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谭汝为:天津方言词典编写组迎春座谈会

(2013-02-06 23:52:30)
标签:

谭汝为

天津方言词典

编写组

迎春座谈会

文化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天津方言词典编写组迎春座谈会

 

经过三个年头的共同努力,在先后增删修订五次之后,《天津方言词典》编写工作已全部完成。为总结编写修订工作经验,感谢各位同仁团结奋进,付出的辛劳,《天津方言词典》编写组于201326日(农历腊月二十六),在凭湖轩酒店举行迎春座谈会。    

 

(照片拍摄:孟国、郭文杰)

 

谭汝为:天津方言词典编写组迎春座谈会 

前排左起:高伟、张显明、谭汝为、张健昌、郑铁曾

后排左起:杜琨、郭文杰、王和平、王文汉、赵永强、孟国、吴伯义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多年来,在对天津地域文化研讨的进程中,自然形成了一支团结奋进的学术队伍,包括在天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方言文化等领域底蕴深厚并饶有建树的老年学者,以及热爱天津城市文化的中青年学人。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天津学者来说,聚精会神、倾注全力编好《天津方言词典》,既是时代使命的担当,也是地域文化的现实需求,更是继往开来的一项文化工程。

 

天津现当代作家群体——刘云若、李燃犀、冯骥才、林希、肖克凡、雪屏、吕抒怀、扈其震、晨曲、郁子、何斌、一默等创作的津味小说中,王振良、张元卿、穆森编辑的百期《天津记忆》中有关天津历史文化的文集与篇章,都存有大量而典型的天津方言词语。《天津方言词典》编写组从中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典型例句。并多次召集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座谈会和田野调查,将天津父老妙语连珠,佳句纷呈,鲜活生的口语随谈,加以记载整理。从津派小说的人物对话和天津人口语这两个方面择取吸收典型的方言词条和例句,如同“源头活水”汩汩而来。

 

编写组负责人谭汝为主持这次座谈会,他在致词中指出:天津方言词典的编写工作虽告一段落,但其中尚存有不少粗疏和瑕疵,在出版社审稿和修改校对阶段还有不少工作,需要编写组同仁一丝不苟,继续努力为之,力争编出一部高质量的辞书,为继承并弘扬天津地方文化,为报答天津父老略致绵薄之力。另外,向参与这项工作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并致新春问候,祝福各位先生春节愉快,阖家康吉。

 

谭汝为:天津方言词典编写组迎春座谈会             谭汝为致词   感谢各位先生做出的贡献

 

谭汝为:天津方言词典编写组迎春座谈会 顾问张健昌先生做总结发言

 

《天津方言词典》顾问张健昌先生做总结发言,对天津方言岛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指出这部50多万字的方言词典具有三个意义:第一、在对天津方言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推出这部工具书,填补了学术空白;第二、具有方言遗产抢救的性质;第三广泛吸收前贤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兼容并包,集其大成。

 

谭汝为:天津方言词典编写组迎春座谈会                 左起:高伟、张显明、谭汝为

 

谭汝为:天津方言词典编写组迎春座谈会孟国教授发言,左为郑铁曾先生,右为吴伯义先生

 

谭汝为:天津方言词典编写组迎春座谈会王和平先生发言

 

谭汝为:天津方言词典编写组迎春座谈会                             赵永强先生发言,左为王文汉先生

 

谭汝为:天津方言词典编写组迎春座谈会                王和平、郭文杰、杜琨——老中青合力,天津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谭汝为:天津方言词典编写组迎春座谈会                             天津卫老少爷们发自肺腑的爽朗笑声

 

编写组成员张显明、孟国、高伟、郑铁曾(代表杨士璐先生)、吴伯义、王文汉、王和平、赵永强、郭文杰、杜琨(代表周宏亮先生)等出席会议,并就天津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等方面的话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谭汝为:天津方言词典编写组迎春座谈会           “一对蜻蜓一对蛾……”余音袅袅,欢笑绵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