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谭汝为
谭汝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782
  • 关注人气:20,5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谭汝为:长芦盐业与天津地名

(2012-07-11 17:57:13)
标签:

谭汝为

长芦盐业

天津地名

文化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长芦盐业与天津地名

 

谭汝为

 

(刊于《今晚报》 2012-07-11

 

与长芦盐业有关的地名,在天津地名中所占比重很大。例如原汉沽区地名总数为823条,而盐滩名就有417条,占二分之一强。

 

天津市区有几十条以盐坨命名的街巷。所谓盐坨,就是露天堆放官盐的场地。在历史上,河北区曾有两处盐坨:早先一处位于北宁公园后门迤北至新开河以东一带,就是盐坨村,时称北坨。后贮盐的场所迁移到距盐关较近的海河东岸,就是今光复道街道办事处界内的海河东路一带。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侵占了海河,海河东岸的盐坨一部分迁移到挂甲寺,被称为南坨;另一部分又迁回盐坨村

 

盐坨村位于河北区北部,泛指今北宁公园后门迤北至新开河南岸一带,在明清两代此处为贮存贡盐之地。清末渐成村落,不断建房筑舍,后发展成里巷纵横、人口众多的聚落;并出现了以盐坨命名的地名群——“盐坨胡同盐坨东胡同”“盐坨西胡同”“盐坨后胡同盐坨东一条盐坨东十二条盐坨西横一条盐坨西横七条盐坨西一条盐坨西十三条等。1982年地名普查时,以盐坨村为主地名,其余加方位与序数形成派生地名系列,总计有37条之多。横跨新开河,长643米的盐坨桥,建于1986年,以临近盐坨村得名,是贯通中环线的重要桥梁之一。

 

系统的盐业管理机构在天津地名中亦有典型的反映。如河北区盐关厅大街,北起金家窑大街,南至狮子林大街,此处原为清代水师营故址,1900年改为盐官厅,盐船在此泊岸验税。后来,附近逐渐形成街道,名为盐官厅大街,后演变为盐关厅大街。由此又派生出盐关厅胡同”“盐关厅东胡同盐关厅西胡同。河北区天纬路中段有盐讯胡同,就是清代军队专门稽查盐运的驻防之地。河西区黑牛城道附近有盐务楼。和平区赤峰道东段北侧有一座建于1926年的国家级近代优秀建筑,就是著名的盐业银行大楼

 

天津市区还有几条以盐店命名的街巷。盐店街位于红桥区西沽公园南侧,东起西沽大街,西至红桥北大街,长160米,宽24米。相传始建于1790年前后,已有200年的历史。这条以盐店命名的街道贯穿了公所、药王庙和龙王庙等重要的区域,形成西沽的商业中心。使西沽地区从以河为生的码头经济,开始商业服务性经济转变。

 

南开区西门内大街南侧有盐店胡同,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因巷口东侧有瑞昌号盐店而得名。河北区狮子林大街中段南侧有小盐店”“小盐店胡同小盐店北胡同三个里巷名,因清光绪初年附近有一个官办盐店,习称小盐店而得名。

 

至于天津四郊带字的地名,更为多见,如北辰天穆镇北运河东岸有阎街,明初为官盐集散地,俗称盐街,后盐市废,有阎姓最早来此定居,故名阎街。宜兴埠宫后街有盐巡胡同,建于清光绪末年,因当年有盐巡长官居此,故名。塘沽盐河里,因系塘沽盐场职工宿舍,且临近海河,故名。另外塘沽还有盐业里”“塘盐公路等,汉沽有小盐河”“盐王店等,在此不一一介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