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斋日记”·2021年(第六周):
(2021-02-08 09:52:25)
标签:
秋水斋日记 |
分类: 生活随笔 |
2月1日(周一)·第六周:
天气:晴。
上午,无所事事,有一种茫然的感觉。电脑上浏览,乱翻书。
下午,读书,重点阅读刘强之《魏晋风流》。
读了一天的书,感觉进步了了,事实上,尽管你很努力,一天下来,实在也读不了多少东西。我不知道,那些不读书的作家们,是如何写作的。忘记是那一位名家说过:“要写作,先读书。”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标准的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学期间,学中文知识种种,自不待言,大学毕业后,仍然读书不辍,却总也不满足,那些不读书的作家们,难道比我聪明很多吗?他们是“圣人”吗?不可思议!
购买的第一套茶盘,今日到手,放上我的茶具,感觉搭配恰到好处,从此再也不用不断地擦洗桌面了,感觉大好。生活,讲究的是一种“品位”,茶如何不能饮?但美好的茶具,更让人在饮茶时多一份闲适、优雅的情味,大好,大好。
建行“9113卡”,打入稿费:1580元(《娄底晚报》)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今日心情颇佳,散步归来,于一水饺铺小酌:猪冻一份、小炒绿豆芽一份、盐渍花生米一份、水饺一份,饮白酒半斤,费币53元。酒足饭饱,乐矣哉。
晚,给老妻转账:1000元。
晚,不曾读书,早眠。
2月2日(周二):
天气:晴。
居家。
上午,写作,写出短文:《“五更”帖》。
午,去邮局支取近阶段稿费,不果。单子是老妻填写的,居然忘记写上面的姓名了,又必须字体一致,只好作罢。于是,去建行,支取近阶段打入建行“9113卡”之稿费2000元。
工行“1512卡”打入稿费一单:60元(《阿坝日报》)。
收到所购茶盘之二:“牛首茶盘”。感觉此一茶盘,质量似乎不及昨日收到之“莲藕茶盘”好。
下午,读书,重点阅读刘强之《魏晋风流》。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食熟花生一捧,以充晚餐。
晚,浴。后读书,阅读《伍尔夫读书随笔:存在的瞬间》,数页,至午夜一点许。
2月3日(周三):
天气:晴。
一大早,乘101公交车去潍坊,看孙子。于“李家便民街”下车,购物若干:猪肉、大虾、熟食、草莓等,计费币303.5元。
全天的工作,就是陪小孙子玩耍,其乐也融融。
下午,四点半许,回到昌乐。
回家途中,于小区大门东邻小超市购买:自灌熟香肠3斤许(每斤60元)、青萝卜、味极鲜等,计费币235元。此等“自灌香肠”,前些年尚为“稀罕之物”时,每年春节,总会灌上二三十斤猪肉的,这几年,家家都灌,已然成为“俗物”,所以自己也就不灌了,找到味道好的,随便买点吃,即可。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食熟花生一捧,青萝卜一块,以充晚餐。
晚,写作,将长散文《好草在野》写毕,六千字左右,但有待进一步加工、润色。
后,浴。再后,倚床闲读,阅读阅读《伍尔夫读书随笔:存在的瞬间》,数文。
2月4日(周四):
天气:晴。
居家。
上午,继续加工、整理长散文《好草在野》(6000字左右),基本定稿——准备暂放一下,反正头年也不能发送刊物了。后,读书,继续阅读刘强之《魏晋风流》。
午,去邮局,支取近阶段单子稿费:3200元。快过年了,支点碎银子,买糖吃(一笑!);复去工商行,支取现金8000元,以备春节发红包用。
武汉《谈心》杂志静秋编辑,微信转账稿费:100元(《谈心》2020、3期发一短文《活在当下》)。
下午,读书,继续阅读刘强之《魏晋风流》,兼读《伍尔夫读书随笔:存在的瞬间》。
伍尔夫说:“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没有人涉足过的森林,都有一片连飞鸟的踪迹也没有的雪原。在那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而且希望这孤独永远不受干扰。”——《生病与读书》。
生病时的“阅读状态”:
“在我们生病时,文字本身似乎也具有了某种神秘性质。我们似乎抓住了字面以外的含义,本能地猜出了这个,猜出了那个,还感受到把一个声音、一种色彩、这里一个重音、那里一个停顿组合在一起,会使我们进入一种无论是文字还是理性都无法表达的心灵状态。”——同上。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归途,与小区对望餐馆吃饭:花生米、猪冻拼盘,小炒绿豆芽一份、水饺一份,白酒半斤,费币47元。老板很有意思,怕你吃不完,不给多了,说:“我给你拼个盘,吃不了也浪费,你还多花了钱。”老板是个好人啊!
晚,不曾读书。
2月5日(周五):
天气:晴。
一大早,乘101公交车,去潍坊。今天要带小孙子去洗澡、游泳。
上午,无事,哄小孙子玩耍而已。
小孙子午睡至下午两点多,醒来后,立即去“游泳馆”洗澡、游泳,好在人并不多,不似想象的那样多。四点半许,回到潍坊家中。
决定立即回昌乐,刚穿好衣服,小孙子就冷冷地走到我面前,他似乎看出了什么,转身去开门,小家伙竟然趴在护栏上嗷嗷地哭了——不愿意爷爷走。只好转身回去,重新将其抱起,玩了一会,然后奶奶哄他吃饭,方得悄悄滴离开。
哎,小家伙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懂事了。明日,是小孙子一周岁生日,还要去潍坊,为其过生日。
今日,《纳雍报》用了一个完整版面,发了我一个长散文,这在报纸,还是比较少见的;去年,一家报纸曾经数期连载了我的一个散文——都觉得好。
六点半许,回到昌乐。天已黑,也不外出散步了——这一天,与读书无关,与写作亦无关,心中有一种嗒然若失的感觉。
晚,食花生一捧,青萝卜一块,以充晚餐。后,泡普洱茶一壶,慢慢啜饮之。
晚,浴。后,倚床闲读,阅读朱良志之《画者东西影》,两章。
2月6日(周六):
天气:晴。
去潍坊。今日是小孙子的周岁生日,要为之过生日。
第一个生日,本来是想去饭店隆重庆祝一下,考虑再三,觉得还是在家为好:一则小孙子有午睡的习惯,二则他爸爸还在上班,无暇。也没有通知亲属,就一家人吃了个便饭。明年,小孙子大了,一定要隆重庆祝一下。
有意思的是“抓周”,小孙子竟然一下子就抓住了毛笔和书,并且还高兴地抓着走了一圈。哎,难道也要做个文人吗?
送小孙子红包一个:6000元。
昨天,因为回昌乐太晚,无暇散步锻炼身体,故尔,今日早回,抵达昌乐时,尚不到五点钟。浏览了一下电脑,随后,户外散步,一小时许。
晚,食花生一捧,青萝卜一块,以充晚餐。
晚,浴。后,倚床闲读,阅读朱良志之《画者东西影》,一章。
2月7日(周日):
天气:昙。
早饭后,去“安平理发铺”理发,去得早,人尚少,九点许,即理毕。
十几年来,我一直在“安平理发铺”理发,第一次理发时,理发员还是一个未结婚的小青年,彼时,我也还是一头黑发;十几年后,理发员的儿子,已然读中学了,而我已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有一次,我开玩笑说:“十几年了,我的头发由黑发被你理成了白发,人老的多快啊。”理发员嘿然一笑,说道:“是啊,我眼见的你的头发,一天天变白。”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提醒你:时间过得好快啊,好快啊,所以,一定要珍惜时间!
回家后,读书,重点阅读刘强之《魏晋风度》。
写下一个题目《不为物“累”》,写了五六百字,辍笔——有兴致的时候,再写。年前,决定基本不写文字了。
《渝北时报》微信转账稿费:50元。
下午,读书,继续读刘强之《魏晋风度》。精力充沛、集中,一气读完数章,全书读毕——爽然,快然。读此书,大是助于阅读理解《世说新语》,大是助于理解“魏晋风度”等诸多方面。此书,基本上是对《世说新语》的一种解读,不过,提供了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作出了更为深刻的人物分析、历史透视、哲学思辨。
下一步,重点阅读朱良志之《画者东西影:八大山人艺术中的生存智慧》。
《张家界日报》郭红艳编辑微信发来报影——明日发《寒雀图》一文。
接到《农民日报》编辑老师的电话,索要文章配图,前几天刚刚发了一个稿子,又要发一个,甚是感谢!
晚,户外散步,一小时许。归途,于一小餐馆小酌:小炒绿豆芽、猪冻、花生米,水饺一份,饮白酒半斤,费币仅47元。
晚,看中央六台电影一块。后,倚床闲读,阅读《魏晋清谈》“序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