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斋日记”·2021年(第23周):
(2021-06-07 18:49:32)
标签:
秋水斋日记 |
分类: 生活随笔 |
5月31日(周一)·第23周:
天气:昙。
如常。
暇时读书,重点阅读威廉·罗伯茨之《伦敦猎书客》,想一气将此书读毕,也好写个文字,太喜欢了。
与老妻通电话,说小孙子的身上起“皮疹”(红色的小点)了。根据医生所说,高烧退后,必定会起皮疹,而且皮疹愈多,证明病情康复的愈好——只是,又让小家伙受罪了。视频了一下,看见精神面貌,还可以。
《安庆晚报》璀璀编辑,微信传来报影,明日该报发表书评文字:《巨匠与杰作——读毛姆<</font>巨匠与杰作:毛姆读书随笔>》。
写作副刊这些年来,有多少报纸停刊了呢?真是不堪回首。原先,经常发我稿子的《京郊日报》《渤海早报》《首都建设报》等,俱已停刊;今年,《皖北晨刊》也停刊了,这家报纸,发我稿子,已然多年,尽管稿费不高,但总是聊胜于无吧,况且,自己和副刊编辑,已然成为了不曾谋面的好朋友。故尔,停刊,叫人情何以堪?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晚,浴。后,倚床闲读,阅读知堂老人《雨天的书》,数文;阅读永井荷风《晴日木屐》,三文。
6月1日(周二):
天气:阴,阵雨。
“六·一”儿童节。
一大早,以奶奶、爷爷的名义,分别给小孙子发红包:200+200=400元。
暇时读书,重点阅读威廉·罗伯茨之《伦敦猎书客》。
昨日,跟门卫老王开玩笑说:“拿你的好酒来,我请客。”今日,老王果然拿来了两瓶酒:一为“赖茅”,一为“海之蓝”。于是,践约,于“真味炒鸡”请客,门卫三人、老王、我,计五人,费币220元。
下午,老妻发来小孙子广场玩耍的视频,情绪大好,看来病情基本痊愈了,大感欣慰。哎,总算把一颗心放下了。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晚,整理、修改了三个旧文,关于端午节的时文。后,倚床闲读,阅读知堂老人《雨天的书》,数文。
6月2日(周三):
天气:晴,转阴。
如常。
暇时读书,重点阅读威廉·罗伯茨之《伦敦猎书客》,近毕。
好长时间,没有写篇小说了,不敢下笔,怕受累。《青烟》一篇,虽不曾在大刊上发表,只是发在《巫山》上,但得稿费1150元,也总算把工钱挣出来了。有劳动付出,就有收获,信不亏我也。
两个长散文,俱已写毕,有待进一步加工。有时候,感觉“加工”的过程,比写作的过程还要累啊。但却是,累着,快乐着。
那一日,在《躬耕》杂志的博客上留言,表示对编辑老师的一番感谢之情。不曾想,编辑老师回复留言曰:“来森,是躬耕的老朋友了。”感觉很亲切,省去一个“路”字,是把俺当做自家人了。真是非常感谢啊,去年,发了俺三个稿子;今年,已经是发第二个稿子了。素不相识,只是“自然稿”,似这般公正用稿的刊物,难得啊。
建行“9113卡”,打入稿费一单:60元。收到“京东网”所购之书:朱熹《四书集注》(上下册)。
晚,去“艳玲麻辣烫”,食麻辣烫,费币47元。给老妻转账1000元。
常去吃麻辣烫,被一些人“不屑”,认为消费太低端,可我喜欢,喜欢的是那份“在场的自由”——想放松一下自己,就去吃一次。
晚,回家,吃茶,抽烟,后,浴,眠。
6月3日(周四):
天气:昙。
如常。
暇时读书,重点阅读《纪德读书日记》。
今日发的两家报纸,是很长时间没有发过的,也觉得好。无他,只因从前信箱不确,故尔没发也。这段时间发稿,终于又找到了某种感觉。
“京东网”下单,购买傅雷翻译作品两种:丹纳之《艺术哲学》(两卷本)、《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费币119元。前者,曾经有过一个版本,被人借阅后,从此不归,只好再买一套。此,实在是应该认真阅读的一本书。
午,办公室老王,招饮于火锅店,主要是吃牛肉。三人,饮白酒二斤,有点过了。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晚,倚床闲读,阅读知堂老人之《雨天的书》,数页。
6月4日(周五):
天气:晴。
如常。
暇时读书,重点阅读威廉·罗伯茨之《伦敦猎书客》,全书读毕,只等写一个文字。感觉收获不大,可用的信息,不多,泛泛焉。
下一步,重点阅读《纪德读书日记》一书。
收到“京东网”所购之书:丹纳之《艺术哲学》(两卷本)、《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召开周末会,一个多小时。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回家,收集了几个信箱。将长散文《好草在野》,发个相关刊物。
晚,浴。后,倚床闲翻,翻阅新到手的两套书。发现,此一套书原来还有几本,丛书总名称为:“傅雷谈艺系列”(精装5册)——《艺术哲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罗丹艺术论》《英国绘画》。于是,下单买下,费币164.5元。如此,就有了两套书的复本,也好,万一读“烂”了,就无须再买了。
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两篇《契诃夫全集》(第一卷)。
6月5日(周六):
天气:晴。
居家。
上午,写作。十点许,写出书评文字:《书和人共同谱出的时代变奏——读威廉·罗伯茨<</font>伦敦猎书客>》。
下午,午睡至三点。后,写作,五点半许,写出书评文字:《触摸生活:蒙田写作随笔的日子》——偷工减料,直接用书名,作为了文章的题目。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归途,买煎饼一叠,酸奶3包,费币19.5元。
晚,浴。后,倚床闲读,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两文。
6月6日(周日):
天气:晴。
居家。
上午,早餐后,忽觉身体劳累,于是,欲在沙发上少躺一会,不曾想,一躺竟至九点半许。或许,是昨天写了两个书评,累了。
后,泡茶,饮茶。复将昨日所写两个书评,阅读一过。于网上,乱翻一阵。发现《一枝梅,两枝梅》一文,又被设计成“现代文阅读题”了,想复制而出,竟然不得,网站不允许复制(下载也不成,需要注册、缴费),无奈也。
午睡早醒,倚床闲读,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两文。
下午,将两个书评文字,上传。后,读书,重点阅读《纪德读书日记》。书开本小,仅198页,所以,一下午即读之过半矣。
纪德的读书是“优雅”,甚至“浪漫”的:
他喜欢在特定的情境下读书,如行走在林荫道上、静谧的室内,他在1905年6月某一天的日记中如此写到:“大雨如注,闭门在温室中,歌德的一卷诗在手,金黄色的蒲包花环绕,无热望,无忧亦无欲,我独味此至福。”
而遇到精彩的句子或者段落,他就摘抄下来。
记得还喜欢,与妻子一起朗读,喜欢把精彩的段落,朗读给孩子们听。
书中,最精彩的内容,在于纪德对一些作家及作品的评价:既见其观点,又见其性情,臧否之间,表现出纪德为文、为人的真诚。
“信仰危机”:
读1916年的日记,看一看出纪德的“信仰危机”,为了解除这种危机,他阅读《约翰福音》,阅读波舒哀的《诸启示》,阅读帕斯卡尔的哲学著作。他信奉上帝,“我信奉上帝,相信上帝,爱上帝,我全心全意地如此而行”,但他不相信《约翰福音》《诸启示》等书,提供的所谓“证明、理由、证据”,他认为“所有这些,都是可悲的,是不诚实的”。于是,他就重新阅读帕斯卡尔,他认为“帕斯卡尔,对我的益处比波舒哀大得多”,他从帕斯卡尔那儿,进一步领会到了“沉思”的好处。话句话说,他大概认为,独立的思考,比盲目的信仰宗教更好。
晚,去“艳玲麻辣烫”,食麻辣烫,费币50元。
晚,浴。后,倚床闲读,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