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谭汝为
谭汝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782
  • 关注人气:20,5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回天津租界 重新命名街名

(2013-01-31 16:45:50)
标签:

谭汝为

天津旧租界

抗战胜利

路名

文化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天津的路名怎么来的(下)

 

——收回租界后重新命名街名的故事

 

作者:谭汝为 杜琨;刊于《今晚报·天津卫》 2013-01-31

 

上期文章刊出后,有不少读者打来电话分享故事和提供资料,有读者问:天津有的叫路有的就叫道,这是怎么回事?也有几位提出了质疑:你们说天津租界路名是按省市名称命名的,比如西康路、察哈尔路、热河路这些路名显然不是省市,这又是怎么回事?这期咱就讲讲这些租界里路名重新命名的故事。

 

收回天津租界 <wbr>重新命名街名                 博主摄于卫鼎轩曹公馆,背影为曹锟

纵路横道有学问   民国省名路存今

 

为什么是南京路不是南京道,为什么叫曲阜道不叫曲阜路?这里面是有一定的规则和学问的。话说租界收回后,对日法英德四租界地域,是按南北向为,以省名命名;东西向为,以市县名命名的规则统一命名的。

 

这南北向的省名,如辽宁路、吉林路、黑龙江路、河北路、河南路、山西路、广东路等是众人皆知的省名。但有些路名却可能让现在的人们迷惑不解,例如兴安路、辽北路、嫩江路、合江路、松江路等,它们也是省名吗?

 

今天的东北三省,倒退六十多年,其实有九个省级行政区——嫩江省(省会齐齐哈尔)、黑龙江省(省会北安)、兴安省(省会海拉尔)、松江省(省会牡丹江)、合江省(省会佳木斯)、吉林省(省会吉林)、辽宁省(省会沈阳)、安东省(省会通化)、辽北省(省会辽源)——时称东北九省,所以这几条路的名字其实也是取自当时的省名,只不过现今这些省已经没有了。但国民政府统一命名的时候这九省是齐全的,所以这些路名也就延续了下来。

 

收回天津租界 <wbr>重新命名街名

再说说读者存疑的西康路察哈尔路热河路,其实也都是以前的省名。在民国时期,四川和西藏两省之间就是西康省(省会康定)。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北省北部及它们的附近部分地区,在民国时设立四省,是宁夏省(省会银川)、绥远省(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和热河省(省会承德)

 

收回天津租界 <wbr>重新命名街名

 

民国时期设了12个院辖市(行政院直辖),除天津和广州之外,其他10座都在1946年成为天津街名,并沿用至今,它们分别是:南京路、上海道、重庆道、青岛道、西安道、北平道(1950年改为唐山道)、沈阳道、汉口道、哈尔滨道、大连道。

 

不过天津也有一些非省名命名却也叫的街道,比如有南京路、丹东路、武昌路、康定路、芷江路、苍梧路和林西路等。这似乎有悖于南北向为,以省名命名的规则。究其原因,海河贯穿整个市区,造成很多的道路方向并非正北正南,有很多的斜街歪巷,因此纵路横道的规则在实际命名中很难严格恪守。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了下列特殊情况:

 

(一)由省名降为市名。比如1946年以安东省名命名的安东路(当时安东省下辖安东市),在1965年随安东市改名丹东市而变更为丹东路。

 

(二)由多条街道合并而成。比如1970年利用废墙子河修建地下铁道,将原上海道、南京路和墙子河道改建为跨河西、和平、南开三区的通衢大道——南京路。

 

(三)因为毕竟就只有30多个省名,基本都已经用光了,而一些与垂直交叉的短街,也依然要以为名,确实是不得已的事。例如西起鞍山道东南至沈阳道的林西路,是以辽宁省林西县命名的;南起西安道北至潼关道的苍梧路,是以广西省苍梧县命名;北起岳阳道南至成都道的芷江路,是以湖南省芷江县命名;西起南宁路东至岳阳道的武昌路,以湖北武昌命名。

 

武昌道、汉口道和汉阳道,武汉三镇在天津街名里全部呈现。

 

新路名昭显抗战史   地偏名小却被铭记

 

抗日战争胜利后,这种大规模的系列更名,构思匠心独运,凸现了爱国情怀,也令人耳目一新。

 

今人看来,天津的一些街道选用了地处偏远且名气不大的地名,例如百货大楼附近的多伦道,西开教堂前的独山路,黄家花园附近的襄阳道和芷江路,体育馆附近的宜昌道和常德道,以及横跨和平、河西两区的台儿庄路等。多伦、独山、芷江、常德、台儿庄——究竟都在哪个省?现在的年轻人恐怕说不上来几个,就更别提发生在那的历史事件了。但在当时这些响当当的地名可谓尽人皆知:因为那里曾是中华儿女与敌寇殊死搏斗的抗日战场。当时的人们路过这些曾是租界的街道,念叨着这些带有特殊意味的新街名,就不禁忆起抗战的悲壮,激起对英烈的缅怀,发出胜利来之不易的感叹。

 

接下来咱就细数其中的几条。路过多伦道,不由得想到民国时期察哈尔省东部重镇多伦。这个长城口外的商业中心和军事要地,曾一度被日军占领。19337月,在吉鸿昌将军指挥下,抗日同盟军经五天激战,一举夺回多伦,将日本侵略军赶出察哈尔省,保证了长城一线战事的基本稳定。

 

漫步台儿庄路,自然联想到位于山东枣庄的著名抗日战场。地处苏鲁两省交界,被称为山东南大门、江苏北屏障的台儿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春,日军华北方面军企图南下和华中派遣军会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与日军激战,毙伤日军一万多人,使日军精锐师团遭毁灭性打击,成为抗战以来中国军民取得的最大胜利。

 

寻常小街襄阳道,使人想到湖北襄阳,那是张自忠将军率部与日寇决战的战场。19405月,日军为控制长江水上交通线,调集15万精锐部队发起攻占枣阳、襄阳、宜昌等地的枣宜会战。身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将军,毅然率部队抗击。他的部队彻底粉碎了日军进攻襄樊、威胁老河口的企图,使整个战局转危为安,但他身中数弹,战死于十里长山。所以北京、天津、武汉等大城市都有张自忠路,以示对这位抗日英烈的永远纪念。

 

宜昌道常德道,使人想到1943年的鄂西会战和常德战役。我军将士同仇敌忾,血战到底,誓死杀敌,气壮山河,使不可一世的侵华日军遭到惨败。

 

短小的芷江道,却昭示着八年抗战胜利后的尊严。位于湖南省西部的芷江,现为怀化市下辖芷江侗族自治县。1945815日,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821日,日军今井武夫副总参谋长一行,奉命由南京飞抵芷江,交出在华兵力部署图,接受中国军方令其陆海空三军缴械投降命令的备忘录。芷江受降宣告侵华日军彻底失败。19462月建于芷江的受降纪念坊,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芷江受降纪念坊是全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六座凯旋门之一,其他五座分别坐落于罗马、柏林、米兰、巴黎和平壤。

 

这真可谓:寻常巷陌再现风云沧桑,天津路名昭显抗战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