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谭汝为:天津方言 疑难词语释义 答客问

(2011-11-23 12:03:48)
标签:

谭汝为

天津方言

疑难

词语

释义

答问

文化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天津方言疑难词语释义 答客问

 

1. 关于“琵琶擦青”

 

客人提问:“琵琶擦青”意思是某事做得无结果,半途而废或不了了之。究竟这是哪四个字?出处何在?不知道。

 

谭汝为回应:似应写为“皮不擦清”,指没弄清事情的真相,或办事有头无尾。例如:“那件事皮不擦清、乌七八黑的就算完了”;“这件事干了大半截,皮不擦清,就摔在一边了。”

 

2. 关于“树倒凿一木”

 

客人提问:“树倒凿一木”,意思是凡事总有其根本源头,冤有头债有主的意思,这又是哪五个字呢?有人说应作“树倒糟一木”——倒了一棵树,就糟(腐烂)了一根木头,我以为如此解释颇觉牵强,况且“糟”、“凿”两字声调也不相同,一阴平一阳平,对不上号。

 

 谭汝为回应:“树倒凿一木”,就是这五个字。意为,与旁人无关,只盯住一个冤家算账。李燃犀著长篇小说《津门艳迹》第270页写道:王二楞道:“众位,全别管我们的事。我们事有事在,俗话说,冤有对债有主,我是树倒凿一木,绝不拉扯别人。”

 

3.关于“韩十干”

 

客人提问:“韩十干”,乃落拓、失败之意。如某人说:“我完了,韩十干啦。”此人必定遭遇挫折,混得不好。

 

谭汝为回应:“寒食干”指落拓后穷酸的样子。

 

4.关于“杆儿拉”

 

客人提问:另有一词“杆儿拉”,如今也不甚流行了,是形容人之体格羸弱或胆小怕事,凡事不中用者。

 

谭汝为回应:“杆儿”、“管儿”皆为男性生殖器之讳称。天津方言词“插杆儿”指姘夫;“撸管儿”指手淫;“管儿痨”指纵欲或手淫过度而身体衰弱的男子;“拉胯”指行走时一条腿拖在后边,引申为累垮了,拾不起个儿来。“杆儿拉”指瘦小孱弱,没能力,不中用的人。肖克凡长篇小说《浮桥》:“你还真有力气啊,我还以为你是个杆拉儿呢。”

 

5. 关于“顸食得味”

 

客人提问:调侃某人春风得意,则曰:“行啊,你现在是顸食得味呀!”被调侃者必答以谦逊之语,曰;“嘛呀,我细食得母啊。”“顸食得味”、“细食得母”,意思虽然明白,但听起来不大像中国话,也不知是否这几个字,其来源所自更是无从考据,几十年也没解决。

 

谭汝为回应:“顸食得味”也可写为“憨食”,即猛吃猛喝。“得味”就是吃着对口。“憨食得味”就是大快朵颐,自得其乐的意思。“细食得母”,不详。

 

6.关于“摞摞缸卖鲜姜”

 

客人提问:“摞摞缸卖鲜姜”是“纠缠不清,麻烦累累”的意思。例如提起某事棘手难办,往往说“这事摞摞缸啦!”有人说“摞摞缸”三字之来源,是缸瓦商店为了节省地盘儿,把缸套(即摞)起来存放,时间久了有些缸便被压毁,这事儿就麻烦了,因此即称麻烦事为“摞摞缸”。窃以为此种解释未免失于牵强,不甚可靠,可是多年来也没有找到比较合理的说法。特别是“摞摞缸”后边还有“卖鲜姜”三字,这卖鲜姜和摞摞缸又有什么关系呢?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根本不挨边儿。我这么瞎猜:摞摞缸是否像“狗不理”一样,也是一个人的绰号呢?这人是卖青菜的,在卖姜时与买者发生了扯不清的麻烦事,从而留下一个典故。类乎歇后语“赵老二抗房檩——就顶到这”、“海张五修炮台——小事一段”、“王胖子裤腰带——稀松平常”等。

 

谭汝为回应:“摞摞缸,卖鲜姜”为顺口溜性质,后边的“卖鲜姜”是为凑为偶句而添加的,与“摞摞缸”除押韵外,并无语义关联。正如天津俗偐“嗝儿屁着凉,卖拔糖”或北京俗偐“嗝儿屁着凉,一个大海棠”,除“嗝儿屁”之外,都是为叶韵而添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