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京朝派海派吹扯派注水派三妈教授校园 |
分类: 文学品评 |
教授的“派”
周简段很会描摹人物形态,寥寥数笔,两种类型的人文生态,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海派”和“京朝派”教授的那种范儿,其实至今依然如故,谦虚、潇洒的依然那么谦虚、潇洒,绅士而踌躇满志的依然那么绅士而踌躇满志。当然,如今大学之多,非昔日能比,教授也与日俱增。且许多高校喜以教授数量支撑门面,有的大学,教授居然上千,满街走教授,赶上孟尝君的门客。人以群分,风气无边,教授的“派”也洋洋大观,早已不能以地域而论。
数说当今教授的“派”,不能不提“吹扯派”教授。什么叫“吹扯派”,这话说得雅了,掰开了说,就是“吹牛扯淡”。这类教授打着专家的旗号到处代言、评论,早就被群众所腻烦。拿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他们的嘴实在太离谱儿,在“评论国际政治的节目中能看到他,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的节目中也能看到他,解决家庭纠纷的节目中还能看到他。他们在这些节目中,假话、大话、空话不断,缺少专业实质内容。”“吹扯派”有个典故,说有教授到了牧场,一下惊动牛群。牛们非常恐慌,四散而逃。一头母牛边跑边问身边的一头公牛:“我们跑是怕教授‘吹牛×’你跑是为什么?”公牛答道:“你有所不知,教授不但‘吹牛×’,还瞎‘扯淡(蛋)’呢!”此类教授,因此得名。
“注水派”教授也为数可观。何谓“注水”,学术造假也!在高校,学术上造假得到的好处,不止可得职称、职务,还可获得科研经费。在利益驱使下,一些高等学府的学术造假现象不但渐成规模,而且级别越来越高,学生、讲师、教授、博导,层层出新,甚至校长大人也来刷新纪录。在此背景下,“注水”而教授,或教授而“注水”,就成了家常便饭。
教授还有“三妈派”。“三妈”不是“三个大妈”的意思,也不是“叫了三声妈”的意思,而是三句色情的脏话。这里不能细解了。“三妈派”教授至今还不敢说是贬称,因为还有许多“粉丝”为之辩解,还有媒体邀请作访谈节目。总之,现今不但是高校机构兼容并包,连莘莘学子也有海涵之量。
从“京朝派教授”到“三妈教授”,教授做人的差距也实在太大。
(作者:陆士华;刊于《今晚报》 201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