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谭汝为:关于天津方言“狲鸟”的“狲”

(2012-05-21 15:22:36)
标签:

谭汝为

天津方言

狲鸟

文化

分类: 语言修辞研究

关于天津方言“狲鸟”的“狲”

谭汝为

 

天津方言词sún,有定音无定字,多用于口语,但落在纸上,却不知应写哪个字。一般人据其读音分别写成“顺”和“损”,但“顺”、“损”与sún并无词义关联。有人主张将sún写为会意字“嬲”(读niǎo)。“嬲”属于书面语,是戏弄、纠缠的意思,读音、字形、词义皆与sún不合槽儿。

 

说到sún,天津人都懂都说但都不会写。于是,多年来天津学者纷纷对此进行探索,并提出以下三种有代表性的说法。罗澍伟先生主张将sún写成“。他指出,为古字,音shùn,披头散发,丑陋难看的意思。孙学培先生主张sún写成“逊”。他认为,在表达“差劲儿、比不上、不够好”这层意思上,读音相近、贴切的当属“逊”字。李世瑜老先生自造了一个上下结构的会意字:“面+丑”字。以上说法也昭示出三种不同的研究途径:罗公从古字中探寻本字、学培兄用现行近音字替代、李老不复依傍而自造。这些探索都十分有益,且可成一家之言。

 

但也应看到:“”字过于冷僻,难写难认难普及。“逊”字读xùn,与sún音毕竟不同;另外,“逊”是多义词,“逊位”表示让出,“谦逊”表示谦恭,“逊色”表示比不上;与sún的本义“丑陋”“难看”并无牵涉。至于自造字,大多是造字者为自己用着方便而为,并不想也很难推广普及。凡自造字,都难以跻身通用字、规范字之列(武则天的“瞾”、刘半农的“她”,是极个别的例外)。

 

目前,我正在编写《天津方言词典》,sún词条是必收无疑的,但如以拼音字母sún作为词条,显然不合适。那么sún如何以汉字的面貌落在纸上呢?笔者认为:应从现行的规范字中查找与sún音同义近的字,“矬子里拔将军”。《现代汉语词典》,没有读sún这个音的字,与sún声母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的共有9个字,其中读阴平的4个:孙(子孙)、荪(香草)、狲(猢狲)、飧(晚饭);读上声的有5个:损(减损)、笋(竹笋)、隼(鹰隼)、榫(榫眼)、簨(鼓架)。最后从这9个字中选定“狲”字。这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权宜之计,但却聊胜于无。

 

“狲”、“猢”二字都不能单用,属“词素”性质,只有二者组合为“猢狲”才有完整的意义,才能升格为“词”,参与造句。“猢狲”即猕猴,就是自古及今老人哄孩子睡觉时吓唬小孩的“大马猴”。我们借用这个“狲”字,其初衷确实是“秃子当和尚——将就材料”,但毕竟二者读音接近,词义关联。请看:

 

Sún的第一个义项,指面貌丑陋,衣着奇特:“瞧他那狲样,狲德性!”“穿这么暴露的衣服来上班,你不嫌狲啊!”——分析:与人相比,猕猴面貌的确“丑陋”。第二个义项,表示羞愧,感到丢人:“你考试三门不及格,我都嫌狲!”“他当着那么多人数落我,我多狲呐!”——分析:由“丑陋”引申为“羞愧”,呈因果关系,也顺理成章。第三个义项,表示晦气,堵心:“上班路上丢钱包,今儿个真狲气!”“你这个乌鸦嘴,又念狲了!”“你净说这些丧气话,这不给我添狲吗!”——分析:由“丑陋”、“羞愧”再进一步引申为“晦气”、“堵心”。猢狲、马猴之类一旦逃出动物园或马戏团,半夜三更猛然出现在面前,无论孩子、大人都会惊骇避匿。“女儿愁,绣房里窜出个大马猴”,您说这狲不狲?还有比这更晦气更堵心的吗?

 

由“狲”组合的词,就是詈语“狲鸟”,第一,指面貌丑陋或衣着奇特的人:“那个小狲鸟,又出来丢人现眼啦!”第二,指不吉利的人:“这个狲鸟一露面,就不是好兆!”“林子大了,备不住飞出一两只狲鸟来。”由“狲鸟”组合的词组就是詈语“狲鸟外国鸡”,指面貌丑陋或衣着奇特的人。“瞧瞧她这身打扮,空前绝后,就是狲鸟外国鸡啊!”

 

    既然sún词条的三个义项,都与“狲”的词义大致相应,暂用“狲”作词条就觉得比较踏实有底了。但究竟合适不合适?有无更好的取代字,盼待方家学者批评指正。更盼待海内外专家学者进一步钩沉究原,确实考证出sún的本字;使这个多年难以处理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