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斋日记”11月20日(周一)·第47周:
(2023-11-27 09:09:24)
标签:
秋水斋日记 |
分类: 生活随笔 |
11月20日(周一)·第47周:
天气:晴。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上午,发稿毕。读书,重点阅读朱良志之《顽石的风流》。
中国传统文人,素来有爱石之好:
白居易爱太湖石,他说:“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
苏东坡说:“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一片顽石,可作案上之清供。
苏轼,曾作有《怪石供》《后怪石供》《咏怪石》等诗文。苏轼,还画有一幅《枯木怪石图》:枯木一株,主干虬曲,旋扭,仿佛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扭曲着它,枯而硬,硬而倔,彰显着一份峥嵘的力量;树枝数条,枯硬斜挺,根根如巨刺,如兽角,刺羝着这个狰狞的天空。树的根部,是巨石一块,石面浑朴,纹理道道,像是飓风扫过,或者流水湍洗而过,这是一块孑然独存的“顽石”,多经洗礼,但却本性不改,依然倔强地存在在那儿,与枯树相依并存。
整幅画面,简洁、干净,但却散溢着满目的沧桑,汹涌着倔强的力量。这样一幅画,实在,就是苏轼对自己生命经历和人格脾性的一种写照。
计成说:“片山块石,似有野致。”东坡所画之“怪石”,亦是野性勃勃然。
米芾,更是爱石成癖。他自嘲道:“癖在泉石终难医。”其“拜石”之举,更是人皆尽知。关于米芾癖石,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米芾在涟水做官时,藏在书屋玩石不出,按察使杨次公去见他,劝他不能以石废事。于是,米芾连取数石,一石比一石妙,玲珑可爱,在杨面前翻来翻去,并说:“这样的石头,我怎能不爱。”杨最后实在忍受不住,说:“非独公爱,我亦爱也。”从米芾手上夺石,上车去也。
清康熙时徐昆《孤石记》:“吾欲仿六一居士,以不孤为孤,携一壶酒、一卷书,坐孤石上,看孤云出岫,独酌而酣,便放孤鹤于青霄间,看其孤舞,以待东方孤月之上,独歌独啸。”
下午,读书,重点阅读汪曾祺之《塔上随笔》,近毕。后,去“金樱幼儿园”,接小孙子放学。
工行“1512”卡,打入稿费一小单:30元(可怜兮!)。
黄昏,户外散步,半小时许。
晚,读书,继续阅读汪曾祺之《塔上随笔》,全书读毕。下一步,读散文集《逝水》。浴,后,倚床闲读,读《汤姆·琼斯》(上)三章,《逝水》一文。
11月21日(周二):
天气:晴。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上午,本想读书,忽生写作欲,于是写起,十点许,写出短文:《孤 石》。后,读书,重点复读亨利·菲尔丁之《汤姆·琼斯》(上)。
午睡,早醒。倚床读书,阅读德富芦花之《自然与人生》,数文。
下午,读书,重点阅读朱良志之《别无归处是归处》。
“京东”网下单,购书三种:《陈眉公尺牍》《小窗幽记》,及佛教书籍《五灯会元》。费币182.69元。
黄昏,户外散步,五十分钟许。
晚,读书,阅读朱良志之《别无归处是归处》,全书读毕。后,倚床闲读,阅读汪曾祺之《逝水》,一长文。
11月22日(周三):
天气:阴。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上午,读书,重点阅读朱良志之《顽石的风流》。后,去“恒大名都”,小孙子感冒了,探望一下。
下午,读书,重点阅读朱良志之《顽石的风流》。
收到“京东网”所购之书:陈继儒之《小窗幽记》《陈眉公尺牍》。老妻处,收到稿费:120元。
今日发稿不错,一日3枚,且多为高稿费报纸。
黄昏,户外行走,五十分钟许。
晚,读书,复读亨利·菲尔丁之《汤姆·琼斯》。后,浴,眠。
11月23日(周四):
天气:晴,冷。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散步,一小时许。逢大集,顺路购物若干。
上午,发稿毕。去“恒大名都”,与老妻一起带小孙子去社区卫生室看医生。无大碍,流行性感冒。
下午,读书,重点阅读朱良志之《顽石的风流》。
石之供:
朱良志说:“中国人赏石,一盆清供,妙然相对,照亮了人的心灵,呈现出一个光明的世界。‘一拳之石,能蕴千年之秀’,千年之秀在我与石的照面中敞开了,当下此在与千古的故事照面。人将当下的鲜活,糅进了往古的幽深中去。”
白居易有一首诗《北窗竹石》:
“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中国人赏石,看重的是石的“内在的美”:
中国人认为,石是具有内美的世界,玩石的传统敷陈了中国人重视内美的思想。
《文赋》曰:“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李德裕的《题奇石》诗:“韫玉抱清晖,闲亭日潇洒。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石虽不是玉,则有怀“玉”之心;石是其表,玉是其里。石虽韫玉,但不以玉显,而是韫玉身中。石是不显之玉,不雕之玉,是不宝之宝。
中国人赏石,还特别重视石的“空灵”。
赏空灵,即是赏石之“窍穴”,也就是米芾赏石四字“瘦漏透皱”中的“透漏”。林有麟说:“石之妙,全在玲珑透漏。”
收到“京东网”所购之书:《五灯会元》。
黄昏,户外散步,五十分钟许。
晚,拖地,浴。后,读书,重点复读亨利·菲尔丁之《汤姆·琼斯》。再后,倚床闲读,阅读德富芦花之《自然与人生》,数文。
11月24日(周五):
天气:晴,冷。
晨起,于小区甬道,疾行十圈,费时四十五分钟许。
早饭后,本欲读书,忽然想到一个题目:《清寒》。于是写起,过七百字。后,去“恒大名都”,带小孙子去卫生室看医生——感冒,大有好转。
归来,去“南下河集贸市场”买了一只鸡,准备下午做蒸鸡。
下午,做蒸鸡。接受以前教训,专注看蒸锅。大功告成。
黄昏,户外散步,五十分钟许。归来,于“以春面馆”食水饺一份,费币15元。
晚,读书,重点复读亨利·菲尔丁之《汤姆·琼斯》(上)。
11月25日(周六):
天气:阴,晚雨。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上午,继续写作昨日未竟的那个散文——《清寒》,九点半许,全文写毕。后,读书,阅读《世说新语》(上),数则。
下午,整理了几个短稿。后,去“恒大名都”,接老妻来电业局居住处。
邮政储蓄“275”卡,收到稿费:330元。
晚,与老妻一起去“以春”餐馆便餐,自带酒水,费币37元。
晚,早眠。
11月26日(周日):
天气:阴。
晨起,不曾户外散步。
上午,为儿子炒酱疙瘩咸菜,油炸燕尾鲅鱼片。后,送老妻回“恒大名都”。
下午,对新写出的两个短文——《孤石》《清寒》。作进一步整理、加工,定稿,上传信箱。
黄昏,户外散步,四十五分钟许。
晚,读书,重点复读亨利·菲尔丁之《汤姆·琼斯》(上)。浴,后,倚床闲读,阅读汪曾祺之《逝水》,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