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谭汝为
谭汝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386
  • 关注人气:20,5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笑声中洋溢桑梓情结

(2014-10-10 09:41:54)
标签:

天津方言

桑梓情结

谭汝为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笑声中洋溢桑梓情结

—— 一个火柿子引发的天津话热

刘莉莉

刊于《天津日报》20141010日第13

 

这些天津话你懂吗?  

鸡子儿(jīzǐr):鸡蛋 

燕巴虎儿(yànbahǔr):蝙蝠 

歇拉虎子(xiēlahǔzi):壁虎 

邪行(xiéxing):超乎寻常,特殊

恶俗(wùsu):讨厌,厌恶 

(选自《天津方言词典》)  


“爷爷指着西红柿的卡片,教认真看图的小宝贝:乖宝贝,爷爷教你识字啊,跟爷爷来念,火柿子”——前些天,满嘴天津话的“天津爷爷”火了。在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上,“天津爷爷教孩子说话”的相关内容被转发得不亦乐乎,而后又出现了“说天津话的奶奶”“说天津话的孩子”等等“续集”。市民王东杰说:“这些信息都快刷屏了!家里一块吃饭的时候,我给大家念,真是超级欢乐!”


然而,对于年轻人居多的网络用户而言,这些热转的天津方言是人人都懂吗?记者选出9个词语,并随机采访26位“80后”和24位“90后”,请他们投出自己不懂的词语。结果显示,普通话的“为什么”和“蝴蝶”,在天津方言中被念成“yōnggemà”和“hútièr”,这两个词都得到最高的14票。65%的受访者或多或少有不懂的词语,甚至有一位“90后”直白地表示“全都不明白”。 

@三岔河口我的家”评论说:在单位问同事知道“yōnggemà”嘛意思吗?许多50岁左右的人想了半天楞说不出来,更甭提小年轻的了。有网友则表达了他们的担心。“@徐定茂”:地方语言是土生土长的地方方言,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很难想象,没有天津话怎么说天津快板,没有吴语又怎样唱评弹。“@摇尾巴的鱼emmy”:有些原汁原味的地方语言,已经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轻人听不懂感到好奇,老年人感到亲切……但愿通过口耳相传,年轻人也都懂一些祖代方言,勿让家乡话失传。 


尽管一些年轻人看不懂“天津爷爷”的话,但大家还是乐此不疲地转发。天津方言语音建档工程专家组组长、《天津方言词典》主编谭汝为对记者说,普通话的推广,使天津方言呈现衰退,但其中的桑梓情结不容忽视:“现在老年人说天津方言,中年人在单位说普通话、到家说天津话,学生基本不说天津话。但孩子们毕竟生活在天津方言氛围中,大家在网上传递方言的幽默段子,说明人们喜欢看,对它重视。大家对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有与生俱来、伴随终生的认同感、亲切感。‘天津爷爷’亲切的本土语言,拨动了天津人的心弦,人们转载讨论,在朗朗笑声中传播地域文化、方言文化,也重新引起人们对它的重视。”一位中年女士说:“一想到祖辈曾经这样说话,欢笑之中又增加一份血缘亲情的延续和对祖先的怀恋。”


谭汝为向记者透露,日前,天津方言语音建档工程第一阶段——天津方言发音人初选活动已告一段落,65名选手晋级下一轮。目前专家组正在编辑文本,把有代表的有特色的,老味的地道的天津话,用语音、音像的形式录下来,在天津档案馆长久保存。谭汝为表示:“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普通话是主体,而方言也必不可少,二者呈一种多元的关系。既有国家通用语言,也有地方语言,让语言生活丰富多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