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斋日记”·2021年(第十二周):
(2021-03-22 18:01:37)
标签:
秋水斋日记 |
分类: 生活随笔 |
3月15日(周一)·第十二周:
天气:阴,小雨。
如常。
暇时读书,重点阅读弗吉尼亚·伍尔夫之《伍尔夫读书随笔》,全书读毕。
收到《躬耕》2021、2期样刊,内发《春日迟迟》一文。
伍尔夫谈“随笔”:
随笔,此种体裁,据说最初就是英国人的创建,所以,英国人笔下的“随笔”当是别具意义的。
“(随笔)这类文章的形式可长可短,内容可俗可雅,既可以闲谈海龟或者契普赛街(伦敦地名,那里有许多旧货店),也可以高论上帝或者斯宾诺莎(17世纪荷兰哲学家)。”
“支配随笔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必须给读者以愉悦,或者说,读者从书架上拿随笔来读,其目的就是为了从中得到愉悦。任何一篇好的随笔,从头到尾都应该服从这一目的。”
“随笔容不得任何杂质,不管你用什么手法——刻意求工也好,浑然天成也好,相互映衬也好——反正随笔要写得越纯越好。要么纯得像水,要么醇得像酒,不可有外来异物,但不能让人觉得单调。”
“随笔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纯真,而题材小,不仅便于随笔定型,更便于随笔作家精耕细作;再说,这样还可以避免古代作家的那种浮华文风,即那种我们鄙夷地称之为‘小摆设’的修辞方法。”
“我们总觉得,一篇好的随笔就像一道帷幕,他能把我们团团围住,从而使我们暂时忘却恼人的世界。”
伍尔夫在谈随笔时,还特别谈到作家的“自我意识”,要从“自我意识”中表现出“作家的个性”,但“个性”,又并非是指“琐碎的个人癖好”。
晚,忽然想酌酒,于是,一个人去“艳玲麻辣烫”,食麻辣烫,饮白酒半斤,费币48元。后,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晚,浴。后,眠。
3月16日(周二):
天气:轻微霾,暖。
如常。
暇时读书,重点阅读阅读日·宫崎法子之《中国绘画的深意:图说山水花鸟画一千年》。精力集中,数章读毕。
最近一段时间,读书笔记,记得少,感觉不好。
近放学,接老妻电话,要去潍坊代为看小孙子一天,于是乘六点二十的101公交车,去潍坊。抵达潍坊时,已近八点。先不回家,一个人去餐馆吃饭,餐馆太过简陋,连一点肉食都没有:小炒土豆丝、水饺一份,饮啤酒三瓶,费币47元。
酒馆中,遇到几位与老板一起酌酒者,“牛皮哄哄”,颇为讨厌。老板,倒是很谦虚、热情。
晚,哄小孙子玩耍,近十点方眠。
3月17日(周三):
天气:晴,暖。
一大早,老妻与家弟一起驱车回南展老家,原因只有一个:村子搞党支部选举,所有党员必得到位。
儿子也请了假,两个大男人,在家一起照看孩子——他儿子,我小孙子。小家伙没有停歇的时候,总在房间内乱窜、乱扔东西,他跑到哪儿,大人就得跟到哪儿——小孩很欢喜,大人却很狼狈。
十点许,抱小孩去小区广场玩,玩得不亦乐乎,真真是可爱。
儿媳,送了一提上好茶叶。
下午两点许,老妻回到家中,总算松了一口气。下午五点半许,回到昌乐。沿大街行走大半个小时,以代晚间的散步。
《滁州日报》微信打入稿费:70元。
《农家科技》编辑老师,发来微信,说是新近一期发了《春耕图》一文,具体也不知是哪一期。这个刊物虽是一家“农村”刊物,稿费还不错,一个短文100元。
晚,不食,青萝卜一块,以充晚餐。浴,后,倚床闲读,阅读《酉阳杂俎》,数页。
3月18日(周四):
天气:阴,降温。
如常。
暇时读书,重点阅读日·宫崎法子之《中国绘画的深意:图说山水花鸟画一千年》。精力集中,数章读毕。一部分章节,又重新回读。
午,本办公室小周,邀饮于“真味炒鸡”,菜肴颇丰,饮白酒半斤。酒至微醺,是最佳状态。
老妻,发来小孙子的视频:对着镜头,一边拱手“恭喜”,一边口中喊着“爷爷,爷爷……”纯真自然,憨态可掬。瞬间,感觉热泪湿目——到底是自己的孙子,怎一个亲字了的?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晚,浴。后,倚床闲读,阅读《酉阳杂俎》,数页。
3月19日(周五):
天气:昙。
如常。
暇时读书,要为即将写作的几个美食文字,做准备,故尔,今日重点阅读《粥谱素食说略》一书。
“薄荷饼”:
元·韩奕《易牙遗意·薄荷饼》:“头刀薄荷连细枝为末,和炒面糦六两、干沙糖一斤,和匀,令味得所。入脱脱之。”
“薄荷粥”:
清·曹庭栋《养生随笔》:“《医余录》:通关格,利咽喉,令人口香。按,兼止痰嗽,治头疼脑风,发汗,消食,下气,去舌苔。《纲目》云:煎汤煮饭,能去热,煮粥尤妥。”
“杞叶粥”:
明·高濂《饮馔服食笺》:“用枸杞子新嫩叶,摘来洗净细切,入盐,同米煮粥,食之清目宁心。”
清·曹庭栋《养生随笔·粥谱》:“《传信方》:治五劳七伤。豉汁和米煮。按,兼治上焦客热,周眛风湿,明目安神。味甘气凉,与根皮及子性稍别。《笔谈》云:陕西极边生者。大合抱,摘叶代茶。”
收到“京东网”所购之书:《楚辞汉赋》(上下册)。上册为“楚辞”,下册为“汉赋”。自己想重点阅读的是“汉赋”部分。大学读书时,对文学史中此一部分,阅读远远不够,只因文字难懂。几十年之后,方觉得此一部分,是绝不能忽略而过的,因为“语言至美”,作为一名散文写作者,不能不从中汲取一些营养。
阅读完该书后,计划接着阅读《文选》中的“汉赋”部分,毕竟该书,收文还是叫人感觉略嫌少一些。
放学后,召开教师、党员会,会毕,已近六点半。于是,直奔“艳玲麻辣烫”,食麻辣烫,饮白酒半斤,费币45元。
晚,泡茶,茶足后,眠。
3月20日(周六):
天气:阵雨,后,昙。
居家。
上午,乱翻书。后,写作短文——《春日粥事》,过半。午,鲜鱼炖豆腐、红烧大虾、小咸菜一碟,酌酒一杯。
下午,继续写作,短文《春日粥事》,写毕。
后,写作《春风薄荷香》一文,全文写毕。再后,整理了两个旧文。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路遇表叔,站着闲聊了一段时间。人老了,就多虑,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孩子们,我亦如此——总是不放心——大约,这也是老年人的通病吧。
晚,浴。后,倚床闲读,阅读《楚辞汉赋》(下),司马相如之《大风赋》。倚床翻览手机,从李华处订购八爪鱼一箱55元(3斤),猪大骨一份5斤,49.9元。
3月21日(周日):
天气:晴。
居家。
上午,先是整理了两个旧文。
收到订制李华的八爪鱼,只有8条,三斤,似乎远不足——李华被货主骗了。
十点许,忽接同事电话,相邀去青州,吃牛大骨,于是,欣然前往。十一点许,抵达青州“坡子”,进入一家牛骨店,可惜无大骨,只能吃牛排骨、牛舌等,差强人意,三人费币249元,饮习酒一瓶。后,沿“古街”闲逛,进“耦园”,门票60元,购得文玩核桃一对,费币40元;归途,顺路去黄楼花市,购得君子兰两盆,费币30元。
忽然想起,昨夜一梦,梦中景象:庭院中,养了许多盆花,生机盎然,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灿然开放,满庭院的灿烂。
据说,梦见花开,是吉梦,而今日于我,却是一个“花钱梦”,三人同行,所有这些生活费用,都是我出的——可博一粲。
晚,户外散步,半小时许。后,修改、加工昨日所写两个文字,定稿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