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水斋日记”·2021年(第十六周):

(2021-04-20 06:58:17)
标签:

秋水斋日记

分类: 生活随笔

412日(周一)·第十六周:

 

天气:昙。

如常。

暇时读书,重点阅读《毛姆读书随笔》,近毕;兼读叶灵凤之《读书随笔》(一)。笔记,另存。

读书,经常出现“半途而废”(非“废”,乃“止”也),也很无奈,但也可以谅解。读书多了,你就会发现,许多名人(作家、学者),亦难逃此“劫”。原因多种,“阅读疲劳”,却是很重要的一点。

因为感冒,好几日没有吃酒了,略有好转,于是,一个人去“艳玲麻辣烫”,食麻辣烫。状态不佳,饮白酒一杯,啤酒一瓶。本来是想放松一下,结果是吃得“郁闷”,只因身体恢复尚未如常也。

晚,倚床闲读了几页书。

 

413日(周二):

 

天气:晴。

如常。

暇时读书,重点阅读《毛姆读书随笔》,近毕;兼读叶灵凤之《读书随笔》(一)。精力集中,阅读效果甚佳。

很寻常的一天,上课,读书而已。

晚,本办公室几位同仁,一起于“外婆桥”饭店吃饭。办公室数人,有好几位没有收到邀请,反而邀请了已经调走的一位同事(很大程度上,就是为这位女同事吃饭)。正应了一句话:好朋友相隔千里,依然知己;非同心者,近在咫尺,视同陌路。

酒席间,谈到养儿和养女的问题,可博一笑。其实,骨子里大家都喜欢儿子,只是很多情况下,是无奈的。

酒席间,又谈到“读《易经》”的问题,我只是一笑。论会读,能读,在座的没有比我条件更好了,我也读了一点,但也只是“读读而已”,从来没有把算卦与之相连。我曾经想专门研读一下《易经》,顺便旁及其它(算卦等),但却被学问不怎么样的老妻惊醒了,她说:“你没有看到,那些研究《易经》的人,多数都神经兮兮了。”也确然如此,学问不到,研究《易经》,是徒劳的。就像许多搞心理学的,本想指导别人,最后却是自己“心里不正常”了。

本校一位同志,研究了几年《红楼梦》,一无所得,连一篇也没有发表过;后来,又转而研究《易经》,结果会如何?至少到目前,不得而知。有些学问,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研究的。“研究”这个词,也不是随便挂在口上的——一笑。

哎,安安静静的,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倒是实情。

晚,饮茶,早眠。

 

414日(周三):

 

天气:晴,暖。

如常。

暇时读书,重点阅读《毛姆读书随笔》,近毕;兼读叶灵凤之《读书随笔》(一)。

午,光明小学李老师招饮于“真味炒鸡”,菜肴颇丰,尽管感冒尚未痊愈,但仍然被劝酒一杯半。

哎,想想“五一”假期,即将到来了,就觉得快乐。其实,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设计”,就是因为有五天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读读书,写点文字,或者,户外野步,消闲散心,都觉得好。

喜欢安安静静的生活,别人活得再“疯狂”,我也不羡慕,更不会嫉妒,所谓“不忮不求”,是也。人各有性,异彩纷呈,才能造就一个“花花世界”啊。能够“安静自处”,实际上也就是给了自己一个相对正确的“评价和定位”。人,最难了解的,其实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事实上,很多人,就不能给自己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所以才“癫痫疯狂”,所以才“不辨丑美”,所以才“自卑颓废”——活着,大是不易,活好自己,尤为不易——必得戒之,慎之也。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晚,倚床闲读,阅读理查德·梅比《树的故事》,数页。

 

415日(周四):

 

天气:晴,暖。

暇时读书,重点阅读《毛姆读书随笔》,全书读毕;兼读叶灵凤之《读书随笔》(一)。下一步,准备集中阅读一下弗吉尼亚·伍尔夫几本谈读书的书。

收到稿费三单:60+60+60=180元。

“京东网”下单,购买俄·托尔斯泰之《战争与和平》(四卷本)——只因价格极廉。这段时间购书,主要购买“京东自售”的,因为大多五折,下单购买后,还会优惠,所以,实际到手价格,还低于五折价。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归途,于一老熟小卖部,购得大雪茄两盒,费币35元。

晚,倚床闲读,阅读《梅花草堂笔谈》(一),数页;阅读《陶庵梦露》,数页。

 

416日(周五):

 

天气:晴,暖。

如常。

暇时读书,重点阅读伍尔夫之《在书里,在床上》(一本读书随笔),兼读叶灵凤之《读书随笔》(一)。

手中,目前有三本伍尔夫的读书随笔:《普通读者》《在书里,在床上》《存在的瞬间:伍尔夫读书随笔》。第三本,前段时间刚刚读毕,并写出了一片同题书评,发在了49日的《河南日报》“读书·观影”版上。此三本书,所收文章有相同者,亦有相异者,准备集中阅读一下,也好对伍尔夫的“读书思想”,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掌握。

这段时间,食肉食鱼太多,故尔,今中午自己做餐,只来了一个“耗油菠菜扇贝肉”,兼几个小咸菜。感觉甚好。

收到“京东网”所购之书:俄·托尔斯泰之《战争与和平》(四卷本)。尚未拆开看,感觉书本太薄,不似是全本。买此书,主要是看到网上价格极便宜。此前,已拥有人教版本的。

邮局卡,打入一点稿费,也不知是那儿的——或许,是因为太少,羞于启口吧。

放学后,召开教职工会议,无他,例行尔。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晚,倚床闲读,阅读《梅花草堂笔谈》,数页。

 

417日(周六):

 

天气:晴,凉。

一大早,去“东山集贸市场”购物:羊肉、羊排307元,猪肉123元。携之,去潍坊看孙子,半道上,突然接老妻电话说:要去“北海”,看放风筝(有可能是潍柴发了票),希望我明天去。无奈,人已然坐上了102公交车。于是,老妻只好留家,孩子们去北海看风筝,孙子自然也一起去了。

抵达潍坊,孩子们已驱车行矣。于是,又与老妻一起去“南下河市场”购物:大虾3斤许、清江鱼一条、菜蔬若干,计费币135元。

午,躺在床上休息,翻览微信,发现多年前的一位朋友发表了文章,于是即兴联系,联系上了,才知道对方也在想联系我。哎,虽然一时兴起,联系了,却也未必想交往,人渐老,交往之心越来越淡了。总觉得,现如今,无论是读书、写作,或者品茶、抽烟、散步,还是一个人为好——可以享受充分的自由。我发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喜欢“独处”了,特别是经济相对独立的老年人。

下午五点半许,乘101公交,回到昌乐。浏览一下网上内容,不知不觉间,已然六点半矣。一个人居家,懒得做饭,于是,去小区大门对面水饺铺吃水饺:小炒绿豆芽、盐渍花生、水饺一份,啤酒两瓶,费币45元。

这一天,与读书,与写作,基本无关。

晚,躺在床上,复将所读《毛姆读书随笔》一书,浏览一过,重点内容了然于胸,明日书评文字之基本框架,亦明矣。

 

418日(周日):

 

天气:晴,暖。

居家。

写作,上午九点整,写出书评文字:《巨匠与杰作——读毛姆<</font>巨匠与杰作:毛姆读书随笔>》。后,开始写作短文《劳心与劳力》,十点半许,写毕。

心情,快然,爽然。

午睡,至下午三点许。

起床,写作,四点许,写出短文:《汗 渍》。后,对新写出三篇文章,作进一步文字加工,上传。再后,复将上周所写的读书随笔《最后的评判者》一文,阅读一过,上传。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晚,倚床闲读,阅读《梅花草堂笔谈》,数页;清·董含之《三冈识略校注》,数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