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青皮”说开去

(2014-07-08 06:25:14)
标签:

青皮

天津

鲁迅

流氓

分类: 词义探幽

从“青皮”说开去

陈漱渝

《今晚报·副刊·日知录》2014-07-05

 

我一直认为天津的流氓俗称青皮,因为鲁迅杂文《娜拉走后怎样》文中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听说拳匪乱(按:指义和团运动)后,天津的青皮,就是所谓无赖者很跋扈,譬如给人搬一件行李,他就要两元,对他说这行李小,他说要两元,对他说道路近,他说要两元,对他说不要搬了,他说也仍然要两元。青皮固然是不足为法的,而那韧性却大可以佩服。后来我讲演时,凡谈到做成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都会援引这段话,而且每次都引发了听众会心的笑声,现场效果很好。我还读了1936915日鲁迅致王冶秋的一封信。信中说:这里(按:指上海)的有一种文学家,其实就是天津之所谓青皮,他们就专用造谣,恫吓,播弄手段张网,以罗致不知底细的文学青年,给自己造地位;作品呢,却并没有。”“天津之所谓青皮这句话,更使我确信,青皮是天津人对流氓的一种特殊称谓。

 

无意中读到谭汝为先生的《天津方言里的隐语行话》。文中引了清人张焘《津门杂记》中的一段话:天津土棍之多,甲于各省,有等市井无赖流民,同居伙食,称为锅伙,自称混混,又名混星子,皆愍不畏死之徒,把持行市,扰害商民,结党成群,籍端肇衅。按津地斗殴,谓之打群架,每呼朋引类,集指臂之助,人也乐于效劳,谓之充光棍。由此可知,天津人称流氓为混混,或混星子,并没有青皮这种特殊称谓。文中还分析了天津历史上流氓阶层膨胀的原因,是水旱码头多,在做装卸运输行业的流民中,出现了众多的脚行和锅伙,也就是所谓的混混儿

 

《津门杂记》是重要的天津地方文献资料,谭汝为先生是研究天津方言的专家,文中的说法应该是可信的。那么,鲁迅的说法是否有不准确之处呢?我于是用手机发短信,请教几位天津的学者朋友:鲁迅说天津人把流氓称之为青皮,有何出典?几分钟后,收到了他们的回复——

 

《天津文学》张映勤先生说:清末天津混混的称呼有多种,青皮不知典出何处。

 

《天津日报》罗文华先生说:没有出典。我理解就是果未熟而皮涩。青皮跋扈而有韧性,坚持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退让,比混混儿层次高些。

 

南开大学张铁荣教授说:天津流氓都剃光头,头皮上只有短短一点头发茬子,看起来很青涩;也泛指年龄不大的马仔。据说扬州也有此称呼。张教授还说,流氓一般臂上刺青,青皮之称也许与之相关。

 

南开大学刘运峰教授则直接打来电话,说鲁迅的说法不大准确,建议我读他的文章《青皮考》,收入他的《鲁海夜航》一书。

 

我立即从案头找出这本书,迫不及待地阅读了刘教授的这篇考证文章,觉得他的说法言之成理。刘教授说,青皮本义为青橘皮(按:这跟罗文华的说法一致),自宋代开始成为一种药材:陈皮浮而升,入脾,肺气分;青皮沉而降,入肝,胆气分。(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橘》)。后引申为天不怕、地不怕,愣头青似的流氓。但青皮并非对天津流氓的专称,倒是上海方言和扬州方言中把地痞无赖称之为青皮。可见,青皮主要是南方方言中对流氓的称谓。

 

我由此领悟到,鲁迅文章虽然字斟句酌,炉火纯青,但对某些词语的解释也不一定缜密。同时,我们对鲁迅作品中词语的理解,有时也不见得准确。比如,《朝花夕拾》中有一篇《琐记》,说他在南京水师学堂读书时,一星期中,几乎四整天是英文。望文生义,我一直以为这里的英文二字等同于当今学校开设的英语课。后来读相关回忆录,才知鲁迅当年所说的英文是指课程中的西学科目,还包括水学入门、几何、代数、三角之类,而中学则指国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