比较二者各自的特点:
“日本的枯山水,妙在寂;中国的假山,妙在活。枯山水和假山都不是真山水,枯山水是枯的,假山也是枯的,但中国人是要在枯中见活,日本人要在枯中见寂。在中国艺术家看来,僵硬的石头中孕育着无限的生机,而在日本庭院艺术家看来,一片沙滩,几块石头,就是一个寂寥的永恒。如果以唐代诗人韦应物‘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两句诗来作比,中国假山要创造一个万物自生听的世界,日本的枯山水则要创造一个天空恒寂寥的宇宙。”
“日本的枯山水让人思,中国的假山是一个让人融入进去的艺术世界;日本的枯山水是出世的,中国的园林则是入世的。”
工行“1512”卡,打入稿费:1159元(其中包括《运河文艺》稿费929元)。今日发稿不错,计4枚。其中一家报纸,一个版面发了两篇文章。
黄昏,户外散步,四十五分钟许。归来,于“以春面馆”小酌,自带水酒,费币33元。
晚,整理读书笔记,吃茶,抽了一支雪茄。后,心情大好,忽然想写作,于是续写已经开笔的一个长散文,过一千字。
12月13日(周三):
天气:阴,雨夹雪。
晨起,迟,不曾户外行走。
上午,读书,重点阅读朱良志之《顽石的风流》。近午,老妻从“恒大”来,赶大集。
下午,读书,继续阅读朱良志之《顽石的风流》。后,与老妻一起去“金樱幼儿园”,接小孙子放学。
工行“1512”卡,打入稿费:1015元(《躬耕》杂志第12期稿费)。
天,雨雪,不得户外散步。
归来,又想吃酒,于是去东邻“以春餐馆”,自带水酒,费币33元。
晚,吃饭归来,逸兴甚高,开始写作。继续昨日晚间的那个长散文,过一千五百字,全文过三千字。
12月14日(周四):
天气:阴,雨夹雪。
晨起,于小区内甬道,疾行五十分钟许。估计当在六千步以上。
上午,读书,重点阅读朱良志之《玩石的风流》,全书读毕。继之,当读朱良志之《十指间的娉婷:陈洪绶的高古画境》。
两个题目:《婴戏图》《“容膝”之乐》。
下午,读书,重点阅读朱良志之《十指间的娉婷:陈洪绶的高古画境》。
工行“1512”卡,打入稿费:190元。老妻处收到稿费:145元。
收到《辽宁青年》任编的微信,2024年1-2期合刊,将发一文。
“京东网”下单,购书一套:《王维集校注》(全3册)——中华书局出版·典藏版。
黄昏,阻雨,不得户外行走锻炼。分享稿费,转老妻现金1400元。
晚,继续写作那个长散文,写了一千五百字许,全文过四千五百字。后,浴;再后,倚床闲读,阅读汪曾祺之《独坐小品》,数文。
12月15日(周五):
天气:阴,小雪。
晨起,冒风雪(风大雪小),户外行走五十分钟许。顺路,去奶店买得酸奶十包,费币37元。
上午,写作。十点半许,写出随笔文字:《“容膝”之乐》。后,去“李家便民街”购买猪大肠若干,费币73元。天寒,午餐想大肠炖豆腐。
下午,写作。四点二十许,写出文化随笔:《陈老莲的“石与梅”》。
工行“1512”卡,打入稿费:55元。老妻处,收到稿费:60元。
今天,又有一家报纸于同一版面发了两篇文章(《孤石》《一石清供》),感觉甚好。
黄昏,天冷路滑,仍坚持绕小区庭院甬道,疾行四十分钟许,汗微涔。
晚,读书,重点复读亨利·菲尔丁之《汤姆·琼斯》。后,倚床闲读,阅读德富芦花之《自然与人生》,数文。
12月16日(周六):
天气:晴,冷,零下10度。
晨,晚起,不曾户外散步。
上午,忽然想起一个题目——《浅雪怡人》。于是写起,过七百字。
今日,是我的生日。午,应约去儿子家,一家人于多福饺吃饭。我对过生日丝毫不热衷,觉得一如平常,安安静静生活,就好。
下午,午睡起。前工作单位两位年轻人(一对恋人)造访,无他事,主要是久不见,利用周末时间前来看我。闲话家常,半下午。
收到“京东网”所购之书:《王维集校注》(全3册)——中华书局出版·典藏版。
黄昏,于小区内甬道,疾行五十分钟许,估计六七千步。顺便,提水一桶。
晚,继续上午的写作,《浅雪怡人》一文写毕。后,读书,复读亨利·菲尔丁之《汤姆·琼斯》。
12月17日(周日):
天气:晴,冷,零下8度。
晨起,不曾户外行走。
早餐后,乘101回昌乐。
近几日寒流来袭,气温极低,昌乐房子无人居住,也没有供暖,怕阳台上的水龙头冻坏,特意回去看一下。还好,室内温度仍达16度,估计,敞开拉门,阳台上的夜间温度也不会低于零度。顺便,理了发。
午,于一餐馆,便餐。费币63元。
下午,乘102及早赶回潍坊,三点半许抵达。回家,吃茶,抽了一支雪茄,藉之休息。
黄昏,于小区内甬道,疾行五十五分钟许。估计当在七千步左右。
晚,写了五百字左右,后,浴。再后,倚床闲读,阅读汪曾祺之《独坐小品》,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