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思……
《谷歌地图》: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奇异人像
日前手机百度推荐了一段视频《从卫星地图看西藏,无限放大后,发现了惊异的一面》,好奇,点进去看了下,确实有点意思。
清爽不粘腻!罗曼诺洗发露
广告
图1:视频《从卫星地图看西藏,无限放大后,发现了惊异的一面》
视频演示了将西藏定日县绒辖乡(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属日喀则地区,与尼泊尔接壤)的卫星地图一层层放大后,在“粗布日”地方西北侧、“上布雄”地方西侧不远,地面惊现一尊人像。乍看起来,这幅人像好似在打坐。
有网友指出,该奇异人像位于东经86.336度,北纬28.179度。又有网友粗略估计“这幅人像的占地面积约110多亩,大概是10个足球场那么大”。
图2:视频截图:随着卫星图一层层放大,地面惊现人像。
这不会是恶搞视频吧?弄一个嫁接画面什么的……
于是自己也用手机查了下《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但这两家在该地区的卫星地图放大程度有限,放大到一定程度便显示“此区域无卫星图”,无法清晰看到细节。
《微软地图》和《谷歌地图》则可以进一步放大;而该视频所依据的,正是《谷歌地图》的卫星图。
上网搜了相关讯息,发现这个事情已经有一些热度了,甚至有人今年4月下旬还在百度建了个“粗布日吧”。起这个名字的原因应该是《谷歌地图》中离奇异人像最近的地理标签就是“粗布日”。
我国官方出版的地图中,并未标识“粗布日”地名,但《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都能够搜到,标示为“山峰”,属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定日县。
而《微软地图》中,距该处更近的地理标签为“上布雄”,在《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亦均能搜到此处,也被标示为定日县境内的“山峰”。
图3:《谷歌地图》:随着逐级放大的卫星图,奇异人像渐渐清晰。
《微软地图》:未发现奇异人像
审慎是个好习惯,何况打开Windows
10自带的《微软地图》检验一下也是举手之劳……对比后发现,《微软地图》同一处的卫星图并未发现奇异人像。
图4:《微软地图》:卫星图逐级放大,地貌变化并不大,也未观察到奇异人像。
在《谷歌地图》中,该处卫星图在放大到某一层级后,地貌变化与之前有较大差异(详见图3);而《微软地图》则保持了基本一致的地貌,同处地点也未观察到奇异人像(详见图4)。
会不会是谷歌在“搞怪”?在放大到某点之后的卫星图中嫁接了一系列PS过的图片,借此呼应一下古老的《西藏镇魔图》……
有这个可能……但也有其他可能……
如果排除谷歌有意为之,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微软地图》所用卫星图拍摄的时点不同,微软的几张大图积雪明显较厚。
也有可能是:此处由于部分融雪等原因,某一时点短暂形成了该地貌,正好被谷歌的卫星图捕捉到……这也许是最惊悚的可能性了:形成奇异人像地貌的原因,除了“部分融雪”,很容易被联想到是某位异次元生命体在现世的显影……
当然,结合《谷歌地图》中该处卫星图在放大到某一层级后地貌突然有较大变化,而《微软地图》前后基本一致这个情况来看,谷歌有意“搞怪”的嫌疑很大啊……
《西藏镇魔图》的传说
文成公主来西藏之前,赤尊公主先到拉萨成为藏王(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妻子。赤尊公主想在内邬塘一带修建神庙,供奉她从尼泊尔带来的释迦摩尼佛八岁等身像,但一直未能成功;白天所修建筑物,夜间即遭鬼神捣毁。她听说文成公主精通地理勘察,便请代为选定一处佳地建庙。
文成公主推算出雪域西藏的地形俨如罗刹魔女仰卧:拉萨卧塘湖为魔女之心脏,红山、铁山、磨盘山是魔女心窍上的脉络。故而公主建议:填平卧塘湖,建一座释迦神庙镇服魔女;饶木齐为龙神宫殿(注),也应在上面供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以保拉萨和整个藏土的安宁。
【注】此处所谓的“龙”想必是指“那伽”,即印度体系的龙,与中国体系的龙有很大差异。印度体系的龙(那伽,梵语Nga)是一种巨蛇,其长身、无足、无角,头型似眼镜蛇,那伽中部分多头,部分有剧毒。他们居住在水中、地下,有宫殿,喜欢囤积财宝,具有控制水、行云雨的力量。英语中用Naja指眼镜蛇属动物,其词源应该就是梵语Nga。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约是出于传教方便,尽快扩大影响的考虑,于是逐附会本土文化,把“那伽”翻译成“龙”。佛教“天龙八部”中所谓的“龙众”,指的就是那伽。
于是,在松赞干布的主持下,以山羊驼土填平卧塘湖,于其上建大昭寺,供奉赤尊公主从尼泊尔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八岁等身像。文成公主另在绕木齐修建小昭寺,供奉她从大唐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
除在要害处修建两座主寺外,松赞干布又修建了四座镇边寺,以镇住女魔四肢关节。又在余处修建了许多小庙,以改变恶劣风水,完善八吉祥的徵相。
图5:《西藏镇魔图》
绒辖沟:秘境中的秘境
不得不说,本次发现奇异人像的绒辖乡,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绒辖乡位于定日县西南部,与尼泊尔接壤,行政区域246平方公里,有三个对外山口通道,属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在藏语里,“绒”意为沟,“辖”意为深,“绒辖”就是深沟的意思。
图6:绒辖乡与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相距不远
绒辖乡还是西藏最著名的苦行僧、大成就者米拉日巴尊者的圆寂地。
米拉日巴尊者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出生于吐蕃贡塘地区,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俗称“白教”)创始人玛尔巴尊者的嫡传弟子,是西藏“实践佛法”的代表人物,是西藏最著名的苦行僧。米拉日巴尊者是一位彻底的出世主义者,他从维护佛陀教法的立场出发,反对和抨击那些借佛教之名以图富贵、贪鄙虚伪、欺世盗名的宗教上层人物。尊者终身坚守佛教的清规戒律,遁迹山林,潜心苦修,获得极大的成就,为噶举派的创始人之一。
图7:米拉日巴尊者
米拉日巴尊者终生不建庙宇、不集僧众,做了一个洒脱自在的游方行者。尊者虽是密宗行者,但作风和精神处处体现原始佛教的朴实、艰苦与实践。他不自诩为佛、菩萨的化身,却痛快了当的告诉人:“我本是一个博地凡夫,今生今世因刻苦修行而得成就。”
公元1023年(宋徽宗宣和五年),尊者圆寂于绒辖沟的曲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