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汝为:娘娘宫的小玩意——耍货

标签:
谭汝为天津方言娘娘宫耍货俏皮话文化 |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
天津俏皮话:娘娘宫的小玩意——耍货
作者:谭汝为文,王志恒画;刊于《今晚报·天津卫》 2013-03-07
天津方言“耍货儿”,旧指供小孩玩耍的各种小玩意儿,即儿童玩具。如:“(天津)宫南、宫北大街各种耍货儿一应俱全。”“春节前,到(天津)娘娘宫耍货儿摊上,给孩子买回蒙葫芦、花脸儿、刀枪棍棒等玩具。”后用来比喻调皮捣蛋、不踏实工作的年轻人。如:“他是厂里出名的耍货儿,三天两头捅娄子。”
旧时,天津天后宫附近有许多出售各种儿童玩具的货摊,名曰“耍货儿摊”。货品琳琅满目,有走马灯、空竹、面人、泥娃娃、鬼脸、刀枪、冰嘎、气球、太平鼓等。“耍货儿”类儿童玩具,最著名的两样儿,一是蒙葫芦,二是金鱼灯笼。春节前,男孩子到了娘娘宫,头一个目标就是“刘海牌”蒙葫芦。为招徕顾客,掌柜的在摊儿前,用两条棍拴着条一寸宽的皮带,抖起车轮大小的双响风葫芦,发出巨声,震耳欲聋。孩子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生意十分兴旺。春节前逛娘娘宫庙会的舅舅总要给外甥买个新的金鱼灯笼,以显示娘家人给闺女“抬点儿”;也应了另一句天津俏皮话:“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俏皮话“娘娘宫的小玩意儿——耍货儿”,批评工作不扎实,办事耍乎的年轻人:“这小子是娘娘宫的小玩意儿——耍货儿,关键时准给你掉链子!”
前一篇:谭汝为:天津人为嘛爱叫“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