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斋日记”7月17日(周一)·第29周:
(2023-07-24 08:47:54)
标签:
秋水斋日记 |
分类: 生活随笔 |
7月17日(周一)·第29周:
天气:晴。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散步,一小时许。归来,于一包子铺早餐,费币10.5元。
上午,读书,重点阅读简·奥斯丁之《傲慢与偏见》。
“京东网”下单购书:《汪曾祺人间别集》(全七册),费币150.110元。手中,一有一套《汪曾祺文集》(全六册),网上看到此种选本,一则因为是“裸背装”,二则选文也略有不同,故尔,买下。好书,不怕版本多。
下午,继续阅读简·奥斯丁之《傲慢与偏见》,全书读毕。这是紧跟的第二遍阅读,收获颇丰。
黄昏,户外散步,四十分钟许。途中,购买酸奶八包,费币29.60元。
晚,吃茶、读书,重点阅读王祥夫之《以字下酒》。忽然,想到一个题目——《捉蜻蜓》。于是,立即写起,九点十分许,写毕。
失眠,只好读书,夜读朱航满之《读抄》,不到二百页的一本书,一气读至近半。
7月18日(周二):
天气:晴。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上午,发稿毕。读书,重点阅读亨利·菲尔丁之《汤姆·琼斯》(上卷),兼读王祥夫之《以字下酒》。
该书:文章多短制,切入点都很小,来自生活,身边物、身边人、身边事,触目所及,感思所至,信手拈来,提笔成文。叙述语调舒缓,如话家常,但在这娓娓的叙述中,却渗透着作者自己独到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生命感悟。
王祥夫先生,多能多技,是作家,也是画家,还喜收藏,重赏鉴,所以,他的文章就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常常是,一篇短文,却能容纳多方面的知识,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有些篇章,看似无章无序,好似想到哪儿就写到那儿,实在却是繁花满枝,摇曳生姿,呈现出一种缤纷之美,别具一番风情。
这,其实是一种随情随性之境界,随心所欲,即成文章,是写作的高境界。
下午,本欲读书,忽然想到一个题目:《案头一点绿意》。即兴写起,一气呵成。
收到“京东网”所购之书:《汪曾祺人间别集》(全七册)。复于“京东网”下单,购买茶叶一份,二两半,费币109元。购买舒芜书三种:“述往系列”之《忆天涯》《家学杂忆》,“大家小书”丛书之《舒芜说诗》。
黄昏,户外散步,四十分钟许。
晚,浴。后,复将《案头一点绿意》阅读一过,定稿上传。再后,倚床闲读,阅读朱航满之《读抄》,数文;阅读汪曾祺《人间草木》,数文。
7月19日(周三):
天气:昙。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散步,一小时许。归来,于一包子铺早餐,费币10.5元。
上午,发稿毕。读书,重点阅读亨利·菲尔丁之《汤姆·琼斯》,兼读王祥夫之《以字下酒》。
午睡,小憩几十分钟。醒来倚床读书,阅读朱航满之《读抄》,数文,近毕。
“京东网”下单,购书一本:黄乔生之《八道湾十一号》。费币27.50元。收到“京东”所购茶叶。工行“1512”卡,打入稿费一小单:70元。
下午,读书,重点阅读亨利·菲尔丁之《汤姆·琼斯》。后,骑电动车去“恒大”,探望小孙子。
不得户外散步。
晚,读书,阅读明·李日华之《味水轩日记》,数页。后,倚床闲读,阅读朱航满之《读抄》,全书读毕。这是一本完全躺在床上读完的书。
7月20日(周四):
天气:晴。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上午,去“恒大名都”,陪小孙子去社区医院做推拿。听医生说,感冒基本好了,甚慰。十一点许,回到居处。
“京东网”下单,购书一套:杨慎之《升庵诗话新笺证》(三册)。费币141.80元。收到“京东网”所购之书:舒芜书三种——“述往系列”之《忆天涯》《家学杂忆》,“大家小书”丛书之《舒芜说诗》。及黄乔生之《八道湾十一号》。工行“1512”卡,打入稿费一小单:45元。
下午,读书,重点阅读亨利·菲尔丁之《汤姆·琼斯》(上卷),兼读王祥夫之《以字下酒》。
黄昏,户外散步,四十分钟许。
晚,浴。后,闲翻倪云林画册,复从“京东”下单购书两本:《中国绘画名品:倪瓒六君子图·渔庄秋霁图》、胡竹峰《不知味集》。后,倚床闲读,阅读黄乔生之《八道湾十一号》,一章。
7月21日(周五):
天气:昙。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上午,去“恒大名都”,继续陪小孙子去社区医院做推拿。十点半许,回到电业局小区居住处。
下午,本欲读书,忽然想起一个写作题目——《叶灵凤谈杜书》。于是,提笔,一气呵成,四点许写毕。后,读书,继续阅读亨利·菲尔丁之《汤姆·琼斯》(上卷)。
收到《辽宁青年》任便的微信,第九期,将同时发儿子的《我们会对“AI”取代吗?》一文,及我所写《灯火江楼月满樽》一文。
收到“京东网”所购之书:杨慎之《升庵诗话新笺证》(三册)。
黄昏,天阴沉沉,毛毛细雨。户外散步,半小时许。
晚,浴。后,从电脑上看电影,之晚十点许。
7月22日(周六):
天气:阴,雨。
晨起,阻雨,不得户外散步。看天气预报,近阶段,将会连日阴雨。早餐后,趁雨歇之际,户外散步,五十分钟许。
上午,读书,重点阅读王祥夫之《以字下酒》,兼读画册《元四家》(下)之倪云林部分。
下午,交替阅读李日华《味水轩日记》、王祥夫《以字下酒》、汪曾祺《人间草木》,三书。
收到“京东网”所购之书:《中国绘画名品:倪瓒六君子图·渔庄秋霁图》、胡竹峰《不知味集》。复于“京东”下单,购书两本:朱良志之《源上桃花无处无》、黄裳之《黄裳集·古籍研究卷》(二)。
黄昏,户外散步,四十分钟许。后,去小区东邻餐馆小酌,自带酒水,费币36元。
晚,浴。躺在床上,看抖音。尝试着上传抖音几张照片、几段影像。
7月23日(周日):
天气:昙。
晨起,沿虞河南下,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上午,读书,翻阅《中国绘画名品:倪瓒六君子图·渔庄秋霁图》。后,写作,一鼓作气,写出短文:《干干净净的“风景”》。
王祥夫不愧为是小说家,在记叙人物的散文中,他也把细节描写运乎其中,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个性。而这些“细节”,又常常使人大可玩味。例如《以字下酒》一文中,写启功老人的“鼓掌”:“有几次,发言者,记不得是什么人了,发言时稍作停顿,启先生便鼓起掌来,鼓两下,发现不对,便马上停下,周围已是一片笑声。发言者也莞尔一笑,当然是继续说他的,又停顿了一下,启先生就又鼓起掌来,人们就又笑,人家还没说完。这真是个可爱的老头儿。别人笑,他也跟着笑,看看左边,再看看右边,笑,下嘴唇朝前兜一下,对旁边的人说:‘耳朵不行了。’说完有笑。”
鼓掌,寻常事也。但启功先生的鼓掌,似乎不仅仅是因为“耳朵不行了”,更像是有一种“习惯性”,在特定的时代,不得已养成的一种的“习惯”。这禁不住让人想到了类似“文革”那样的种种“运动”,和那些“运动”给人带来的后遗症、恐惧症。
午,老妻并儿子一家来,中午一起去“谷德茂”,吃烤肉,费币260元。
下午,无所事事,送老妻回“恒大名都”。
收到《黄河三峡文艺》2023、2期赠刊。第一期曾发我一个长散文,似乎没有收到样刊。收到“京东网”所购之书:朱良志之《源上桃花无处无》、黄裳之《黄裳集·古籍研究卷》(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