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斋日记”·2021年(第28周):
(2021-07-13 08:36:23)
标签:
秋水斋日记 |
分类: 生活随笔 |
7月5日(周一)·第28周:
天气:昙。
如常。
暇时读书,重点阅读《李燕聊齐白石》。
午,本办公室同仁,于“真味炒鸡”聚餐。一学期结束了,算是一次学期总结吧。当然,有个别人没有参入——非不与焉,乃不得与焉。
收到单子稿费:360元。
收到“淄博市文联”双月刊《齐风》2021、3期样刊。内发长散文《土地册页》。今日发稿,亦好。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晚,浴。后,倚床闲读,阅读知堂老人之《知堂序跋》(一),毕;阅读《夜读抄》,数文。下一步,抽暇,把相关阅读笔记,整理一番,后,继读《知堂序跋》(二)。感觉知堂老人的书,是最适合于作“案头书”的,篇幅短,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语言滞涩,耐得住咀嚼——沉吟反复,滋味永长。
7月6日(周二):
天气:昙。
如常。
在放暑假的氛围中。吵嚷着要搞“假日托管”,结果如何呢?似乎,地方并不很支持,此等事情,实在是给地方,给学校添麻烦。暑假暑假,多少年的制度,怎么会因某些人的“注意”,就随便改变呢?估计,黄了,纵是有,也只是象征性的。
寒假、暑假,是世界性的,怎么就会有人“突发奇想”呢?为什么为了表现自己,就变相地“祸害”教育?让教育回归平静,让教育回归单纯——教书育人,教师安安静静地上课,学生安安静静地读书。
暇时读书,重点阅读《李燕聊齐白石》。
晚,去“艳玲麻辣烫”,食麻辣烫,白酒一杯,啤酒一瓶,微醺。
晚,吃茶,抽烟。后,倚床闲读,阅读《知堂序跋》(二),数文。
7月7日(周三):
天气:阴。
居家。
上午,整理近阶段读书笔记,于WORD。后,读书,重点阅读《叶灵凤读书随笔》(二),数文。
午睡,至下午两点许。醒来,翻检“京东”网,下单购买日照绿茶一单,费币110元。后,回学校开会——暑假教职工会议。
内容,老一套:总结学期工作,展望下学期。其间,复谈到“假期托管”事宜——果然“黄”了。正如我所推测:地方根本不支持。很对,“假期托管”,实在是一个极骚主意,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奇葩,可谓无处不在矣。
《安庆晚报》璀璀老师,微信发来“报影”,明日之报,发表《夏耘》一文。
建行“9113卡”,打入稿费一单:140元(《黔西南日报》)。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晚,浴。后,倚床闲读,阅读《知堂序跋》(二),数文;阅读《夜读抄》,数文。
7月8日(周四):
天气:昙。
即日起,正式进入“暑假季”,自由的日子到来了——有点小孩子般的快乐。
去潍坊,看望小孙子。九点半许,抵达潍坊。先于“李家便民街”购物:活虾60元,山竹64元。后,回到家中。
全天,陪小孙子玩耍。
一岁半的小孙子,已然认识了不少字,不仅能认识卡片上的,还能活学活用——在大街上行走,看到门头上认识的字,就指着喊出,大是叫人快乐。
下午六点,回到昌乐。
收到“京东”网昨日所购日照绿茶。人常说“贱钱无好货”,事实是,有时“贱钱也会有好货”,所谓“价廉物美”是也。这次所购日照绿茶,即是如此,口感真的很好,啜而饮之,有一种春气弥漫的感觉。
《张家界日报》郭红艳老师,微信传来报影——明日,该报发《瓦屋纸窗》一文。
晚,学校值夜班。街头,食馄饨一碗,以充晚餐。
晚,劳累,不曾散步。喝茶,抽烟,浴。后,倚床闲读,阅读《知堂序跋》(二),数文;阅读《夜读抄》,数文。
7月9日(周五):
天气:昙。
居家。
上午,读书,重点阅读《蒙田全集》(第一卷·20-22章),兼读《叶灵凤读书随笔》(二)。
蒙田谈“心灵”:
蒙田说:“佝偻的身材背不起重担,心灵也是如此。”因此,蒙田就认为:心灵,要么“飞扬”,要么“安宁”,而他特别强调的是心灵的“安宁”。他说:“一旦心灵安宁,它就可以自豪地说焦虑、恐惧、甚至微不足道的烦恼,都不足以干扰它。”于是,“心灵就成为了情欲与贪婪的主宰,匮乏、羞耻、贫困和其他一切厄运的主宰。”而谁能够获得这样的优势,谁也就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自由。
——《蒙田全集》(第一卷)第二十章《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第93页。
蒙田谈“自己的写作”:
1、资料的真实——叙述“可能发生的事”。
“历史中记载的形形色色的事件,我有意采用最珍贵最值得记忆的内容。有的作者著书,其宗旨是叙述发生的事。而我的宗旨——若做到的话——是叙述可能发生的事。哲学中缺乏依据时是允许提出相似性的假设的。我并不这样做,在这方面我超过一切历史的真诚,简直似宗教般的迷信。凡是我举的例子,不论是我听到的,做过的或说过的,我严禁自己擅自对情境作出任何细微和不必要的改动。我的良心决不会去伪造一丝一毫,我的知识那就不好说了。”
2、写出自己想说的东西。
“我知道说的事我会说得很好,以我的力量来操纵题材;我若由别人指挥着写什么,必然达不到他的要求;由于我这个人的自由太自由,会按照自己的心意,根据事物的情理,发表出来一些人人口诛笔伐的悖论。”
——《蒙田全集》(第一卷)第二十一章《论想象的力量》第111页。
蒙田谈“习惯”:
习惯,对我们蒙蔽了事物的真相;习惯,蒙住了我们判断的眼睛。
晚,去“艳玲麻辣烫”,食麻辣烫,费币50元。
晚,吃茶,抽烟,至夜深。
7月10日(周六):
天气:昙。
居家。
上午,读书,重点阅读《蒙田全集》(第一卷·23-25章)
蒙田谈“读书”:
在《论学究式教育》(25章)中,蒙田有如此一段话:“我们公主中的公主提到某人时,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把其他那么多人博大精深的思想放在头脑里,自己的思想为了让出地方,就挤压得很小了。”
这段话,无论是哪一位“公主”说的,都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接受别人的思想,要懂得融合贯通,提高自己思想的高度,生成自己的思想;如果别人的思想,挤压了自己的思想,那么,也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
读书多,就一定好吗?
蒙田认为:“我想说的是,植物吸收水太多会烂死,灯灌油太多会灭掉,同样,书读得太多,也会抑制思维活动。思想中塞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东西,就没有办法清理,这副担子压得它萎靡消沉。”
读书,贵在“转化”:
“我们接受了他人的看法与学问,仅此而已。必须把这些看法与学问化为自己的。肚子里塞满了肉而不把它消化,不转化为自身的养料,不健壮体格,这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不应该把知识贴在心灵表面,应该注入心灵里面;不应该拿它来喷洒,应该拿它来浸染。”
“虽则可以用别人的知识使自己长知识,可是要聪明那只有靠自己才会聪明。”
要区别“学得更好”与“学的更多。”
“学究式”教育:
“我们的学究,也从书本里搜集知识,只是挂在嘴边,然后吐出来,不管被风吹往哪里。”“但是更糟的是,他们的学生和孩子都不以知识充实自己、营养自,只是把知识辗转相传,唯一的目的是炫耀自己,娱乐大众。当作谈话的资料。”
下午,继续阅读《蒙田全集》(第一卷)。
读了一点点,忽然起了兴致,想出去游玩一下,于是,骑上电动车,环城游玩一阵。顺路,于小市场购物若干。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晚,休息,浴。后,倚床闲读,阅读《知堂序跋》(二),数文;阅读谷崎润一郎之《阴翳礼赞》,一文。
7月11日(周日):
天气:昙。
居家。
上午,写作。十点许,写出短文:《晴夏风日好》。后,读书,阅读《蒙田全集》(第一卷·26章)。
蒙田谈自己写作中的知识“引用”:
“我从书籍中随时摘录我喜欢的警句名言,不是为了记住,我这人记性不好,而是为了用到这部书里,说实在的,不论在这里还是在原文本里都不是我原创的。”
——《蒙田全集》(第一卷)·二十五章《论学究式教育》地42页。
“这要依靠我应用得法,还有赋予新意和表达有力。”
“我引用别人,是为了更好表达自己。”“我写出来的是我信仰东西,不是要人信仰的东西”。
——以上《蒙田全集》(第一卷)·二十六章《论儿童教育》第154页。
下午,甫坐定,忽然收到一家出版社的出版邮箱,于是,对从前差点出版的一部书稿,根据要求进行整理(主要是字数恰好符合要起),发给该出版社。至于能否出版,那就不是我的事了。
现在才知道,出版书稿,也要投稿,下一步,决定收集几家出版社的信箱,多处下手,总是成功的机会多一点儿。
写了十多年了,总有几百篇文章,准备提早编好几个集子,等待着。
后,开始写作《僻陋》一文,累了,辍笔,未竟。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