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奖征文】我心目中的芙蓉:听,谁在骂你

(2008-03-23 19:57:49)
标签:

芙蓉姐姐

有奖征文

娱乐

http://furongjiejie.bokee.com/photo/view.fcgi?id=7834696&mode=3

                                                                              听,谁在骂你

                                                      Sophie

“脸蛋身材,那只是一个盒子,再惊艳又有何用,所有的盒子总有一天会枯萎老去,留在尘世间寂寞的回忆花样年华。但是盒子里的灵魂才是永恒,优雅的高贵的纯洁的灵魂在别人的记忆中轻舞,那种杀伤力无与伦比的气质和风韵才是任何盒子渴望拥有的。”

 

“藕喜欢上海这个地方,小巧玲珑的街道干净整洁,精致美味的点心余味缠绵,连湿漉漉的空气中都漫溢着上海特有的繁华和尊贵。藕顺下头发,轻拂面颊,只一下子就爱上了上海这个干净和繁华的城市。”

 

“藕想,火锅就像人生,扎实的知识底蕴造就火锅的丰富底料,可爱香料调剂情调,注重时机注重火候,不断增加新的内涵,才能煮沸麻辣鲜香的精彩人生。”

 

                        -----------转自芙蓉姐姐博客

 

芙蓉姐姐博客的网易分舵,和我一样,在网络上喜欢用“偶 ”代替“我”。只是,她是 用“藕”的,多了一份娇滴滴,或者是嗲声嗲气。依旧有很多人进来,破口大骂的,鄙视的,逛一逛皱皱眉头就走的,翻几张“艳照”找个乐子的……而我,多半只是留言,挑出我觉得有道理的句子,其他的,就完全忽略不计了。

 

一直以来,对于芙蓉姐姐,除了看不得跳舞时拗断的腰肢,走秀时的露点,其他我还是不太反感的。大众娱乐嘛,说穿了只是为大众提供娱乐素材,或者好一点的,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偶像、一种标榜。比如小刚同志领着一堆电影人为南方灾民捐款之类的。至于我们,只是出于各种目的的,给予她们关注。各取所需而已。前一阵子还听说芙蓉姐姐开了自己的XX网界面,依旧是一群人上去发呕吐的表情。不过我总认为,页面而已,看不下去就不看了,何必骂骂咧咧,大动肝火?

 

  所以我依旧闲时写写博,也偶尔去芙蓉姐姐那里,不仅仅是因为我也是一俗人,好奇这个风口浪尖的女子又有什么最新动作,更多的是因为,她的博客里10句中1句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也许庸俗,也许像小女生一样嗲,也许继续扮娇小可爱,还会一直“藕今天~~”的写,但是不变的是字里行间的自我陶醉与张扬。吸引我的,恰恰是那种骄傲与自信。我不完美,所以一度很自卑,但是某种程度来讲,芙蓉姐姐鼓励了我,是啊,在恶意的媒体面前,这个女子都是开开心心的,我有什么理由悲哀?着实奏效。

 

这是一个迅速蹿红并饱受苛责、诟病乃至辱骂的女人。2005年,她用一组照片博来了无数人的眼神——那些挺胸撅臀,顾盼生姿的她以一种超乎寻常的自恋甚至是自负的姿态展现了一把。有人说这是雅文化堕落的表征;也有人说,她是对传统女性情操的彻底颠覆与毁灭;还有人说,芙蓉姐姐的走红,是平民偶像“反智主义”的典型。我说,她的走红,源于大众的好奇。抱着不同的目的,似乎更多人不由自主的关注着她,评论着她,就和我现在一样。也有更多人趋之若鹜,似乎只是为了揪出芙蓉姐姐语录中自我陶醉的字眼,然后狠狠骂上几句,然后闪人。我倒觉得这类人才叫做悲哀。畸形的追逐,无疑将品位低廉化,这也直接导致文化向更加媚俗的方向蔓延开来。

 

这就好比“艳照门”事件中自拍的人,乃至发布的人都不是最可怜的,四处下载的人才是最可怜的。什么值得关注?什么应该不屑一顾?什么值得推崇?什么应该唾弃?整日在浩如烟海的垃圾堆里沾沾自喜地搜罗着,然后炫耀着问:“艳照你有吗?有几张?哈,我比你多!”请问,疯狂的是明星,还是你自己?大众讨厌狗仔队,可是狗仔队的报道依旧有人买;明星讨厌狗仔队,可是依旧喜欢靠他们去炒作。所以谁都不是那么崇高,就不要假装清高。超级鄙视这类人。

 

上次看见芙蓉姐姐说,博友们对于自己发展方向有什么建议,偶觉得其实芙蓉姐姐刚出道时的风格就很好,有等待自己上线的网友,S形体张扬就张扬吧,但是偶真的不希望您往衣着老气那个方向发展。您也是名人,而且是名女人,所以也不容易,但是不要总戴假发,比如上次和杨二一起出席那次,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头发掩盖起来呢?还有,姐姐真的不要再露点了,因为姐姐终究是会嫁人的啊,所以把美丽的自己展示给他就好了啊,为什么要给不相干的男人揩油呢是不是~~姐姐可以利用自己公众的影响力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啊,比如偶就很喜欢姐姐在博客上写北大教学楼的奢华。吸引大众的视线到那些需要关注的地方。比如学生辍学啊,贫穷啊,校园暴力啊,家庭惨剧啊。。。偶相信姐姐可以帮得到更多的人!!还有,不要在乎媒体如何评价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

 

所以我说,芙蓉不可悲,冠希不可悲,可悲的是身后追着赶着的人,那些人只不过是猎奇,就像一群人在街上围观一个举止怪异的人。友人常说,一个人改变不了整个社会,但是濮存昕说,光多一点,我们身边的黑暗就少一点。我相信这句话,我身边的人也相信这句话,于是,我们都很幸福,这就够了。

                       本文作者   本硕连读大学生在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