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斋日记”2022年·(第16周):
(2022-04-18 08:48:27)
标签:
秋水斋日记 |
分类: 生活随笔 |
4月11日(周一)·第16周:
天气:晴。
居家。
上午,读书,重点阅读叶灵凤之《读书随笔》(二)。后,浏览了两本画册:《宋人山水小品精品》、法国风景画大师柯罗之《柯罗画册》。
下午,读书,继续读叶灵凤之《读书随笔》(二),兼读《2021年中国散文精选》。
极平淡、平常的一天,日子如水。
黄昏,户外散步,一小时许。归途,于“胖胖猪头肉”购买猪嘴巴半块、猪尾巴一段,费币36元。味道极好。
晚,早眠。
4月12日(周二):
天气:阴雨。
居家。
用了十几年的“新浪博客”,今天早晨,上传完一篇文章之后,突然坏了,也不知什么原因。其实,坏了也罢,就不用了,这几年新浪博客,也的确无法用了。只是遗憾一些所存资料,难以获取了。
今日始,重新启用“天涯博客”——“雁飞霜月天”。
上午,读书,重点阅读叶灵凤之《读书随笔》(二),全书读毕。继之,将阅读《读书随笔》(三)。
叶灵凤在《霜红室随笔·枕上书》中的一段话:
“有些人喜欢在文章里谈自己所不懂的东西,有些人喜欢在文章里冒充懂得许多东西,这样的文章总是不会写好的。若是能够在文章里做得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样坦白,就不愁不够亲切,不愁写不出可读的文章了。”
若然一个人,常常“以不知为知”,便就事无可成也。
下午,读书,重点阅读《2021年中国散文精选》,连读了四篇长文,感觉大好。
晚,与老王于小区对门水饺铺小酌:全鸡一盆、爆炒绿豆芽、盐渍花生米、水饺一份,费币120元。
晚,困酒,早眠。
4月13日(周三):
天气:昙。
居家。
上午,读书,重点阅读叶灵凤之《读书随笔》(三)。
叶灵凤喜欢读“杂书”:
在晚年的《晚晴杂记·我的读书》一文中,叶灵凤写道:“仿佛像霭理斯所说的那样,有一位圣者和一个叛徒同时活在自己心中,一面读着‘正经’的书,一面也在读着‘不正经’的书。”
又说:“我至今仍有读‘杂书’的嗜好。愈是冷僻古怪的书,愈想找来一读为快。若是见到有人的文章里所引用的书,是自己所不曾读过的,总想找来翻一翻,因此,书愈读愈杂。”
下午,读书,重点阅读叶灵凤之《读书随笔》(三)。
工行“1512卡”,打入稿费一单:70元。
黄昏,户外散步,个半小时许。
晚,亦不曾读书,看了一段时间的抖音,眠。
4月14日(周四):
天气:阴。
居家。
上午,写作,十点半许,写出短文:《灯下》。
午,去邮政银行,支取单子稿费:1270元。
下午,写作,四点许,写出读书随笔:《读“杂书”成癖的人》。
农行“3974卡”,打入稿费一单:100元。
“新浪博客”,经过客服维修,又好了,可继续用之,毕竟使用时间太长了,已然长达十六年之久,内储资料甚多。
黄昏,户外散步,一小时许。今天,写出两个小文,感觉日子过得还算充实。
晚,倚床闲读,阅读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下册),数页。
4月15日(周五):
天气:晴。
上午,发稿毕,天晴气朗,决定骑电动车,外出闲游,也算不负春光。骑游小城南部,一路行走,一路花开,真正是春花烂漫,春意盎然啊。
十一点许,回到小区,途中购买熟猪头肉一斤半多,费币26元。
午,小酌:猪头肉、油炸知了龟、盐渍花生米、辣炒土豆丝、无盐虾皮、鲜蒜两头,饮白酒一杯。
工行“1512卡”,打入稿费2单:200元(《平潭时报》)。
下午,读书,继续阅读叶灵凤之《读书随笔》(卷三)。
黄昏,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晚,浴。后,倚床闲读,阅读德富芦花之《自然与人生》,数文。
4月16日(周六):
天气:晴。
晨起,沿丹河散步,个半小时许。归途,于“新疆拉面馆”,食拉面一碗、蛋饼两枚,以充早餐。
居家。
上午,整理了几个旧文。后,读书,继续阅读叶灵凤之《读书随笔》(卷三)。
下午,思路不畅,于是,骑电动车外出闲游,至下午四点半许。
黄昏,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很无聊的一天,虽然也读了一点书,但毕竟无写作成果,心中就总是空唠唠的。
晚,倚床闲读,阅读英·乔治·吉心《四季随笔》,数页。
4月17日(周日):
天气:晴。
晨起,去“新疆拉面馆”,食拉面一碗、蛋饼两枚,以充早餐。后,见阳光大好,风清气朗,于是沿丹河散步,至九点半许。
因为收不到所读指定之“书”(疫情原因,快递受阻),便微信婉拒了《江西日报》杨编的约稿。杨编很好,又在微信上交流了一番,谈及其他用稿。说实在的,我并不太喜欢约稿,尽管这里面有着编辑老师的一份美好信任,但毕竟约稿,限制种种,很是不符合我自由阅读写作的习惯。人渐老,很多时候,享受的是做事的过程,至于结果,有时倒并不是很重要。
后,读书,重点阅读周越然之《旧籍丛话》。
下午,整理了几个旧文字。后,读书,继续阅读叶灵凤之《读书随笔》(卷三)。
收到《张家界日报》郭老师发来的报影,明日该报将发《灯下》一文,周五刚投出的。
黄昏,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晚,早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