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方言文化研究》简介

(2015-12-29 15:05:45)
标签:

谭汝为

天津方言

方言文化

方言研究

分类: 语言修辞研究

天津方言文化研究》简介


 201412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侯精一、语文出版社原社长李行健、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审弥松颐、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袁钟瑞、首都师范大学杨学军、南开大学施向东、天津社会科学院张春生、天津广播电视局关山等八位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受《天津通史》编纂领导小组的委托,对天津方言研究系列成果——谭汝为主编的《天津方言词典》,马庆株、谭汝为、曾晓渝所著《天津方言研究与调查》,谭汝为所著《天津方言文化研究》等三部著作进行了学术鉴定。


《天津方言文化研究》简介
       

 与鉴定专家合影,左起:博主《天津方言词典》主编谭汝为,天津社科院文学所前所长张春生,教育部中国语文现代化副会长袁钟瑞,天津市语言学会会长、南开大学教授施向东,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前会长侯精一,著名播音艺术家关山,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弥松颐,首都师大出版社前社长杨学军教授,《天津方言词典》副主编、天津师大孟国教授。


 其中对《天津方言文化研究》一书的鉴定意见如下:

 谭汝为著《天津方言文化研究》,2014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7万字,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五章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天津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语用上的特点。后四章主要以津沽文化为背景,着力研究天津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是第一部全面研究天津方言的上上之作。


《天津方言文化研究》简介

 第一,对天津方言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阐述精细,语料丰赡,新意迭出。

 第二,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天津方言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开拓出一条新路。

 第三,将学术性和普及型熔为一炉,贴近群众,贴近社会,贴近现实,接地气,使学术研究通俗化、大众化。例如“天津方言发展前景”一章,分别从历史词语的衰亡、语音的变化、方言片界限的模糊、方言向普通话靠拢、方言保护等方面,对天津方言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总结,导出结论令人信服。

 总之,被纳入万新平先生主编的“天津通史专题研究丛书”的《天津方言词典》等三部著作,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文化语言学、词典编纂等方面对天津方言的现状及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全方位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上多有创新,取得了丰厚的成果,解决了天津方言研究中一些重大的疑难问题。该系列成果相济互补,具有填补空白、集其大成、抢救性保护、创新发展的多重学术价值,对推进天津历史文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系列成果的出版,标志着天津方言进入全面深化研究的新阶段。

 

《天津方言文化研究》简介

    《天津方言文化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罗澍伟)

前  (谭汝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天津方言概说

第二节 天津方言岛

第三节 话说“卫嘴子”

第二章  天津方言语音

第一节 语音特点

第二节 儿化和轻声

第三节 拟声和语气

第四节 吃字

附:天津方音与普通话发音系列对照表

第三章  天津方言词汇

第一节 词缀

第二节 词语的省略和增衍

第三节 数字词语

第四节 俗谚与俏皮话

第五节 满语音译词

附:天津方言词缀分类一览表

第四章  天津方言语法  

第一节 单音节词

第二节 带附加成分的词语

第三节 词类

第四节 口语表达的语法语用分析

第五章 天津方言修辞语用

第一节 语音修辞

第二节 比喻型词语

第三节 叠音型词语

第六章 天津方言与城市文化

第一节 天津方言与水文化

第二节 天津方言与津门商俗

第三节 天津方言与城市交通

第四节 天津方言与饮食文化

第五节 天津方言与寺庙文化

第六节 天津方言与慈善文化

第七节 天津方言与外来文化

第七章 天津方言民俗

第一节 幽默天津

第二节 天津方言与市井人情

第三节 天津方言与地方戏曲

第四节 天津方言与津味相声

第八章 天津方言与地名文化

第一节 天津方言与津沽地名

第二节 天津方言地理词语

第三节 天津亲水地名考释

第九章  天津方言语汇例释

第一节 天津方言词语的文化解析

第二节 天津方言俏皮话的文化解析

第三节 天津方言称谓的文化解析

第十章 天津方言的发展前景

附 

李世瑜:谭汝为的天津方言研究

来新夏:谭汝为与天津话研究

马庆株:天津方言词汇研究的新成果

谭汝为天津方言研究成果目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